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仙缘迷踪
26121400000345

第345章 灶王爷恋“家”不舍

除夕夜?灶王神?衣着那喜庆的红色官服,驻守在凡间。顺便?也帮助那王母,看护着身在凡尘的美三公主。

而这时候的王母娘娘?也暂时的宽下心来,返回了天宫,去玉帝的面前“装腔作势”了。

人间的除夕之夜?这么重要的时刻?王母?是不能不回到天宫去的。

想那往年间?玉帝?总是会突发奇想的,心血来潮一般。要她王母娘娘,陪同他下到凡间去,体察民情。

王母想来?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回去天宫一趟的好!

之前的王母娘娘,也是真的被那观世音菩萨,吓到了。她怕,菩萨发现了自己下界的事情,所以王母这段时间,在凡尘一直都思绪着,自己要暂时离开人间的事情。

还有......就是要解救小龙太子的事情?

王母思绪?历年来,每每当自己陪同那玉帝,下到凡间去体察民情的时候?总是不免,会看过了那人间无数的大大小小的庙宇?

那......何不?

王母的双眸间,一丝亮光?她,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好法子?

......

转眼间,就到了人间的初一。

而对于灶王神,这一类的仙官来说?他们,虽然是属于天庭间的仙官。但是?却也只是属于那些地仙的级别。

类似灶王?门神?土地这一类的仙官们?

从凡间的初一到初五,这几日?他们,是不能够脱掉那官服的。

说白了,就是----每逢,凡间正月初一到初五的这几日里?作为一些仙官们来说?尤其?是似灶王这般的地仙们来说?他们,必须是每日都要身着那官服,随时的等待着,玉帝与王母的“临检”。

大家都知道?从凡间的除夕夜开始算起。那天上的玉帝与王母?不知道何时?便会下界来体察民情了。

而至于是何时?又有谁人,都猜个透彻呢?

想来?这人间,在初一到初五的事情?都是属于在过年的。到了初五,吃过了破五的饺子,这年?才算是过完了。话说,玉帝选择在这个时候下凡?无非,也是讨个彩头,趁着人间过年的这几日下凡来,也涂个热闹。

而从天宫?下到这凡间?这一来一往的?又是有时间差在的。玉帝,也许明明是看着人家除夕的时候,选择下凡来的。而待到他与王母娘娘,真正下到凡间来的时候?也许,这人间?已经,不再是那除夕之日了,不定是初一到初五的哪一天呢?

而且?话说,那玉帝一年下界一次?又不知道,要去过多少的地方呢?所以。

像灶王这般的仙臣们,他们,也只得从初一到初五,都身着着那一身官服,隐隐的在内心间,等待着玉帝与王母娘娘的“临检”?

也许,有可能玉帝同那王母,真的心血来潮,会降临到某位仙官的门前?也许......压根,就没那个可能?

而作为仙臣的他们?却随时都要,诚惶诚恐的精着心。

灶王,便也是一样的。

他,身着着一身喜庆红色的官服?又怕玉帝与那王母娘娘,随时会降临?于是。那几日的灶王神?一直,也都没有敢回到自己凡间的家中去。

他,也是想着再和那曾经的一大家子人,一起过一个春节!尤其?是当他以一个做爷爷的角度,思及自己的孙女美若的时候?

......

灶王,看着那些凡间的人们,终于吃过了破五的饺子。这年?也算是做完了。

然而,他,却并没有碰到那玉帝与王母的“临检”。

灶王,迫不及待的退却了那一身喜庆的红色官服。

他,又再次回到了自己曾经的家。

灶王,也是不能明白了?为何?他,就是那么不舍得离开这里?

虽然,现下的他?已经,不再是那凡间的美若爷爷。他,如今?已是那凡间之人,万人敬仰的灶王神君了。为何?仍是放心不下,自己那一大家子的人?尤其,是那个小美若,自己曾经的孙女?

难道?是因为......有之前,那王母娘娘的叮嘱,在其中吗?

王母,要他灶王来看护着美三公主的?灶王想来,应该,也不全是这方面的缘由吧?

