书城短篇经伦论
26725900000070

第70章 、这个世界是有神世界

中国古典文化由于受《易经》义理派的影响,凡事都是从经验逻辑学岀发,编排、罗列、总结人事行为,具象、分析、推理、综合、逻辑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在经验逻辑学方面要远远胜出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重视否定、推理、批判等客观成象性逻辑思维,而中国古典文化则侧重肯定、对比、论证、总结、感观具象性经验逻辑思维。

西方文化重视客观理性思维,中国古典文化则侧重直观感性思维,所以你读西方文学书籍,客观理性的知识多,而你读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正统文学你就会感觉到客观性的东西少,而经验性、既定性、指导性的知识非常多,很直观。

你读西方言情小说你会发现西方人写言情重视精神方面的东西,把人的情感描写得很深刻,绕着弯儿写,绕来绕去,绕得很远也不见真相;而中国人写言情重视物质方面的东西,直接了当,一根棍子插到底,说啥是啥,很直白。

中国古典文化由于受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较深,文化分类不清晰,非常含混、笼统,无法把中国古典文学分化开来,往往如中国文化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一种“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味道。但是,在中国古典民间文化方面并不是不重视精神方面的东西,中国古典民间文化富含精神方面的成分。比如《西厢记》、《牛郎织女》、《西山救母》等等民间文化产品就富含精神层面的成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打造出一座座千古精神灯塔,照亮中国人的精神夜空。

因此上说,无论什么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起着精神上围堰筑堤的作用。

可恨的是近些年,某些编剧随意纂改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随意纂改已经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将中华民族的精神神话向无神化生拉硬扯,意欲打造一个无神的世界,其造成的恶果,恐怕需要很多代才能消除。

可恶不?当事者真的可以用杀无赦来形容。

其实,中国当代文化并不是无神文化,而是真正的有神文化。我们信仰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真正的有神文化,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也是精神的,并无无神世界。这一点唯物论有明确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投影和反映。”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理性的世界,理性中含有精神理性和物质理性,只是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理性主导精神理性的世界,但并不否则精神理性的存在。所以我们的宪法就有创建精神文明的条款,非常明确。

一个民族精神境界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因为文化来源于精神,进而文化创造着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化是文明的脊梁,不是物质是文明的脊梁,物质只是事物的表象,你看得摸得住,但物质理性不是人类文明的灯塔,不能指引你向文明的彼岸前行,而精神理性却是指引文明方向的灯塔。

当精神灯塔被摧毁之后,人们便失去了向文明彼岸前行的方向。

真正的管理者,对本民族精神文化的呵护要远大于对物质文化的呵护,当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被打碎之后,再想重建谈何容易。

文化在精神理性与物质理性上,精神理性永远大于物质理性,因为文化终究是人类才有的文化而非物质拥有的文化,文化仅限于人类文明。

因此上说,无论什么民族都不可以单只脚站在物质之上,而舍弃精神的另一支脚,单只脚走路。我们要知道,世界不是纯粹物质的,如果世界是纯粹物质的,只有星辰、山川、树木,那么生活在星辰、山川、树木间的动物是什么呢?是纯粹的物质,还是有灵魂的物质?

回答是:这个世界是有神世界,因为这个世界上活动着有灵魂的物质。而人又是这些活动着有灵魂的物质中的高级物质,因此,人的精神更是物质的投影和反映。

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不死的神,西方人叫上帝,中国人叫老天爷。他们都是神,神圣的法力无边的神。只是西方的上帝是个人灵魂的伸张,充斥着自我的精神张力,当人的意志扩张到绝对精神的境界时,人就与神同在,人人心中都可以产生一个无限能量的神,将人提升到忘我的境界,溶化于大地蓝天之中,成为圣父、圣子、圣灵同尊荣、同权能的神。

而中国人的老天爷与西方的上帝一样是拥有无尚能量之神,只是中国人的老天爷拟人化了,物质化了而已,只是中国人心目中的老天爷是中国人对自然理性的投影和反映,必须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老天爷。

“一阴一阳谓之道”,这句话是说一个阴一个阳交合就是道,道是概念性又是实体性的事物,更多含有具体的事物,道只在一阴一阳交合的情况下才谓之道,比如,一男一女交合即为道,那你一男一女不交合就不是道,道必互通才视为道,单独一个阴,或一个阳,或两个、多个阴就不能说是道。在人,这当然是肉体与心灵的互通,才谓之道。

