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洛阳记
2541500000007

第7章 7.明年三月,大唐有场国考

齐州城里有一个齐州学府,齐州学府里有一个尹天生,此时还有一个刘夫子。

“你的命就是如此,你生来就是个和尚,这无法更改,而太后注定扬道灭佛,所以你的命生来就不那么好运,你生来就一窍不通,注定无法修行,这就是你的命,命,天注定,天命不可违。你命中注定就该如此,所以往后的一切,你就需要更加的警言慎行,你也不需要有什么想不开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刘夫子盯着尹天生,而尹天生此时也同样越发沉默了。

刘夫子深深地叹了口气,他本不欲跟尹天生说这些太伤人心的话,但是,他是刘夫子,更是齐州学府的刘夫子,既然他是夫子,他的一言一行就要为齐州学府负责。

齐州学府虽然是天下第一学府,但总归是在齐州城里,而齐州城是大唐的疆土,大唐的疆土是大唐皇帝陛下的,也同样是大唐太后陛下的。

刘夫子不得不谨慎,因为他是齐州学府的夫子。

他只是担心尹天生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毕竟,齐州学府是个守规矩的学府,既然收了尹天生,齐州学府自然也担上了风险,担上了大唐朝廷这一条风险。

而太守规矩的人通常或多或少都会惹来些麻烦,齐州学府自然也不例外。

刘夫子此来,正是此意。

齐州学府担不起风险,因为齐州学府哪怕是天下第一学府,但终究也还是大唐的学府,而他刘夫子不管怎样也同样还是大唐的臣民。

他知道尹天生已经明白自己要说的意思了,其实人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哪怕不说,也能从对方的眼神里找到答案。

无疑,刘夫子已经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所以他准备走了。

“夫子,请问学生今后是否还能留在学府内读书?”

尹天生抬起了头来,看着刘夫子,他只感觉自己的喉头似乎有些干梗,他的声音里有些微涩,哪怕这丝微涩已是被尹天生极力隐藏和控制了,但少年的情绪仍不免还是会流露出些许。

“你知道本夫子是个很讲规矩的人,而齐州学府同样是个很讲规矩的学府。”刘夫子淡淡地看了一眼尹天生,说道。

良久以后,尹天生才终于沉默的躬身冲着刘夫子做了一辑。

“谢夫子为学生解惑。”

……

……

今秋十月,尹天生入读齐州学府。

入读齐州学府几乎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只有尹天生知道自己这个机会来之多么的不易。

齐州学府能把他下了大狱,也能把他捞出来,能让他继续入学,也能让他一朝离去。

因为这里是齐州学府,这里有满学府的夫子,而他尹天生只是一个学生。

无疑,齐州学府的所授科目还是很丰富的。

国论,骑射等,无一不是学生所必须要学的科目。

也不知是刘夫子的安排,还是齐州学府有意为之,尹天生并未被安排和今秋新入学的学生一起读书,反而是分配到了甲等班。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甲等,便是最为高等的班级,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优秀,更代表的是最早入学的那一班。

距离上一次大唐国考已经过去了一年了,而昔日的乙班自然而然变成了如今的甲等班。

而在甲等班中,尹天生发现了一个熟人。

“原来是你这个小和尚,没想到你居然来到了我们甲等班,可喜可贺。”

刘诗双笑着看着眼前这个有些木头木脑的尹天生,距离上一次事情之后,刘诗双已经很久没有在见过尹天生了,仅仅只是因为有些人不太想让她见到他。

尹天生并没有拒绝这一次的谈话,反而是因为刘诗双前些日子总偷些夫子的书给他看,使得他对刘诗双还是很有些亲近的好感。

但他只是有些不善言辞。

“姑娘好,许久不见,姑娘看起来越发健康圆润了。”

“你这木头脑袋,哪有当人家姑娘面说胖的,好了,要开始上课了,夫子要来了。”

刘诗双被尹天生的这句话给逗笑了,不过她还是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身材,燕环肥瘦,相得益彰,这使得她很满意。

尹天生不太明白,难道夸赞刘诗双胖了,不正是在夸赞她生活的不错?不夸赞胖,难道还说越发清瘦了不成?

