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经伦论
26725900000016

第16章 、理学与哲学对宗教的影响

第十六章、理学与哲学对宗教的影响

这一章很难写,因为在中国古代理性学形成思想之前,中国古人是泛神论者,中国上古时代没有具体的神,巫师们多数都是唯物崇拜者,在巫术祭祀时是就事论事的,很具体。如祭天神,就是特定的场所举行特定的仪式来祭奠特定的神灵。如祭河神就有特定的时间举行特定的仪式祭祀河神。

这是中国古代理学思想的雏形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开原时期,更是中国上古自然科学的形成时期,《易经》最终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就有赖于这个时期人们总结性的知识积累,也为后期的《周易》奠定了基础。

《易经》的形成为古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思想争鸣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也为最终形成中国理学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易经》就没有中国理性学说,《易经》是中国人“说理”学说的祖宗。

那么《易经》是一部什么学说呢?大家都应该已经知道,《易经》是古代中国人的百科全书,自然科学,还是算命第一教材。这就意味着《易经》鼓吹的是物质规律论,验证的是事物运动轨迹性的理性学说,这就说明在《易经》里找不到有关神灵与精神上的东西,只有推论事物发展规律的东西,那么《易经》归根结底就不是有神论学说。

这就意味着凡是从《易经》中吸取理论源泉的思想家,其产生出来的思想方法都与有神论的思想方法没有关系。这就出现问题了,那么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神在哪里啊?

哪里都没有,根本就不存在。也就是说在中国人心里根本就不存在神灵之说。在中国心中只有自然法则,自然规律,自然选择,自然生死,一切都是既定的现实存在,根本没有虚拟的灵魂世界,有,也是拟人化的神秘世界。

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人心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神鬼天地,道教所宣教的神鬼论已经造就无法统计的鬼神,打开电脑只要你进入小说网站,无数的神鬼故事可以满足你无尽的理性心理,让你随着小说家们心中的鬼神来满足你的造神之心。

那么满脑子都是神鬼的你到底信不信神呢?我可武断的说你半点都不信,在你的思想深处,你就没有根植有鬼论的根,你哪来的有神论?在你的思想中一切神鬼只是你的化身而已,你在想像你就是那正义凛然的神鬼,你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去打败一切给你带来麻烦的鬼神、恶魔,把你送到万劫不复的世界,成就你为盖世英神,为天界人间除暴安良,成就你幻想的但现实得不到的理想世界。

这就是中国人心中的鬼神。说到底是中国的思想人根植处根本就没有神,哪里来的有神论呢?

从这里也就不难理解中国人在理性思维的驱使下置精神人伦于不顾的根本原因了。

那么古代中国怎么又来了宗教之说呢?

那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宗教。“宗教”一词来源于中国人对个人信念的理解,中国人认为在一些极个别的人身上有超自然的力量,这种人能为众人带来福祉,可以改造世界,造福子孙,人们为记住他们,崇拜他们,敬畏他们,所以在心中定下一个固定的心理寄托。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开始向一个人或事物发出共鸣心理,向一个方向发展共同的心理愿望,共同的崇拜之心,共同的敬畏之心,并共同向一个人,一件事发出一种心理寄托的声音,形成众多人共同信仰的意识理念,这就产生了不同的宗门派别,来教化众生。

宗是精神信仰,教是教义理制。宗与教合就构成了唯心论的组成结构,自然就是心理反应的活动范围,归唯心世界。

但是古中国在理性思维的强制作用下,中国传统宗教是物质至上的,自然归唯物论者的天地,因此中国的宗教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宗教,中国人的宗教是无神教。

宗教来源于区域文化的传承与积累,来自区域文化的根基部分。

宗教分有神宗教,与无神宗教,如基督教、犹太教、佛教、日本神道、印度教等等归有神宗教,如儒教,道教,中国区域内的佛教就是无神教。

如果细则分类就是凡是持人性思想的教派就归有神论者,凡是持理性思维的教派就归无神论者。如果再细述就是凡是持精神(人性)至上者就是有神宗教,凡是持物质(理性)至上者都是无神宗教。

由于有神论者都是精神至上主义者,在神的世界里只存在神的归一问题,无论你乘坐什么样的飞天交通工具上天国,只要你上天,无论你追随上帝还是皈依佛祖,上帝保佑你得到平等地待遇,佛祖会给你不同层次的待遇,反正你只要来“我”这里就可以了,“我”与你同在,“我”就在你心中。所以有神论者不会出现个人崇拜的思想,但在无神论者的世界观里就有个人型态崇拜的心理,也就是说在理性思维处于形而上的国家或地区里个人崇拜是一种必然现象,因为持物质至上的人群里没有特定的神,只有特殊的人,只有超能力的领头人。在特定的组织内或集团内就容易形成个人型态的崇拜概念,因为持无神宗教信仰者认为,神只是他们理性认识之外的东西,如老天爷就是居住在人界之外的天上的“人”而已,很具体。中国人心中的老天爷又叫玉皇大帝,还叫长生天,有名有姓是炎帝的后裔节茎,因为节茎这个人为古代中国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形象很完美的影射出玉皇大帝的形象,所以中国人拟人化的指定他为老天爷,以便于祭拜他,记住他。

可以说中国人的所有神都是如此的,都对应着一个为中国人作出过贡献的古人,这就是持理性思维的人把具体事实放置于认识前端的原因,也是构成唯物论要件的必然性,也就形成了个人崇拜的思想源泉。