因此,“道”是物质和精神结合产生的结果,只能在阴阳互通中生成。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从事物的本体、本性、本源出发,任何事物都是一阴一阳组成的,任何事物都存在反正两极并互相作用,任何事物也只有在阴阳互体中才能生成。朱熹对本文的评注是:“道之体用,不外乎阴阳”。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又是什么意义呢?继,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说:“继,续也。”是继承发展之意。善,会意字,从羊从言。善,甲骨文上面有一只羊,下面有两只羊,羊下有口,意在群羊有口或出气,或食草之像,意即为善。广意到人就是人活着,人多为善。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继之者善也”的原意就是,这个世界上,事物阴阳交融的本体、本性、本源是什么?是继承发展,发展延续。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阴阳交融的最终目的就是发展延续,只有发展了,延续了,存在了,才是最终的善。这句话有西方哲学存在论的含义,但要比哲学存在论更合理。哲学存在论很直接,就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至于为什么存在,为什么合理,西方哲学没说。但中国哲学说了,必须在阴阳互体中才能有存在,存在是物质阴阳交融的投影和反映。当然中国哲学是泛论的,包括宇宙万物。而西方哲学是分类明确的,存在分别在精神和物质中投影和反映。

成之者性也,《说文》说:“成,就也。”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即为成。性比较复杂,《说文》说:“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广雅》说:“性,质也。”《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可见古人对“性”的理解也不统一。今天看,“性”字的含义应该是物质“性”和精神“性”两种,而更多投影和反映的应该是精神性。性是物质性和精神性交融中精神的升华,是事物精神性和物质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升华。那么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任何事物发展完整了,完善了,就是事物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升华。

通句话翻译就是:任何事物都离不开阴阳互体、阴阳交融这个道理,这个天命法则;世界上任何事物阴阳交融的最终目的就是发展延续,只有发展、延续、存在了,才是最终的善,最终的天道、法则;而任何事物发展了,完整了,完善了,就是事物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升华。

这句话包括一切自然事物,这是中国人自然本源论的起点。

所以中国人把一切自然事物都看着是天命的,并肯定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从直观认识上既定一切事物必然在事物形成之前就拟定好一个发展轨迹,而这个轨迹是可以预测出来的,就如树有年轮一样,既定在先,可以预算出来。这就把中国人心中这个不死之神拍死在人们心头,将中国人心中这个不死之神向拟人化发展,于是这个老天爷也就肩负起造人的使命了,开启阴阳交合的先天使命,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了。这就形成了中国无神论的文化开端,形成中国人心中无神的文化氛围,造成中国人心中没有一个可以敬畏的,可以将自己的灵魂寄托在上面的神。

当然这句话如果从自然本源论出发,这句话含有宇宙万物生成的旷世哲理,是宇宙生成的法则。任何事物只有交融、延续、存在、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创造力和生命力,或将灭绝的、不存在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不能遵循自然法则交融、延续、存在、发展的事物,都没有存在的价值意义。

在这里中国古典文化的优点和缺点都体现出来了。优点是哲理深邃精辟,缺点是含混、笼统、不具体。

正是由于中国古典文化的这些原因,导致中国古典思想文化无法具体到事物的内涵中去,造成含混、笼统、不具体的外相。

由于中国古典文化无法深入到内涵,这又导致中国人无法将思想文化从自然本源论中引导出来,象古希腊文化一样,摆脱自然科学地束缚,向人类的心灵哲学跨越,站上精神文化的台阶,从虚无中找到灵魂游离的祭台,将自我之神放在祭台上煎熬,撕裂出精神上的正义与邪恶,洗涤每一个自由的灵魂,从精神上从化人类的自然法则。

其实人类无论东西南北方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无限能量的“神”,其原因就在于人是有限的,而宇宙是无限的。当人类在求知无限的宇宙之神时,往往被自然无限的能量所困惑,无法解开自然的全部面貌,这就让人类在思想中必然产生崇敬自然的心理向往,这就是人类产生“神往”的原因。

因此上说,人类相信神的力量并无可厚非,反倒是盲目地去神化,反而有违人类的自我尊严。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类可以产生文化,进而产生文明,而人类产生文明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彰显文化的张力,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延续。

因此严格意义上讲,文化是精神层面的产物,文化是精神的影射与反映,文化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层面。比如某人写本书,文字只是表象,他写了文字,这里体现的是物质,但真正的东西是他写了什么?他写出来的文字内容才是他要表达的东西,才是他精神的投影和反映。所以说文化的本源就是精神,精神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物质只是精神的投影和反映。

由此可见,《易经》被尊为中国古典文化的源头就是非常准确的结论,严格意义上讲《易经》思想涵盖了当今东西方文化所有的知识概念,但需要发掘。几千年前中国黄河沿岸的人民发掘出《易经》文化,从此照亮了整个东土,指引着华夏人向文明,更文明的社会发展,它既是华夏民族的文化滥觞,也将是世界人民的文化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