不过尹天生还没想清楚,一个满脸大胡子的夫子就走了进来。

“夫子早上好。”

“行了,今天我们来讲国史,昔年胡安犯境……”

这个大胡子夫子显然是个急性子,立即就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国史,说的自然就是大唐的历史了。

虽然尹天生不算是个唐人,最起码不是出生在大唐,但不免还是要学习唐史。

大唐的历史,无疑是非常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为丰厚,最为浓墨重彩的。

昔年大唐太宗皇帝陛下以三百骑抗击胡安两万大军,杀得胡安大军抱头鼠窜,这更是整个天下人人皆知的事情。

而大唐京师洛阳,更是各国文化交流的鼎盛之城,各国年年来贡,岁岁来朝,大唐京师,几乎已是成为了整个天下的中心之城。

诸如此类,还有许多。

尹天生听得是津津有味,但他却没有发现,周围的同窗竟然没一个人在认真听夫子教学。

隔壁的刘诗双在把玩着一只不知从哪而来的蝴蝶,后面的几位同窗竟然还趴在桌上呼呼大睡,隔壁后排的几位同窗居然还交头接耳小声交谈着什么。

这一切无疑是惹恼了夫子。

“明年三月的国考,你们还想不想考了!”

夫子最终终于忍不住放下书本,怒气冲冲地说道。

见夫子发怒,底下的学生终于安静了。

……

……

百种草有百种香,百种香有百种花。

大唐有一座百花园,百花园里有百香。

整个天下只有一座百花园。

它就在大唐的京师洛阳。

合着夏季,百花园里的百花谢了,但百花园里的百花香还在。

百花只为一人盛开,百花香只为一人存在。

“过了夏季,百花园里的百花还会再次绽放,清儿已经命女官每日给百花侍女,想来园子里的百花不会因干涸而致死。”

说话的女子叫上官清儿,上官清儿的眉间有一点酥红。

可是世间无论怎样娇艳欲滴的红,都无法与上官清儿身边这位争锋。

因为百花园里的百花只为那一人绽放,那人是大唐太后陛下。

头顶凤翅冠,脚踏凤鸾鞋,太后的眼光垂落在百花园的一角,久久默然不语。

大唐的太后无疑是世间最为尊贵的人物之一,只是太后不是太喜欢自己脚上的这双鞋。

“花快要谢了。”太后坐在椅子上,平时每日太后都要来此观看百花,只是如此炎热的夏季,太后哪怕是观花花也已谢。

“春季过后,便是夏季,夏季过后,便是秋季,想来百草园里的花到了秋季就能再次绽放。”上官清儿恭敬地答道。

“秋季之后是冬季,冬季之后,这些花就能再次绽放了。”太后久久不语,忽然说道。

太后的话整个大唐鲜少有人能够听懂,但是上官清儿却是那鲜少几人中的一人。

她自幼跟随在太后身边服侍,是大唐最为尊贵的几位女官之一,太后的话上官清儿自然能懂。

秋季之后是冬季,冬季之后自然是春季。

四季轮回,本是自然之理。

到了春季,花儿将开,万物复苏,是人间最美的时节之一。

只是明年的春季,与往年又有何不同?

太后忽然站了起来。

于是身边的女侍们,包括上官清儿都跪了下来。

太后看着百花园,百花园却寂寂无声。

“明年三月,绝不能让他国考第一。”

没头没脑的一个“他”,足以让许多当朝大臣,世间名士搜肠刮肚,费尽心思,可是上官清儿却轻而易举地听懂了。

于是她恭声道:“遵旨。”

……

……

世间很少有人能听懂太后的话,上官清儿是独一个。

正如很多人都不懂尹天生,只有天慈懂他。

所以世间的很多道理,其实都是一样一样的,唯一有区别的一位是当朝太后,一位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

尹天生只是不懂,并不代表他笨。

所以眼下夫子是真的生气了,尹天生当然能看的出来。

明年三月。

明年三月,大唐有场国考。

国考无疑是大唐的重中之重,每年三月,大唐都会有场国考。

所谓国考,乃是从乡试,会试开考,然后便是赴京师洛阳殿试,所谓殿试,便是国考。

大唐人才济济,国力之强盛乃是亘古之未有,而国考乃是大唐选拔菁英人才的一场考试,自然是重中之重。

夫子震怒,自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