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奇幻妖孽公主:传世优箩
266300000139

第一百三十五章

“彼岸花原本不叫彼岸花,她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曼珠沙华,意思是吉祥的大红之花,相传曼珠沙华生长于天界弱水的彼岸,是天界有名的四天花之一。因守护精灵曼珠花与沙华叶相爱,遂自愿放弃仙籍投身魔界地狱,不料痴心换来的结果却是被魔界遣回。曼珠沙华满怀悲愤与怨恨,纵身跳进了幽冥路上的忘川河,从此成为了忘川河边唯一的死亡之花。她代表了妖异,灾难,死亡和分离,据说,凡间有她出现的地方,必定有无数的冤魂厉鬼,因为,她也是接引人间亡魂前往黄泉的引路花。”

“接引亡魂前往黄泉?”凤歌吓了一跳,这世上竟然还有这么奇特的花,横跨阴阳两界为死去的人指引前往冥界的道路。

优箩点点头,说道:“是的,我曾经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彼岸花背负着诅咒,缘尽神不散,缘灭魂不分,开花不见叶,叶长不开花,虽是同气连枝却从来花叶不得相见。相传此花有迷人的魔力,能唤起死者前生的记忆,而活人闻过之后很容易在前世与今生间迷失本性,最后癫狂致死。”

“癫狂致死?!凤歌呆呆的望着前方如血灿烂的曼珠沙华,她怎么也无法相信眼前那一地的赤红,如血,美丽,妖艳的花朵,竟然代表了死亡和诅咒。“本是吉祥天仙,却堕入地狱轮回,背负着天庭如此残酷的惩罚,想必他们心中也是有太多的苦和不甘吧?”

“怪只怪他们嗔怨太重,又执迷不悟,所以一直得不到解脱。”优箩说完又觉不忍,叹了口气,道:“要知道,佛法无边却不能改变因果,有今天的结果也是前世种下的因,想要解脱首先得要他们自己愿意解脱才行。”

就像前世的优昙仙子和曼陀罗,诛仙杀神大闹凌霄宝殿,杀孽过重的结果是九世相恋却无法相守,受尽相思之苦,却只能望而兴叹。

“公主,此地太危险了,要不咱们先回去,找知府派兵来吧。”凤歌转头望着公主美丽的侧面,麒麟离开之前曾悄悄告诉过她一件事,公主若能找到前世的曼陀罗并且与他相爱便没事,如果不然,公主就将面临一个必死的死劫,躲过的机会微乎其微。而眼前这一片毒花不管是不是麒麟说的死劫,她们要想渡过都太冒险

优箩清冷双眼微眯,忿忿的望了一眼湛蓝的天空,冷笑道:“危险?莫说只是两个被贬的小仙,即便是王母娘娘亲自来次坐镇,本公主今天也绝不回去!何况君仁豪将黄泉引路花种在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诫他人此间过去便是地狱,想让人知难而退。”

“可是……”

“别可是了,去找两根竹竿来,我自有办法过去。”

“是!”

凤歌转身去寻找竹竿,优箩细细的打量彼岸花田的两侧,山崖相隔十四五丈,两旁遍布花白的岩石。石头上有暗红色的干枯血迹,看来君仁豪早已经算好了进谷的人发现毒花之后会走山壁,所以事先在那儿设定了机关。

优箩轻笑一声,拣起地上的石头分别扔向花田和山壁,花田中‘噗’的一声闷响,显然石头落进花丛。而击向山壁的石头则‘咚’的一下,山壁内刷刷刷弹出两排尖刀,刀刃上还有暗红的血迹。

“公主,拿来了!”凤歌递过两根长竹竿,足有两丈来长,“够不够?那边树林还有好多这样的竹竿,不知道是干嘛用的。”

优箩拿着竹竿用力一挥,竹竿稳稳当当**山壁的岩石缝里,如法炮制又在另一边插上同样的竹竿,喝道:“走!”身子拔高,轻飘飘的踩在竹竿上,换过两次气之后,主仆二人稳稳当当的落在花田的对岸。

刚一落地,一股白浪裹着温热的湿气气势汹汹的扑来,雾气将人的视线变得模糊。凤歌睁大双眼,除了身边的优箩什么也看不见,道:“咦,这里怎么这么大的雾?难道真的是黄泉路?”

“瞎说,人间怎么可能有黄泉路?大不了又是君仁豪故弄玄虚的机关,小心点儿就是。”

两人摸索着走了一会儿,眼前的雾似乎淡了些,隐约能看见周围模糊的树影,优箩将幻影剑拿在手中,小心的往前走去。穿过一道岩壁,耳边隐约有潺潺的流水声,迷雾中一条咕咕噜噜冒着热气的溪流自上而下流淌,不远处,一座圆拱的石桥若隐若现的在不远处飘荡。

飘荡?!优箩一楞,走过去定睛一瞧,那座石桥果然在飘荡,因为桥的两端是两颗圆滚滚的石柱,正不断的滚动,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从上面甩到河里。当然,这‘水’肯定不是普通的河水,是被加工过的‘毒’水,因为河水不可能冒出这么大的热气。

“君仁豪真恶毒!”看清了桥下的文章,凤歌低碎一声,“这算什么桥,明显就是让人送死的!”

一旁沉默的优箩没有说话,自从进了峡谷,似乎一切都脱离了正常的轨道,原本应该开在黄泉的彼岸花出现在了人间,而石头堆砌的桥却能依靠两根圆柱漂浮在河岸。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桥,绾锦录里也没有相关的介绍,无忧天地更没有书籍可以帮助她破解这道难题。

难道这幽魂谷真的闯不过去?

优箩打心眼儿里不服,连天启的皇宫她都能从容离开,一个小小的幽魂谷还能比天启的后宫更加凶险?

仔细打量之后,优箩最后决定用幻影剑将圆柱固定在河岸,让凤歌施展轻功过去,而她自己拔了幻影剑之后再石桥滚到之前快速通过。

过了石桥,优箩心里松了口气,正要观察周围的景象,突然,凤歌惊恐的大叫一声,“啊,有鬼呀!”

优箩刚刚才落下的心,又窜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