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谋国妃
2497500000068

第68章 走马上任

回到客栈,小二就立刻殷勤地凑上前,那种诡异的热情令颜子悠避之不及,挥退他后,独自上了楼。

她犹豫半晌,没有进自己的房间,走到隔壁,门没有锁,她心中一紧,莫非书宁已经回来了?手抬起,破天荒地有些胆怯,长长地舒口气,敲了敲门。

没有人应答。

颜子悠分不清此时心中是愧疚多一些,还是难过多一些,她只是略一迟疑,就有些急切地推开门。

入目所及,打理的方方正正的包袱放在桌上,房间内一尘不染,显然是收拾过的。

他应该是回来了,可是他现在人在哪?

这是……要离开?

也对,沧州已经不能给他想要的,呆着还有什么用,只是虽然认识不久,这个有点羞涩有点倔强有点官迷的少年给她的印象却是极好,原本她以为可以成为朋友的,可惜了。

她无心插柳柳成荫,他有心行舟舟难成。

颜子悠默默地退出房间。

一只手在她背后拍她。

她一惊,急忙回头,书宁放大的精致隽秀的脸在她面前,上面写满疑惑。

“你在这里做什么?”

和往常一样的声音,没有抱怨,没有怨恨,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颜子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你还在?”

“废话!”书宁翻了翻眼睛,看白痴般的看她,“你还在这里,我为什么要走?我已经决定了,以后就跟着你了,看着你,死也不挪窝。”

颜子悠顾不得惊讶,疑惑道:“为什么?”

“为什么?!”他的声音陡然提高了一百八十度,“我真搞不懂你了!你肚里有多少墨水?你读过经史子集吗?你会吟诗作对吗?空有一身力气,居然这样也能成了典史,老天瞎了眼了!”

“不过……”书宁话锋一转,“也许你有什么气运加身也说不定,如今你当了典史,我跟在你身边,机会只要找就能找到,就算再不济,哪天你挂了,也许我就能顶替你了也说不定。”

被他说的颜子悠就是再愧疚也冲的差不多了,当即怒发冲冠,“做你的春秋大梦!”

心里却涌上淡淡的淡淡的欢喜。

“那你收拾包袱做什么?”

“你傻了?”书宁毫不犹豫地嘲笑她,“做了典史,府衙自然会给你安排住的地方,我跟着你,当然要一起了。”

颜子悠后知后觉,那一口气百转千回,慢悠悠地吐了出去。

——————————————————————

第二天典史大人就走马上任,书宁作为随从跟在左右,佐杂官给她抱来厚厚的卷宗,往桌上一放,怀疑地打量了眼她犹显稚嫩的眉眼,摇摇头走了出去。

颜子悠看着一大摞卷宗傻了眼。

书宁在一边不冷不热地道:“典史大人不会不知道吧,新任典史必定要阅遍历年案子,日后办案才有据可考,赶紧看吧。”

颜子悠斜眼瞥他,做什么从昨日开始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动不动对她冷嘲热讽,偏偏她想还击的时候,就总听到他幽幽地道。

“曾几何时典史就是我的囊中之物啊。”

她就再不好意思发作。

不过是些卷宗,就能难倒她了?

她不信。

大刀金马地往椅子上一坐,翻过最上面的一卷卷宗,埋头苦看。

一刻钟……

两刻钟……

“前年东街崔勇家的三女儿失踪了,怎么会和李福被杀的案子放在一起?”

“咦?今年三月连续几家富户家中被盗,看来是个惯偷,抓到人后却只是关到牢中并未量刑?”

颜子悠越看疑问越多,小声地嘀嘀咕咕。

书宁忍了忍,终究受不了魔音灌耳,上前一把夺了她的卷宗,没好气地道:“听着!”

被鄙视了,颜子悠丝毫不以为杵,专心致志地听他分析。

书宁讲解时极有技巧,他往往会把有共通性的案子放到一起比较,会根据历任典史留下的记录分析他们的行事风格,思路,讲解典史的职权,怎样处理事情会比较好。

颜子悠听着听着入了迷,醒过神来惊异地望着书宁,也不嫌弃他鄙夷的口吻了,佩服地道:“书宁你懂的可真多,简直就像一本万能的书,以后就叫你小书吧。”

书宁冷冷地看她。

颜子悠立刻坚定了叫他小书的信念。

闲暇时,书宁就毫不犹豫地抛下她,与府衙里的低级官吏套近乎,他的容貌很容易给人好感,往往相谈甚欢。

颜子悠知道他是在为自己的仕途铺路,有时她都会感慨他在这方面的偏执。

一连几日就这样过去。

这一日,她照样阅览着卷宗,佐杂官匆匆进来,行个礼后道:“颜大人,现在有个案子非常紧急,崔大人亲自交代下来要你去破。”

颜子悠一怔,这是她接到的第一个案子,连忙问清楚情况。

原来西街李贵有一子三女,儿子叫李祥,他老来得子,非常宝贝这唯一的儿子,三年前李祥入伍成了一名守城兵,却在两月前出去任务时失去踪影,人们都议论纷纷觉得他已经意外身亡,偏李贵不相信,怎么都不肯办丧事。

本来这事也属寻常,官府给一定抚慰金就了事,可这一个月来,却发现李贵频繁出入沧州城,行为鬼祟,令人生疑,官府非常担心是冀北贼掳了他儿子,要他做奸细,窃取情报。

“府衙对此并不确定,他的儿子是为府衙做事,如今出了事,再贸然抓捕他爹万一发现不过是个误会,难免会寒了众心。所以才希望颜大人能暗中查明。”佐杂官无奈地道。

颜子悠不懂府衙里复杂的规矩,闻言点点头,应道:“我这就去办,请刺史大人放心。”

说罢就带着书宁往外走,不知是否是她的错觉,经过佐杂官的身旁时,她仿佛看到他的眼中掠过一丝同情。

出了府衙的大门,书宁鬼魂一般地飘过来,满脸古怪地道:“这样的事怎么会让你去办?”

“怎么了?”颜子悠不解。

“典史虽有稽查之责,但涉及奸细的事事关重大,不要说派你这样才上任没几天的新手,就是资格老的也要几人同时调查才对。”

说着他皱了皱眉,“喂,你不是得罪什么人了吧。这种事,要是调查不出结果或者拖延了耽搁了军情,你恐怕就惨了。”

颜子悠听的一脸呆滞。

这下,她知道佐杂官的同情是从何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