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走出窑洞
26295500000036

第36章 满载而归

看着月仙的背影,有志摸摸心窝口的小毡帽,又一次没送出去。

“哥你咋了?”花儿眼尖得很,“没咋,都记下在哪家买了没?”“记下了记下了。”志远高兴的回答,“怎么没看见书店呢?”志高一路上心里惦记的主要是书店,“再往南转转瞧瞧”有志还是比较有经验。

“快晌午了,哥,要不咱还是先吃点干粮吧!晌午去人家掌柜家吃饭多不合适啊?”花儿提议道,“这你们就不懂了,掌柜的是个实在人,我带你们来了镇上,晌午不上他那儿吃饭他会不高兴的,跟掌柜的你们也别见外。”“那好吧!”

“书店!瞧,哥,咱去瞧瞧”志高终于发现了拐角处一个不起眼的小书店,兄妹四个高兴地跑进去,“书看起来不多啊!”志高心里有点失望,反而里面挂的字画毛笔砚台钢笔铅笔占了多数,志高志远挨着看书,“掌柜的,书看起来不算多啊!”有志试探性的问了问。

“哎!这年头有几个看书的?书还不如字画卖得好呢?”掌柜的无奈的回道。“志远,你看《尝试集》”志高发现了新大陆,“《尝试集》?是胡适先生的《尝试集》?”志远高兴的凑过来,“没错,是。”俩孩子围着书看了起来。

“哥,走吧!还没找见塑料小碗呢。”不爱看书的花儿抗议了,“走吧!不早了,也该回掌柜家了。”有志把两个弟弟从书架旁喊了出来,“时兴新货?哥,啥意思?”志远看着前面的一个店,“进去瞧瞧吧!瞧完赶紧回绸缎庄。”

“塑料小碗儿,大毛线帽子”花儿觉得很惊讶!“哥,你快瞧,还有你给俺打的雪花膏,”的确是个时兴潮流的新店铺,里面的东西给了兄妹四个很大的冲击力,连有志也被深深地吸引了。

“晚夕咱就来这儿买”花儿高兴极了,“行,咱该回绸缎庄了。”有志催促第一次开眼界的弟妹们。

“老掌柜”“有志啊!快,快进来。”老掌柜高高兴兴的把兄妹四个迎了进来,“这是俺大妹花儿,那些花毡除了俺姑剩下的都是花儿做的。这是俺大兄弟志高,俺家老四志远”有志挨着给掌柜的介绍。

“哎呀!真是高山出俊鸟啊!”掌柜的由衷的夸赞,“哪儿啊!掌柜的您过奖了!”

开饭了,大米饭,大烩菜,菜里有肉有海带土豆粉条大白菜,肖掌柜家平常是用半大碗盛饭的,今天特地换了大碗,他深深知道村里的孩子胃口大,更吃不上好的,孩子们难得来一趟,得让他们吃饱吃好,他也是特地交代了美珍娘的。

“你们先吃着,我去柜上瞧瞧美珍”掌柜的怕孩子们拘谨,端了两碗饭去柜上了,“孩子们,你们慢慢儿吃,吃完了来厨房盛就是,我正炸丸子呢,一会儿再过来看你们。”“哎,知道了大娘,那您先忙。”美珍娘继续回厨房忙活去了,有志自然明白掌柜的心意。

“真好吃。”花儿忍不住赞叹,“这是大米,咱那儿没有,”有志介绍给弟妹,“志远,志高,给”花儿夹起碗里的肉分给了志高志远,“姐,你吃,别给俺俩了。”“别夹来夹去,叫人家瞧见笑话。”

“还对胃口不?”肖掌柜笑嘻嘻的进来了,“老掌柜,大娘做的饭可真好吃!”“看来咱花儿不仅手巧而且嘴巧啊!”老掌柜的话让大家顿时不那么紧张了。

“有志,这是卖完的账,我给你打一遍,”肖掌柜在柜上和有志噼里啪啦的打了一遍,“对吧?”“没错,掌柜的!”掌柜的拿出了钱,“掌柜的,留出一张毡子钱,挂一张花毡给堂屋,俺的心意。”有志很诚恳的说。

“有志,过完年咱要干大事,钱你全收下,要用钱的地方多了。”老掌柜的诚恳再次让有志的心意放在了心底。

“有志,赶完集回来一趟,我还有事要交代你。”“哎,知道了。”

“咱先买啥呀哥?”“先买半刀红纸。”“就买半刀呢?”“要写老多对联呢,少了咋行”有志边说边在心里打小九九,大概有多少对联要写要送,家里还需要买啥。

“红纸有了,彩线,煤油,盐,白糖,糖蛋儿,黑墨汁,年画儿,鞋带儿,红头绳,鞭炮,气眼(鞋上穿鞋带的金属眼儿。),就差手电和小塑料碗儿了。”花儿边走边像数豆子一样一个一个的数,花钱的感觉大人小孩都觉得过瘾。

“买仨小塑料碗”有志对时尚新货的掌柜说,“哥,咋就买仨呢?”花儿小声问有志,“涛涛,三虎,龙龙一人一个。”听完哥哥的回答,花儿不做声了。“这是手电,手电要用电池啊!隔段时间要换电池。”掌柜的拿来手电筒和电池,“这是小灯泡,一个手电带俩,吹了拧开灯头换上一个。”掌柜的给有志示范了,再详细把电池,灯泡,开关挨个儿给介绍了一通,“掌柜的,再拿两截电池。”

