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夺隋
2522300000031

第31章 君心难测

检阅台上,大隋皇帝杨广倚靠在宽软的胡床上,面目紧绷,目光灼灼地凝视着台上的两人。

李玄和李世民。

一个是从军校尉,昂首挺胸,一脸的淡定;一个是骁果校尉,微低着头,脸上带着一些失落。

刚刚两兄弟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交锋。由李玄训练的二十名女兵对战李世民亲自挑选的二十名骁果精英。

最终结果是,如意公主领着她的那一帮娇滴滴的女兵,摆出一种奇怪的阵型,将二十名勇武的骁果狠狠地修理了一顿。如此匪夷所思的一幕看得杨广和文武百官大跌眼镜,最后只能无奈接受这一事实。

“咯咯咯……”一阵银铃般的欢笑声响起,打破了君臣间的尴尬。

杨梦琼换好衣裳从台侧跑出,她一身简洁的浅蓝色宫裙,裙裾上绣着洁白的点点梅花,用一条粉色织锦腰带将那不堪一握的纤纤楚腰束住,腰间环佩随风舞动,更添几分俏皮可爱。

“父皇,女儿和姐妹们表现得如何?”杨梦琼在杨广身边坐下,伸手挽住他的胳膊,轻摇起来,俏脸上又是高兴又是自豪。

世间敢在杨广面前如此放肆的人,只此一个,再无她人。

面对女儿的撒娇,杨广不仅不怒,一直紧绷的脸也舒展了开来,朗声笑道:“朕的女儿巾帼不让须眉,自然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女子!”

“那也得有名师指导才行!”杨梦琼得意一笑,用甜腻的声音说道:“父皇,李玄霸教导女儿有功,你是不是该赏他些什么?”

杨广面色一沉,一双威严的目光落在李玄身上,点着头徐徐道:“李玄霸是有‘功’,父皇确实要好好赏赐他!”他说这句话的语气很重,特别是说到“功”字时,目光变得无比犀利。

李玄能清晰感受到杨广目光中的不满,他也知道自己帮助公主留了下来势必会惹得皇帝陛下不高兴,但他为了麾下的那帮兄弟,只能冒一次风险。他赌杨广不会当众和自己撕破脸,毕竟不管怎么说自己打败了突厥第一勇士,替大隋争光,这是事实。这次又是帮助公主打败骁果,说出去自己并未做错什么,只是和皇帝的想法有点背道而驰罢了。

自己帮了公主,皇帝心中纵然有千般不喜,也不能因为这个而治自己的罪吧?

“大胆李玄霸,你可知罪!”杨广眼芒陡然一寒,突然喝道。

杨广突然发火,让李玄领会到了什么叫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心思你永远捉摸不透,也不可以常理去揣度。

“微臣不知!”李玄暗暗吸了口气,面上却镇静如常。

杨广冷笑道:“你蛊惑公主,以区区卑微身份随意命令公主,听你指示,如此有辱皇家颜面的举动,还敢说无罪?来人……”

在杨广说话的时候,李玄抬头偷偷瞄了眼杨广,估测着二人间的距离。他是再世为人,如何甘心任人宰割,心中犹豫着要不要强行突破,冲上前去挟持杨广当人质,杀出一条血路,虽然成功的可能性极低,但总比坐以待毙好。

正当李玄满头大汗,进退两难时,一道“天籁”般的声音响起,让他的心神陡然一松。

“父皇,那是女儿逼着他这么做的,与李玄霸无关!你要罚就罚女儿吧!”杨梦琼语带哭腔,急急说道。她虽然讨厌李玄,但内心深处却一点也不希望他出事。

杨广望了望李玄,又望了眼自己的女儿,目光渐渐平和下去,笑着大声道:“今日琼儿大胜骁果,朕心甚慰,此皆振威校尉之功,便赐李玄霸娟百匹,黄金千两!”

