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重生之超级大善人
2547800000022

第22章 报仇

报复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偷袭,让他觉得自己是被你打的却又没有证据,有苦说不清就是这种滋味。

当脸上的瘀肿在陈紫灵的照顾下好得差不多的林问天说出这种想法的时候,其他人都觉得这样最好,能不与吴路远正面结仇就不要结仇,他那种人招惹不起。孟浩却不这么看,他觉得光明正大的给吴路远一个教训这样以后他才记住自己是为了什么被人打,否则他永远不知道该怎么样做人。

“你给他教训?”林问天从靠椅上坐起,摇摇头对孟浩说:“对吴路远这种人这样的教训是没有用的,如果教育有用他的老子肯定有教育过他,他的性子已经定型,目中无人,谁都无法改变他的想法,我们教训了他他不可能记住下次不能这样看不起和欺辱穷人,他只会以更大的力量来报复我们,他自己有势力,不是一个欺软怕硬之人,我们的拳头是不会让他承服的,所以我们还是暗中敲他一棍。”

“就算是这样他第一个怀疑的人还是你啊。”陈紫灵担忧吴路远会来找林问天报仇。

林问天笑道:“至于吴路远来找我,我自有办法让他知难而退,他能来找我最好,我还担心他不来找我呢。”

李果儿点点头道:“口舌之争吴路远是敌不过小天,既然后路都准备好了那就按这样计划进行吧,只是谁去引他出来啊?”

“用不着引,他经常在外面逛我们总有机会的,现在就是等!”陆辉拖着下巴说道。

“陆冬,像夜行衣那种东西你去准备下,我们不能让对方看到我们的脸。”林问天对陆冬说。

“好,包在我身上!”

燕京的夜晚来得比以往更早了些,夜色依旧,燕京科技大学的校外各种小街小道上在天色刚刚暗淡下来的时候,就陆陆续续有小贩的吆喝声传来,小道上两边排满了各种小吃,有炒面,有肉丸,有煎饼,有饭团······这种流动性的小吃风味成为学生的最爱,有些上完课的学生在回到宿舍前通常都会带一两袋小吃回去喂喂肚子,有的逛完街刚回来就算在街上刚刚吃过臭豆腐经过小道的时候总是经不住**带点回去到宿舍去。

坐在电脑前,边看自己所爱的电影或电视剧,边慢慢享用买来的小吃,这是楚国各大学子的一种现状,上过大学的人都有这种经历,这种时光也是他们最难以忘怀的时光。

尤其是女生最爱这些小吃,三三两两手挽着手嘻嘻哈哈有说有笑的聊着各种八卦,挑选各种美食,在林问天所认识的几个女生中要数陈紫灵和刘小倩最爱这些小吃了,坐在店里嫌无聊,回到宿舍又没有网可以上,两人就干脆结伴出去买点小吃回来解解馋。

买一大袋回来没两下就都吃光了,在这无聊又激动的夜,几人聚在一起玩牌······

当时钟敲在十一点的时候,街上的行人已经很少,旁边的店都纷纷关门,小道小街上的各种小吃都消失在夜色中,小道又回归了它该有的宁静,学子们都陆陆续续回到宿舍了,尤其在日渐寒冷的夜晚,校园内外只有时不时经过的呼呼风声。

数码店也按正常那样关门,送走了李果儿等四个女生回去后,林问天,孟浩,陆辉又溜了出来,根据陆冬的消息,吴路远现在正在往学校方向回去,此刻应该离学校不会太远。

在学校的另一个侧门碰上了匆匆赶回来的陆冬,林问天第一个上前问道:“有没有被发现?”

陆冬摇摇头说:“没有,他喝醉了,摇摇摆摆的在两个狗腿子的搀扶下正往这边赶来。”

“没有其他人了?”陆辉问道。

“没有,包括那兔崽子就三人。”

孟浩道:“三人容易解决,小天你伤势还没好就不要去了,我们三个去就可以了。”

“就因为还有伤势在所以我没有忘记这脸上的痛是怎么来的,我必须得去,现在做好准备,离校园越远对我们越有利,记住,打斗的过程不要被对方拿了什么东西,也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也不能打得太狠,差不多就可以了,太狠如果警方追究起来很容易就找到我们。走,我们在那个比较隐蔽偏僻的路口截住他们!”

走了几步,林问天又停了下来,拉住陆冬道:“冬哥,你就不要去了,你的身形太明显过于显眼,你就在这里生火,这附近刚好没有摄像头,你在这里生火,等我们回来的时候就可以把头罩烧掉。”

陆冬道:“可我也想揍那小子几拳解解恨啊。”

“冬哥,小天说得对,你太过于明显了,你所做的这些足以解恨了。”陆辉拍拍陆冬的肩膀就跟上林问天和孟浩的脚步。

陆冬在日光灯下四处瞟了瞟,最终选择了一个角落里烧烤小摊的位置燃起火,耳边传来不远处的哀嚎声,还有谩骂声,听到这些声音陆冬就莫名的高兴,他很希望声音叫得越凄惨越好。

“叫你目中无人!”陆冬狠狠的啐了一口痰,兴奋的从旁边捡起散落的树枝加进火堆中。

哀嚎声,谩骂声还在继续,杂乱的脚步声也越来越近,陆冬立马从地上爬起,朝林问天,陆辉,孟浩挥手,他们会意的把头罩7扔给陆冬,陆冬又麻利的把这些头罩丢进火堆中,没有多久,三个头罩在烈火下完全化为灰烬。

四人合力把火堆扑灭,然后就朝自己的宿舍楼奔去······

燕京虽是楚国国都,但并非每个地方都是繁荣昌盛的,也并非所有人都是家财万贯,恰恰相反,燕京在住居民中,燕京本地的人比较少,住在本地的多数是老弱妇褥,年轻人多数在外打拼,不是在二三线经商就是在国外经商,很少有本地人是务工的。

这种现象很像楚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经济发展起来后农村的年轻人都纷纷走向城市,留在家里的多数是老人或还未读书的小孩。只不过这种现象大同小异,一个离乡务工一个离乡经商,级别差了一大截。

燕京的周边地区多数都是外来务工子弟,他们聚集在还未开发的民房里苟且偷生,每月交四五百块房租,在这座繁华的都市挣扎,追求梦想,他们的命运本来就很不好,可上天还是故意要捉弄这些人,非要弄一些厄运降临在他们头上。

他们没有权势没有地位,忍受老板领导的威胁刁难,无奈的接受各种委屈,忍受这一切就是为了能好好在城市里活下去,安安全全的活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下一代。可上天偏偏非要欺负弱小者,在他们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里添油加醋——也许这不是上天的本意,这只是社会的一种现状,具有腐蚀性的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