而在精神至上的有神论者认为,神是真有神的存在的,神是存在于心灵之上的,神在精神之中,神就是神不是人,神脱离人就不复存在了。如基督教认为神是父、子、圣灵(圣神)三位一体的神,神父创造天地,神子耶稣基督(救世主)在地上以完全的肉身,来人世拯救了世人,神是真神,不可试探神,当只拜神,侍奉神,神是灵,当用心灵和诚实崇拜,寄予灵魂之上。所以有神论认为神是普遍存在,没有超越自然的力量。

基督教从犹太教分离出来之后,引入了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定律,形成三位一体的神学概念,在神学中引入了客观思维的神学思想方法,用客观唯心主义精神观向教民宣教,最终形成西方人的普遍文化精神。

为了更好的了解基督教,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亦称古希腊哲学,中国人与日本人叫哲学,英语:Philosophy,希腊语叫:Φιλοσοφ?α,按照词源中文有「爱与智慧」的意思。中国人之所以叫哲学是因为日本人按照汉字结构起了这个名词,于是汉字系统的人都把“Philosophy”叫哲学。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希腊智者开始探索宇宙的起源,探索世界的本原,从神学家们那里寻找灵感来源,这与沿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人一样都是从巫师与巫术婆们口中寻找宇宙本原的答案,从而形成一种思想学派。

但是到公元前五世纪之后希腊的智者中有一部分人转移了研究方向,时间顺序到公元前三到四世纪,由于苏格拉底的出现,希腊哲学彻底脱离出自然科学,转为专一研究人的学问。

这个时期古中国正处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这个时期出现的《易经》基本定义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范围,《易经》的产生为中国人的方法论定下了原理性基调,为这个时期中国人文思想出现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

可以这样说,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古代中国形成的理学,准确的说都是在研究人类社会如何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论的学问,简单的说就是为人类文明寻找思想方法,上到形而上的高度就是政治思想,下到形而下的民众中就是生存方法;再通俗的说就是上看政治制度的意识理念,下看民众生老病死的处理方法。如果给哲学准确的命名,应该叫“人类伦理关系学”。

正是由于人类文明对“人类伦理关系学”的诉求不断扩大,东西方文化都在加快“人类伦理关系学”的建设,到公元前三世纪,古中国出了个孔子,孔子出现之后80多年古希腊出了个苏格拉底,这两个人统摄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精神。孔子思想把“人类伦理关系学”的基调扎根在二元论的阴阳学说之上,建立在以《易经》为思想方法的自然科学之上;而之后西方的苏格拉底则把“人类伦理关系学”建立在虚拟的人伦精神之上,摆脱了自然科学对人文精神的束缚,建立起以三观论为理论基调的客观唯心主义大厦。

之后中国的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完善了中国理性学说,而苏格拉底之后的柏拉图也依据苏格拉底的思想完善了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西方哲学学说。之后的东西方“人类伦理关系学”家们沿着这两条道各自完善着自己不同的“人类伦理关系学”学说,最终形成今天的东西方文化。

无论是东西方哲学理论之争,还是东西方人文精神之争,归根到底还是东西方“人类伦理关系学”的方法论之争,因为“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和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黑格尔语)。哲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思想方法与经验总结,用科学的方法达成理性与人性的和谐统一。如果真有一天实现了理性与人性的和谐统一,世界就真的实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实现世界大同了。

回到本题上来,说到理学与哲学对宗教的影响,仍然是思想方法与思想原理对宗教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明产生的宗教只有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教与道教的形成这里不多说了,前面已有阐述了,这里只谈宗教影响。

由于中国“人类伦理关系学”是建立在“理性主义”思想方法之上的学问,也就是唯物论思想基础之上的学问,就是先论物质条件,后置精神感应的学问,因此,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没有原神思想,也就是说中国人的传统宗教都是无神论者,这其中也包括舶来的在中国区域传播的佛教,这也是古代中国人不重视人性发展的根源。

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的东方区域内的宗教人士,只要信奉中国传统区域内的“儒释道”三教法义,就必然是无神教者。

中国传统理性学说定义着中国三教文化的中心思想。

这就是中国传统理性学说对宗教的影响,宗教信仰准确的说是在民众中传播的思想方法,只影响民众的心理世界,本来应该是精神至上的思想方法,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受自然科学绑架的学问,因此中国的宗教也是建立在自然科学之上的宗教信仰,只与二元结构论发生关系,而与客观唯心主义的精神至上的西方哲学不发生“对立而统一”的关系。

理性主义者是藐视人性主义者的,对于人性主义者持有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持不同意见。这就形成两种文化向各自认为的方向对立发展的原因。

西方哲学由于受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影响,西方人宗教人士都持有神论思想,这就形成西方宗教与东方宗教截然不同的发展之路。

西方宗教由于受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公元五世纪之后引入了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定律,形成三位一体的基督教神学概念,即而形成西方经院哲学思想。

由于三位一体哲学思想引入基督教义之中,基督教就必然成为客观唯心主义者的思想世界,基督教的思想方法自然也就来自三观论之中,思想基础也就是从三观看世界中衍生出来的思想方法,也就是说基督教的本原基础是建立在三观论的思想基础之上的,这就肯定了客观唯心观的存在,肯定了有神论的思想基础。

由此可见,持理性思维的东方宗教在探索思想方法上是置物质在前精神在后的,以唯物论者的观点看待事物发展进程的,而西方有神教者在探索思想方法上是置精神在前物质在后的,以唯心论的观点看待事物发展进程的。与哲学与理学的区别一样,关键是在物质条件与精神感应的前置问题上存在原则性的差异。

这就意味着两种宗教信仰存在本原性与原则性的差异,这种差异如果真有一天形成统一,必是两种截然不同思想方法的同样消失,既而形成统一的全新观念,否则后果必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直到有一天一方将另一方完全消灭,形成统一的意识理念,也会形成统一的宗教信仰。

这就是理学与哲学对宗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