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厨娘很忙
2496200000010

第10章 授人以渔

子箐掂了掂手里的那包银钱,撇撇嘴叹了口气,走到角落里,寻了个僻处把身上的银钱通通拿出来。

瞅着琢磨了一会,她把那一两银子装到钱袋子里,再用手帕把剩下的那半两银子还有二十来个铜板包起来。

寻思着差不多了,子箐把钱袋子收入怀中,抓着那包银钱便过去了。

老汉将吃食放到一旁,直瞅着身旁的儿子,嘴唇翕动了两下,终是啥也没说出来。

“老伯?”乞丐老汉抬起头来,见到跟前站着个大姑娘,不免有些困惑。

子箐笑了笑,蹲下身来,“老伯,方才听那俩个大娘说了,您老是个识文断墨的,我想请你与我写封家书。”

老汉半睁着双眼打量了子箐一番,迟疑了一会,终是起身,和蔼道,“姑娘,稍等片刻,容老朽讨寻纸墨。”

“有劳老伯了。”子箐应了一声,退开一步让老汉离开。

于此等候之时,子箐顺便看了看那个至始至终没怎么动弹过的男子。

只见他二十上下,双眼缠着脏乱的白布,想来是有眼疾。

鼻梁高而挺,双唇紧抿下颚尖细,若将满脸尘垢洗去,应是个美男子了。

子箐于旁看着,若说她早先对这男子还有异议的话,这会儿得已一见便是没有了。

读书之人皆是自命清高,这样的人沦落至此,难免一蹶不振,她再有啥好抱怨的。

“喏,你就搁这儿写吧,”一个客栈的伙计帮老汉搬了把椅子出来,放到子箐脚边便回去了。

乞丐老汉拿着纸砚道了谢,铺在椅面上,看着子箐,握着毛头笔沾染水墨,“姑娘是要与何人书信?”

方才老汉去借笔墨的时候子箐就想好了,顺口胡诌,只道是给自个儿男人写信,絮絮叨叨的说些有的没的。

言过半篇,老汉提笔一勾,写下最后一个字,上下看了一通,问子箐还有没有要说的。

“没了,谢谢老伯,”子箐笑了下,接过纸张,“呦,老伯,您老这字儿写的不错啊,一横就是一横。”

老汉听了,低低笑了两声,“姑娘见笑了,老朽不过涂鸦之作。”

子箐把纸张摊开,好使墨迹快干,随意一句。

“哪的话,老伯写的我好歹能瞅出三四个,有些写的那字儿,就跟面条掉这纸上似的,一坨一坨……”

“姑娘,认得字?”老汉有些意外,瞧这姑娘打扮,实为村姑一个,怎会识得字。

子箐一愣,要说这字儿,识也识得几个,满大街的招牌匾额都是些繁文的,她仔细瞅还是能叫出来四五个的。

不过这会儿她就是个村姑,肚子都填不饱了,哪有闲钱上私塾认字儿啊。

她眼珠子一转,笑道,“哎,认得认得,十根手指数的过来的数儿我都认得。”

老汉听着,便又是笑了,“不识好啊,女子无才便是德。”

子箐扯扯嘴角,全当没听见,她把书信收起来,心思一转,便与老汉闲唠起来。

“呀,老伯你瞧,我搁这儿倒把你给搅合了,你这还没吃午晌饭吧!”

“不碍事,不碍事……”

“这咋能不碍事儿哩,我爹说了,天大的事儿都没这个打紧,只有吃饱肚子才是真的,多大的坎过不去啊。”

老汉忽的一顿,瞅瞅子箐,见她只是笑着,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真诚极了。

他回过头瞅瞅自个儿的儿子,“姑娘这话,倒是在理。”

“啥在不在理的,我这叫话糙理不糙,连河里的鲤鱼儿都知道逆流直上,才能过龙门哩,咱填饱了肚子心里有劲儿,想干啥干不成,是吧老伯?”

子箐笑着说完,便把手里的帕子塞给老汉,“老伯,前过张秀才代笔写信要收十五个铜子儿,你且收我十个吧。”

老汉捧着这包铜板,摸着怎么着都不止十来个,他瞅着子箐正欲开口,就听到一个爽利的女声传来。

“箐妹子,箐妹子……哎哟,箐妹子,你咋跑到这儿来了,可是叫我好找啊!”

张氏从小巷口寻过来,急得满头大汗,不住的埋怨了她两句。

又见子箐站在一个老乞丐跟前,张氏顿了顿,在自个儿腰间摸了摸,结果是啥也没摸出来。

“哎,算了算了,下次给啊?”她尴尬的抿了抿嘴,对那老汉说唠了一句便拉着子箐往回走了。

老汉见二人离去,掂了掂手里的这包铜板,笑道,“这小姑娘心真善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个沙哑的声音从男子口中传出,老汉回过头去,见其唇角微微轻动,确是男子说的无疑。

琢磨着男子的话,老汉又回想了一下子箐最后说的,这不正是告诉他了,可如法炮制与人代写书信谋生么。

他原先只想着这小姑娘是变着法的塞给他钱,没成想竟是这般心思灵透的一个姑娘。

“这小姑娘真是心善……”

老汉笑对着男子,忽然醒过味来,浑浊的老眼一亮,颤声道,“少、少爷……你总算说话了……”

不同于老汉的激动,男子依旧没太大反应,只是垂在地上的手动了动。

老汉喜极而泣,偷偷的抹了一把泪,将手上的那包铜板收到怀里。

他扶着墙面起身,四下里望了望,随后寻朝不远处的那个酒楼挥了挥胳膊。

高楼雅间,一家仆依窗而站,待瞧见这一幕,忙转身与屋内的主子禀报。

“公子,沐府管家他……”

红木桌旁,一男子闲心品茗,黑发白衣俊美逸清。

闻言男子微微一愣,随即启唇一笑,摆摆手,那家仆知会退下。

男子将茶碗放置桌上,把玩着一旁的玉坠,红穗滑落四指依旧妖娆,衬得男子的手越发白皙。

他饶有兴趣地望着窗外,“上来领赏吧。”

在一旁守候多时的两人一喜,忙上前来,她们便是早先给子箐“赏钱”的那个老夫人与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