“谢父皇!”杨梦琼破泣为笑。

看到这,文武百官皆松了口气,他们倒不是怜惜李玄。只是临战斩将乃兵家大忌,而且斩的还是刚刚替大隋国争了脸面的英雄,对隋军的士气影响可想而知。

“末将谢陛下恩典!”李玄暗暗松了口气,躬身行了一礼。

他本来打算替麾下三千将士请命,此时见识了杨广的喜怒无常后却不知该不该开口了,又想到那三千张殷切渴盼的面容,脸上顿时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看到李玄脸上的表情后,杨广轻笑道:“怎么?你有话想要对朕说?”

听到杨广的询问,李玄一咬牙道:“不敢欺瞒圣上,末将的确有一事不明。末将麾下的三千将士自出征以来,已经三个月未发饷银,他们虽然不敢对朝廷有所怨言,但只靠军中的粗粮,将士们的身子骨是一日不如一日,末将怕未到那辽东战场,将士们的身体就支撑不住了!”

闻言,杨广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转而变的有些严肃,望着侍立在一旁的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厉喝道:“大胆屈突通,可是你中饱私囊,倾吞了军饷?”

屈突通已年近古稀,一脸的花白胡子,闻言立马出列,单膝跪在地上道:“末将不敢中饱私囊,只是麾下从兵的饷银之事一向是由左诩卫大将军和兵部尚书一同负责调拨,末将实不知情!”

左诩卫大将军宇文述和兵部尚书陈稜面色皆是一变,连忙出列与屈突通并肩跪在杨广面前。

“禀陛下,国库调拨过来的饷银微臣皆如数交到了宇文大将军的手里!”陈稜恭声禀道。

宇文述匍匐在地,哽声道:“老臣负责调拨六十万大军的粮饷以及军械,其中难免有疏忽之处,请陛下责罚!”

杨广挥了挥手道:“你所劳之事众多,难免有所疏漏,实不怪你,你们都起来吧!不过振威校尉所说的事情务必第一时间替他解决,不得有误!”

宇文述连忙恭声称是,低头偷偷抹了把汗。其实何止是李玄所属的那支从军未分发饷银,四十万从军皆已三个月未发分文。倒不是他宇文述有胆子私吞,只是国库早已空虚,他和一干掌管库银和粮草的大臣私下商量后决定暂时停止对从军发放饷银,以保证府军饷银能够正常发放。这事情,李渊也知道,所有大臣几乎都清楚,唯独瞒着皇帝杨广。

不是他们敢欺君,他们是不得不这么做。上一次东征高句丽时,有大臣刚向杨广禀明国库空虚,承担不起东征高句丽的事实,马上被杨广认为是妖言惑众,下令当场处死。从此,没人敢在东征高句丽这一事情上惹皇帝陛下生气。

李玄从检阅台走下,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被风一吹凉飕飕的。

从检阅台回来后不久,鹰扬郎将方世忠便带着一队人搬来了一箱箱铜钱,李玄麾下的三千将士每个人都领到了一个沉甸甸的袋子。

每个士兵的脸上都充满了喜悦。现在外面兵荒马乱的,这是他们家人的活命钱,全家老小都指望着这些钱活命,因此一个个向李玄告假,亲自动笔或者拜托识字的战友写封家书,然后带上还未捂热的钱袋,跑到军中的驿馆,将家书连同饷银一同递给驿卒,拜托他送回老家去。

自征辽以来,杨广命人在军中建了无数驿馆,并且允许每个士兵一个月往家里送一次家书,这点上他倒也算体恤下层士兵。

皇帝陛下亲自下旨建立的驿馆,将士们自然不担心有驿卒敢私吞他们的银子。因为一旦事情泄露,等待驿卒的便是诛九族的大罪。因此,他们寄完家书和银子后,想着家人看到那袋钱时欢喜的一幕,一个个满面红光,走起路来步伐都轻快了许多。

一众将士都知道这是李玄为他们争取的,一个个对新上任的将军无比的感激。士为知己者死,将军如此厚待他们,他们若是再不争气还有何脸面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