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洛阳记
2541500000020

第20章 20.国考

三月,春。

三月春,乍暖还寒,大地的冰雪已悄然融化,枝头渐现绿意,花样初显。

三月春,一年之计在于春,三月头,已是春立时分。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只一只原本盘桓在树窝上的鸟儿已争相飞向四周,叽叽喳喳的声音甚是快意。

一天之计在于晨,齐州学府甲字班的学堂里,远远就传来了一阵阵清朗的读书声,有摇头晃脑大声读书的,有手握一卷书卷钻心苦读的,也有紧紧蹩眉一副心事重重样子的。总之,甲字班的学生无疑是整个齐州学府起的最早的一群人。

而这种情况已经连接两个月了,齐州学府的学生和夫子们见怪不怪,因为这早已并非个例了。

往年,每到三月,历届甲字班的学生就会加倍发愤苦读,甚至是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因为三月大唐有一场国考。

三月国考,乃是整个大唐的重中之重,是为大唐社稷选拔最菁英人才的一种方式,国考时间一至,整个大唐万万里国土最菁英之士汇集一堂,开科取士,想想就足以令人感到兴奋。

当然,也有许多甲字班的学生此刻并不在学堂,好比窦学究,早早的就搬出了齐州学府,命家中的仆人在齐州城靠近齐州学府的一处清净地方租下一间屋子,好让自己专心苦读。

此刻,池塘旁的假山边,也有一位红衫姑娘,手里正捧着一本书卷,专心致志的用功苦读。

她的眉角细长,圆圆的鹅蛋脸印衬着她的认真,显得格外美丽,特别是因为寒风拂面会让她有时忍不住抱一抱手臂,更是让来来往往的学生会忍不住多看她几眼,然后脸上忍不住现出怜惜的神色。

而她也毫无所觉,依旧一脸认真地看着手里的书卷,哪怕是荷塘里的青蛙跳上荷叶,在噗通一声钻进水里,她也没有发现。

她的眼里只有书。

三月,国考将至,齐州学府的学生无需参加乡试,所以第一场县试对她来说格外重要。

随着这几日来齐州城府周边有关乡试的结果接踵而至,更是让她有些紧张,大唐从来不缺乏才子和智慧之士,所以她格外紧张了。

能从乡试中脱颖而出的,无一不是杰出人才,天之骄子,大唐国土万万里,十里八村七学子,能从乡试中杀出重围的能有几人?

按照大唐律例,无论县试乡试,最终每一地只有五人能够得到资格参加殿试,而同样最后也只有五人能够高中,进入大唐中枢,一飞冲天。

她甚至听说今年县试有两名考生,乃是今年解元的热门人选,一个叫柳永生,一个叫方兴,这两人都是齐州城周边流传已久的才子,这让她更是加倍紧张了。

但是红衫姑娘依旧还是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她自信她的文采天下无双,因为她名字就叫做刘诗双。

刘诗双的眼神盯在书卷上,忽然之间不知为何发愣了一会,过了一会儿,才重新将眼光移回书卷。

从前她的世界里只有书,而现在只有她的眼里才会有书。

刘诗双看起来有些烦恼,尽管在此之前她已经让自己尽量避免烦恼,可是烦恼就如同经年累月的顽疾,难以根除。

刘诗双缓缓将书合起,坐在假山旁,看着池塘里的荷叶有些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她在想什么?就连刘诗双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她很烦恼。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忽然之间,远远的,一阵高声传来,伴随而来的还有大声的读书声,而这突如其来的杂音顿时让刘诗双忍不住瘪了瘪眉头。

“呱噪。”

刘诗双很不满地皱起眉头,都皱成了一个川字了。

她很不满,因为那人打扰了她,让她的心情变得坏透了。

然后,等到刘诗双看清那人以后,她的心情更加不好了。

那个人看起来比刘诗双大上几岁,模样之间和刘诗双居然还有几分相似,一身白色的长袍,简洁而素雅。

他正是刘诗武。

刘诗武之前被关在家中几个月,直到最近才被放了出来,因为国考在即的缘故,刘诗武此刻也是满满的盎然之意。

只是,在看到自己的妹妹后,刘诗武眉宇间的傲气便顷刻间不复存在了。

“你来做什么!”

“背书!”

“条条大路你不走,怎么偏偏就滚到这来了?”

“条条大路通此间,我顺着路来,所以就自然而然到这里了,你以为我稀罕见到你?”

“你能走远点么,我不想看见你。”

“又是那个小和尚对不对!你看看你现在都成什么样了,整天就是那个小和尚,国考在即,你居然还有心思在这发呆!”

刘诗武听完不禁心里为之气结,自己好歹堂堂七尺男儿,在家里被父亲训不说,被祖父训不说,到了学堂还要被刘诗双训,刘诗武很是不平。

只是,刘诗武说完以后,刘诗双这一回却是出奇的没有反驳,微抬眉角,沉默不语。

在以往的几个月里,刘诗双没少对他这个哥哥冷嘲热讽,只是今天却是有些出奇。

随后,在过了一会以后,刘诗武也同样沉默起来,两人一同陷入了沉默。

国考……

如今已是三月,国考已近在眼前,事关荣辱,又是汇集大唐最菁英人才之间的一场竞争,如何能不沉默?