堂堂的灶王神,一连多日的徘徊于,他曾经凡间的家中。恋恋不舍得离去。

其实,一直以来也都是如此,无论是天上的仙人,还是地上的凡人们,始终,都仍是逃不开“情”这一字!

更别说是他灶王爷了,就连同那观世音菩萨?不也是如此。

曾经,南海的观世音菩萨,当她获莲花重生修成正果之后?她,不是也仍念念不能忘记,她曾经在凡间时的那些家中亲人吗?

曾经,还因为她的父亲大人,亲自去到那地狱间的饿鬼城,去解救他的父亲。

想想?这观世音菩萨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他灶王神了。

灶王,迟迟不舍离开他身在凡间时的家,以至于,在他复位很长一段的时间后,他,仍是有所牵挂。

于是,灶王神,一次又一次的回到凡间的那个家中,在之后,他也亲自送走了那些所谓的,他一个又一个的亲人。

直至,在美若的奶奶,和叔叔都相继离世之后,美若,当时也离开了这个村子?

灶王,才没有再回去那个家中。

但灶王却不成想?他,这般的迷恋那个家,经常会回去看望家里的亲人。却被当时的小美若,莫名间,察觉到了?

之后,美若的奶奶去找过了王婆,问及起关于灶王神的事情?

王婆?明知是不可道破天机。

她,也只得是对着美若的奶奶,寒暄一番,方才使得老人家安心不少。

直至过完了年,王母的心间,才踏实了一些。

她此时知道,之前她所言的,美若的那个大劫?已经过去了,最起码,暂时的,使得王母娘娘宽心了不少。

眼前?虽然,暂时不用提防着美若的事情了?但是,王母娘娘稍稍一转念,便也思绪起来另一件使她头疼的事情。

那?便是那个小龙太子的事情了?

王母娘娘,通过过年时,她与玉帝往年间下凡的经历,便突发奇想的生出了一个念头。

她,想着在自己的后院,建一座小庙。

而名义上?这间小庙,却是倚着那小龙太子的名义,去建的。

王母,这番的用心良苦,实则,也只是想在那玉帝的面前,有个说辞,为那还关在思过崖中受过的小龙太子,有所开脱,从而使得那玉帝,解除了对小龙太子的“禁足”。

这样思绪着,王母,便也找来了灶王与那河神,同他们商榷了一番。

灶王与河神,也都是认为,王母此计甚是可行。

这样一来,既在那玉帝面前为小龙太子求了情,而且,还可以堵住那天庭之上的悠悠众口,尤其,还包括那一直对于小龙太子虎视眈眈的六龙子。

于是。

王母,便在王婆的后院,建起了一间看起来很是简陋的小庙。

因为,这间小庙她本也是为了那小龙太子而建,所以,一切都是倚着那小龙太子的名义,去宣称的。

而这间小庙,最初的名字,就是叫做----龙子庙!

也是顾名思义了。

而之前?在这村子里?那老刘头家中的孙子,小龙?在8岁的时候,就死去了?

虽然,有关于这件事情的背后,其实,是与那小龙太子有着直接关系的。但是,当时村子里的其他人们,却都是不知道的。

老刘头的孙子,小龙死后。村子里的人们,就各种添油加醋的,传言开了,大多都是认为,那个小龙?其实,应该是天上的童子下凡?

而在这个村子里,谈到她王婆的大名,也更是众所周知的,关键还是?人们,都信她。

想来,现下,她王婆又突然的在自家后院,建了这么一间龙子庙?

这......便不由的,会让村子里的人们,联想到之前死掉的小龙了。

于是,村子里的人们,便都来问王婆了?是不是,之前那老刘头家的孙子小龙?其实,就是龙王爷的儿子,是真真的龙太子下凡?

王婆?却是又不方便对人们道明什么。每每当人们问到此处,王婆,便对着那询问之人,语重心长的笑笑。

再加上她王婆,如此的一笑?仿佛那些人们,就更加的认准了----小龙,其实就是龙宫太子下凡。

于是,村子里的人们,便把这件事情宣扬开了,同时,也是大大的为了王婆的这间龙子庙,做了很好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