“哥,为啥多买两节电池啊!掌柜的不是说了电池放着能潮坏吗?”花儿不解的问哥哥,“志远,你忘了咱爹遇狼那晚,有贵叔的手电用了半晚上,这都多久了,还能有电吗?”有志一字一句边打小算盘边说,大哥做事想来是有道理的,“对,我咋就没想到呢?”志远摸了摸脑袋。

“哥,行了吧?该买的都买了”花儿数过战利品之后问有志,“再去买头巾,给爹和奶奶买上膏药。”“哥,俺俩买本书行不?”志高怯怯的说。

“走,买”有志一应声,志高志远高兴的跳了起来,“花儿你挑吧!你和娘,咱奶咱姑一人一块儿。”“哥,我就不要了,给她们买吧!”花儿是个懂事的姑娘。

兄妹四个这下买齐全了,高高兴兴的返回绸缎庄,“有志,这是我给你们准备的,拿回去高高兴兴的过个年,过完年早点过来。”掌柜的把准备好的包裹递给了有志,有志知道掌柜的好意向来回绝不了的,也就收下啦!

“等等,有志哥!你的布袋,还有坛子。”美珍把有志给她装团子的布袋和装酸菜的坛子递了过来,“咋这么沉啊?”打开坛子盖儿,满满一坛子的肉丸子,“这”“这啥呀!你大娘赶着炸出来,就是想给你们带点儿回去,拿着吧!”

带着肖掌柜一家的温暖有志和弟弟们奔往了回姑姑家的路上,“麻糖嘞,卖麻糖嘞!”一个同样补丁摞补丁的卖麻糖的汉子手提一麻糖木箱子卖麻糖。“叔,来五根麻糖”一块钱买了五根麻糖。

“爹,有志哥的弟弟妹妹们咋都穿成那样呢?”美珍在柜上不解的问肖掌柜。

“你以为谁愿意?你看花儿长的多俊,穿那衣裳都可惜了那俊模样了。”“就是,志高志远长的也不赖啊!”美珍回应道。

“寒门出才子,高山出俊鸟。有志那俩弟弟可不是一般的人呦!”肖掌柜感叹道!

“娃们,回来啦!”志高志远花儿都往姑姑怀里去拥抱,“哎呀!俺娃们总算能回来跟姑红火(热闹的意思)几天了。”姑姑甭提多高兴了。

“大哥,”涛涛一下跳到有志怀里。每次放假,只要没农活不用擀毡子,孩子们总会来和姑姑住几天。

“奶奶,来”有志让涛涛奶奶坐在一边,志高志远又是抬土又是抬煤,有志去井里拿绳和桶拔水,花儿管往涛涛奶奶的缸里倒水,奶奶的缸里满了再往姑姑缸里灌满,水缸满了再去院里和煤泥,一大堆煤和土四个孩子和了好半天,把两个院里的煤池和满,又晾了半院子的煤块儿,姑父上工忙,有志和弟弟妹妹们多做些煤糕让姑姑和婆婆在家里做饭时应急用。

孩子们的勤快也惹的涛涛奶奶格外喜欢,大锅里给孩子们煮了香喷喷的水饺......

“你这娃儿,多钱买的电池啊?”“叔,没买,我买手电,人家另外送两节电池”,有志对有贵撒了一个善意的小谎。

“大哥,小碗真好,真轻,”“还不烧手嘞!”有志补充道,“有志,你买这些盐,煤油花了老多钱吧?”二虎爹二虎娘看着有志送过来的这些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婶儿,没有花钱,家里剩的点羊毛换的,咱好歹先过了年啊!”“那过完年剪了羊毛给有志。”二虎爹补充道,“叔,过完年你多养些羊,羊毛都给我。”有志安慰道,“中,那可是中”。

下雪了,鹅毛大雪下了整整两天,地上的雪厚的能淹到龙龙的大腿跟儿了.“花儿,你跟志高在家给井里灌雪,我和志远上二虎家和有贵叔家灌,叫奶奶看好娟儿和龙龙啊!”有志交代大妹妹花儿,“放心吧!你们去吧!”

“小碗儿是我的,”龙龙拿着塑料小碗儿宣誓主权,“是你的,大哥说下回也给我买一个。”娟儿嘟着小嘴儿眼巴巴的盼望着,“姐:我想吃炒豆子。”龙龙想吃炒黄豆了,可奶奶去院里帮着往井里灌雪了,“那有啥难,我给你炒。”娟儿自告奋勇道。

想起大人炒豆子都是把锅坐在火上,娟儿端不动锅啊!想起奶奶用铁勺给她们炒鸡蛋的情景,娟儿掂着小脚尖去拿煤池上案板后面挂着的铁勺,小手离得太远,龙龙又给娟儿搬过来小板凳,踩上去还够不着。娟儿想起了塑料碗,“来,龙龙,咱拿碗炒。”“姐,给”龙龙把手里的塑料碗给了娟儿。

娟儿把碗放在火口上,“跟姐去找豆子,”拉起龙的小手去隔壁东窑里找豆子去了,俩小孩儿口袋里装满,手里抓满了豆子返回做饭窑里。

“碗呢?”俩小孩目瞪口呆,小手里抓的豆子撒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