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战国物语
2609700000005

第5章 幕间间场 四大刺客之斩衣三跃

春秋战国的时候有好多刺客侠士,其中有四位常被人称为“四大刺客”。

他们的信条都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诶诶,后面一句可以去掉。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豫让之刺毋恤也,骏马怯蹄;“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四大刺客”以其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侠义之名,今天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四大刺客的风采吧!

第一场、后川

前景提要:智伯瑶遭韩、魏反噬,身死晋阳。其家臣豫让受命护卫幼主智钰逃到北山后川。赵襄子对智伯恨之入骨,把他的头盖骨涂上漆做为饮具。

豫让(独白):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悦)己者容。智伯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必以死相报,方不愧为人哉!

——于是乎,豫让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伺机行刺赵襄子。

赵襄子上厕所时,忽然心动不安,于是令卫士搜查,抓获了豫让,搜出了匕首。

豫让(毫不隐晦):吾欲为智伯报仇也!

左右卫士(皆呼):请君诛之!

赵襄子(赞叹):真乃义士也!我小心躲避他好了。况且智伯后继无人,他的臣子想为他报仇雪恨,真是天下之贤人也!

——结果释放了豫让。

第二场、集市

豫让回到家里住了几天,左思右想。于是,豫让以漆涂身,变成一个癞疮病人,又吞下火炭,使嗓子变得嘶哑。

豫让在街市上乞讨,就连结发妻子也认不出来。

其友(仔细端详):你不是豫让吗?

豫让:我是也。

其友(涕泣):凭你的才干,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你的。襄子亲近你、宠爱你,你到时候就可以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难道这不是轻而易举吗?!你何苦自残形体,这不是难于登天吗?!

豫让:我要是委身于赵襄子再去刺杀他,就是怀有二心。像这样的做法,才是难于登天呐!

第三场、赤桥

赵襄子乘车出行,甲士仗戟持刀护卫,豫让潜伏在赤桥下。

——这时驷车刚到赤桥前,四匹良马突然受惊却蹄。

张孟谈:臣闻贤臣不害其君,良骥不陷其主。今驷马至桥却步,君不可不察也。

——赵襄子乃令甲士搜查赤桥上下。

甲士(禀告):并无刺客,只有一乞丐。

赵襄子:此必豫让也。

——甲士仔细视之,果豫让也,乃将豫让押上前来。

赵襄子:你何必这么跟我过不去呢?想当初你不是侍奉过范氏和中行氏吗,后来智伯把他们一一消灭了,那你为什么不为他们报仇呢?反而委身服侍智伯,现在智伯死了,你为什么要偏偏那么为他卖命呢?

豫让:我侍奉范氏、中行氏,范、中行用一般人的礼节对待我,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我侍奉智伯,智伯以国士的礼节来对待我,所以我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赵襄子(喟然长叹):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

豫让: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节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赵襄子十分赞赏豫让的忠义之概,于是脱下锦袍,让甲士拿给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

豫让(仰天大呼):我总算可以去九泉之下见智伯了!(伏剑自杀了。)

后续部分:

其后,左右甲士拿起锦袍,呈给赵襄子。但见锦袍被击之处,皆有鲜血的痕迹。于是赵襄子自此之后就患病了,过了好几年也没有好过来。

后人殷峄有诗赞云:

卧波虹影欲惊鸥,此地曾闻手椹愁。

山雨往来时涨涸,岸花开落自春秋。

智家鼎已三分裂,志士恩凭一剑酬。

返照石栏如有字,二心臣子莫径由。

后人李孚青亦有诗赞云:

女为悦己容,士为知己死。

壮哉一豫让,乃能达斯旨。

吞炭复漆身,忠烈忘妻子。

国士与众人,岂曰可方比。

斩衣志未成,报智亦足矣。

荒桥旧址空,流水只如此。

至今太行云,犹作剑锋气。

后人张孟兼亦有诗赞云:

豫让桥边杨柳树,春至年年青一度。

行人但见柳青青,不问当时豫让名。

斯人已往竟千载,遗事不随尘世改。

断碑零落野苔深,谁识孤臣不二心。

豫让桥,路千里,桥下滔滔东逝水。

君看世上二心人,遇此多应羞愧死。

————————————————————————————————————

幕外话:豫让死的那天,赵国的志士仁人无不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为他而悲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