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战国物语
2609700000042

第42章 0 陈和受封代齐侯 师隰返国替出公

却说魏武侯中公叔痤之计,怀疑吴起,吴起仗剑走天涯,不知不觉行至荆楚大地。

公子昂听闻吴起离开了西河,大惊而起,弃了诗书,遂入宫见武侯。见宫殿高大华美,乃自为诗云:

琼宇巍巍通天宫,雕甍灿灿灵气聚。佳木秀繁透叶隙,摇曳袅娜光影混。

少焉,群臣陆续至宫中,欢笑不断,公子昂奋然拂袖而去。

群臣入朝见武侯,君臣礼毕,公子昂进曰:“臣闻吴起离开了西河,不知何往,君父知否?”

“寡人实不知耳。”

“未知诸位知否?”公子昂乃视群臣,群臣不敢仰视。

公叔痤出班谓曰:“吴起乃当世之良将,用兵不下于孙武也。昔日君侯以公主赐之,吴起辞而不授,君侯召之而不应,今私自外逃,毫无法记,念其战功赫赫,可削其职,贬为庶人。”

“未知君父意下如何?”

“吴起乃先君钦点的西河郡守,今有异心而畏罪潜逃,子何故为私交而害公事也?”

公子昂浑然不觉,毫无惧意,移步复吟诗云。魏武侯见此,以目视群臣,众皆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独上大夫睹师赞出班曰:“我魏国自先君开国以来就独霸中原,开疆拓土;君侯又征战天下,诸侯震恐;今公子何故出此不祥之言也。”

“愚言何不祥也?”

倏乎间,所有的目光全部聚集到了公子昂以及睹师赞的身上。(灯光!灯光!特写!特写!)

“‘佳木秀繁透叶隙,摇曳袅娜光影混’,此不祥之言也。”

公子昂曰:“盛衰之理,存亡之道,千古之不易也。偏信则暗,兼听则明,愿君父熟思之。”

“善哉!子金玉良言,寡人当躬行之也。”

言未绝,忽报齐使至。魏武侯乃召入,礼毕,使者曰:“昔日齐君误信馋臣之言,袭贵国宝地襄陵,齐君深知君侯征战天下,诸侯震怖,特命臣还襄陵,备黄金千镒以表歉意,还望君侯勿记前仇。”

“齐君果然明智也,寡人岂会如此小家子气也!?”

真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奉一笑泯恩仇。”

“谢君侯厚恩。”

“此乃序言也,未知齐君有何见教?”卿大夫任座出班质问齐使。

“未知子何人也?”

“我姓任名座。”

“莫非直面讽谏文侯逃席而去之人也。”

“然也。”

“今姜姓吕氏气数已尽,齐君肯请君侯向周安王讨封,若封诸侯,诚君侯之不弃,愿为君侯效犬马之劳也。”使者稽首,言辞肯切。

“善。齐君有意,寡人无不允也。”

“谢君侯隆恩!”使者稽首称谢,礼毕而归之。

公叔痤进曰:“君侯何故为他人讨封耶?”

“此乃小事一桩,何乐而不为呢?”

公元前386年,在魏武侯的争取下,田和被周安王册封为诸侯,姜姓齐国被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以示别于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

田齐立国,与姜姓吕氏齐侯同时存在。陈氏占有齐国绝大部分领土,齐君只留有可怜的小面积封地。

田和相齐宣公,宣公犹如傀儡。齐宣公死后,子康公立,因其荒淫嗜酒,不勤于政。田和于前391年将其迁于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直到前379年,齐康公逝世,田齐诸侯以吕氏无嗣为理由,彻底拿掉旧齐的最后一片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