一对兄妹由此在假山前互相沉默,只是两人如今这一幕,昔年又是否有许许多多同样的情景在此重演?

“国考,我刘诗双必然高中。”良久以后,忽然之间刘诗双抬起了头来,一对无暇的眼睛盯着刘诗武,脸上写满了自信与坚定,低声如是说道。

“大唐国考,我刘诗武也必然高中!”

刘诗武挺直了腰板,脸上同样充满了坚毅和不可测的自信,对着刘诗双坚定地道。

良久以后,刘诗双冲他点了点头,刘诗武冲她也点了点头,随即两人再次分开,少女重新捧起了自己手中的书卷,而少年读书之声渐渐高昂,越走越远。

……

……

国考在即,此刻一间安静的房子中,窦学究正坐在书桌前,他的眼里已充满了血丝,却依旧不肯放下手中的书本,专心苦读。

他是大唐名门窦家之后,又怎能名落孙山?

窦家不允许,他自己更不允许。

“大唐国考,我窦学究必然高中!”

窦学究大声地吼了一声,为自己狠狠地打了个气以后,便再次将头埋进了书里。

……

……

此刻,伴随着一阵阵甲字班学生高声诵读的声音,李夫子来到了湖畔旁的杨柳树下,静静地看着眼前正坐在草地上的背刀少年,沉默不语。

高强正坐在湖边,安静地闭着眼睛,若不是李夫子,换做旁人,定然看不出高强的手似乎都在微微地颤抖着。

李夫子沉默良久,然后道:“你可曾准备好了?”

“当然。”高强睁开了眼睛,他只是需要放松自己的情绪,为了缓解这种情绪,他才会闭目冥想。

“努力即可,不用过于执着。”李夫子看着高强的眼睛,平静地道。

高强的脸上霎那间布满了仇恨和坚定之色,牙关微微紧咬,整个人都顿时变得可怕无比。

整个高家的血海深仇都压在高强的身上,国考在即,又怎能不全力以赴!

但是他想了一想,最终还是低声坚定地道:“国考在即,我高强必然第一!”

……

……

必然高中这种话,今天在齐州学府出现的频率很高,而同样,这句话也同样出现在了尹天生的口中。

转眼已是半年过去,尹天生知道自己已经快要到了离开齐州学府的时间了,所以哪怕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但是尹天生还是抽了个空,放下手中的书本,逐个向齐州学府的各位夫子行礼问好。

其中有许多之前曾在学堂时教过他的夫子,在见到尹天生如此懂得礼貌,谦卑有序,于是大部分的夫子脸上都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国考在即,能够有这一份淡定心思的年轻人,无疑很少。

从容而不迫,尹天生表现的很是淡然。

尽管他也对自己说了其他人说的同样的话,但是无疑这个词并不会妨碍其他人同样诉说。

今天,整个齐州城的学子在说,整个大唐的学子都在说,从前有人再说,今后也还会有人说。

十年寒窗,又怎能轻易说败?

这一夜,刘诗双没有睡好,刘诗武也没有睡好,窦学究躺在床上赞转反侧,就连高强,心神中都不在那么坚定。

这一夜,齐州学府甲字班的学生无人能够入眠。

第二天一早,刘夫子率领着众多夫子早已等候在齐州学府大门之外,而甲字班所有的学生也都早已聚集在一起,直到所有人都聚集以后,甲字班的学子们才冲着诸位夫子深深一礼。

这一礼,乃谢师礼。

谢天,谢地,谢师,谢诸位夫子多年管教,方有今日才学满腹。谢师恩如山,勤耕不缀,方有如今佼佼学子,跃跃欲试。

在接受诸位学子的一记谢师礼后,刘夫子等诸位夫子也是感触良多。

“汝等今日即将赶赴考场,参加齐州县试,只望汝等不负十年寒窗苦读,一举高中,方慰我等诸位夫子之心。”

刘夫子的话语铿锵有力,但他同样知道,哪怕齐州学府名扬天下,乃天下第一学府,但是最终能够高中的,却只有那寥寥数人,所以才不禁感慨。

“定然不负师恩!”

甲字班的学生齐声说道,这个时候,刘诗双的眼睛亮了,刘诗武的眼睛亮了,窦学究的眼睛亮了,高强的眼睛也亮了,就连尹天生,都格外有些发亮。

大唐国考,我必然高中!

所有人与此同时都在心里对自己说道,高强在说,窦学究在说。刘诗双再说,刘诗武也在说,他们说的,其实都只有同样一个字。

赢!

三月十五日。

春。

大唐,县试开考。

(ps:抱歉,实在抱歉,这一章晚了4个小时,都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看来小猫已经破了不断更的戒了,另外这本书本名洛阳记,十一之后会改书名,目前是什么还没想好,总之已经跟编辑沟通过了,小猫只愿写个好看的故事给大家,若赏脸一观,觉得好看,小猫也会乐呵呵的,祝大家十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