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穆若清风
2495400000001

第1章 大婚

大央,东方礼仪之邦,文士仁臣数出,商贾大家不尽。

明宗在位,励精图治,河清海晏,盛世昌明。

万顺五年,京城起了一件喜事。

"话说陆家少爷可算是娶妻了,这他再回了这门亲事,那这被他拒之门外的姑娘小姐们的轿子,都能坐满东街了。”

人群中一个尖锐的大嗓门突然扯了开,引得身边众人一阵大笑。茶楼上座的几位穿着讲究的小姐也听见了这调笑,不由得一阵面色阴郁。

众人瞧去,说话的正是东街上出了名的大嘴林婶子。家里做的是牛马生意,她倒从不照看,平日里就好拉人扯个闲道个话的,说的是私家事,可偏嗓门大的惊人,谁家的房后事若是被她听去了,便是整条街也都知道了,因而得了大嘴的名。

街里坊间倒也都熟悉她的性儿,那陆少爷的事儿也都是坊间常谈的,因而听她如此说倒也是笑笑就过去了,大家都一门心思等着迎亲队伍。

不过,林婶子身后的一个粗布妇人却甚是好奇,扯了扯她的衣袖。"这位妹子,我是个远道儿来的,今个儿刚到京城,想长长见识,妹子可能与我细说说?”

原来这妇人是打乡下奔亲戚来的,刚入了城问了路,亲还没来得及认就被这大帮哄的人群挤到了街口,人挨人的动弹不得。

她本来寻思这大阵仗,兴许是皇帝公主巡个街大家迎个驾啥的,想着能见着这皇亲国戚也算没白来趟京城,就也不急着走和众人一样踮着脚四处张望了起来。没成想听前面这妹子嗓门一扯,竟只是家少爷成亲,这场面……当下便吃了一惊,咂起舌,果真京城就是京城啊。不过虽说没能见着皇家人,但这热闹来都来了,阵仗还这么大,可得知道个前因后果,到时候回乡下也好跟村里的婆子们显摆显摆,于是便拽了那熟地的婶子问了起来。

林婶子可是个话匣子,说话痛快,刚才众人笑罢都不见理睬,本就有些泄气,这突然冒出个乡下佬跟她打听事,她可是乐不得的跟人说去。"你这来的可是忒是时候了,正好赶上陆家独子陆彦轩娶亲啊!这可是难得的大喜事,京城打新帝即位可是好几年没这么热闹了!”

"这陆家可是啥皇亲国戚?"她虽是打乡下来的,但家里做茶馆买卖还算兴旺,可也没听说过这么大阵势的嫁娶。

林婶子听她这么一问,就知道她当真是乡下来的,竟连陆家都没听说过,止不住哈哈大笑。"皇亲国戚算个啥,搁陆家门口人家都不稀的要啊。”

那农妇自知自个儿见识少,倒也不在乎让林婶子调笑,讪讪地问。"那是个啥样的人,摆的出这么大排场啊?”

见她一脸好奇,林婶子止住了笑声,话匣子就此噼里啪啦的扯了开。"这陆家啊,可是京城出名的主儿,祖上世代当官儿,辈辈清廉,生的儿子俊女儿美,才华了得,皇上看重,百姓也拥护。”

"可到了陆兆昌陆老爷这一代,不知怎地突然就弃了状元郎的官,在京郊买了块地开起了书院,转做了教书先生,而那时还是老皇帝在位,竟然毫不反对,还把太子爷也就是当今圣上也领到他那书院,让陆老爷当先生,亲自授教。这京城里的名门贵族知道了,可是一通震惊,心知老皇帝的意思,便连忙也把自己的孩子送了去,央陆老爷一同收下。”

"自此这陆家书院可就出了名,引得这各地凡是有权有势的,都抢破头的争陆老爷手下的那十几个生员名额,要把孩子往里送,天底下凡是识个字念个书的,没人不知道‘景群书院‘这四个字。后来老皇帝仙游,太子爷登了基,更是感激当年陆老爷的教导,对陆家的恩宠有增无减,时常召陆老爷入宫面圣,还三五不时地赐个地赏个物的,眼瞧着陆家越来越发达,这些个达官显贵怎么坐得住,大家小户都争得头破血流的巴结着呢。”

那农妇听得津津有味,不由得阵阵点头。这皇帝的先生不就是天下人的先生吗?她向来最敬佩那些个舞文弄墨、说文解字的,要说这陆家祖辈都这么了得,想着现在那些个有钱有权的上赶着巴结这陆家也是应当应分的。"那陆家少爷又是个怎样的主儿?也是位先生?"她搓了搓手,笑眯眯的看向林婶子,心下觉着这教书可真是个大好的前途。

林婶子却向她翻了个白眼,笑她脑子一根线。"瞧你这意思,教书就是顶尖的了?陆家少爷可是个傲气的,听说是样样不输他爹,又偏不和他老爹走一条路,自告奋勇的参了军,现在可是大名鼎鼎的镇关将军,当年那西蛮子吞了戎城,就是陆家的这位爷领军打了回来的!”

这妇人这下是真真的惊住了,"那可真是了不得啊!”

两年前自家那无用的儿子被官府征军,就是跟着去打了戎城那一仗,原本吃喝嫖赌游手好闲的崽子,回来后竟像换了个人似的,本本分分的跟着家里做起了买卖,戒了赌还娶了媳妇,乐得她都合不拢嘴了,听儿子说那就是镇关将军以身作则、法纪严明才把他们这些手下兵给教训好了的。

"我可知道那镇关将军打仗啊,那是算计的滴水不漏,又英勇的很啊!品行还端正,是个难得的好将军啊!"那妇人边说边两眼放光,想着这次来京城借点本钱,竟能碰上将军的喜事,那可真是赚了!"你可知道娶的是哪家姑娘?这么有福气!”

林婶子一听转而问这姑娘,却是尴尬地咧了咧嘴。"这……这姑娘嘛,我就不太知晓了。只听说是江南一带的小姐,家里做的是丝茶买卖,具体哪门哪户倒是真没人打听着,陆府的人一个个嘴门关的严,将军手下的人更是半点风都不透啊。”林婶子边说边拍大腿,没能抓着头等消息可让她郁闷的很,但一番话听在妇人耳朵里,却是免不得一阵失望。

"商家出来的,连个名户都打听不着,想也好不到哪去,陆家怎做了这门婚事,可是亏了啊!"左右摆了摆手,一脸的惋惜。

林婶子大眼一睁,"哟!大姐这话可错了,这小姐的来头可绝对不小呢!”

"你是没见着,前两日小姐人还没到,但嫁妆先进了城。那妆奁队伍抬送的那叫一个气派,可真是应了那句‘良田千亩,十里红妆‘了啊!打头的物件从西城门口走到陆府还没见着尾呢,街上的人都瞧呆了,合着现今儿的皇帝还没立后,多少年都没见着这么大场面的娶亲了!”

她说着忙拉那农妇往前挤,也不顾旁人埋怨,又挪动到了靠前些的位置。"这不听说今儿个是正头日子,街里街坊的都跑出来见识见识这稀罕的大喜事了!”

"倒是这回事!"农妇大嘴一咧,"那倒也门当户对,只是不知那姑娘长相如何,般不般配了。”

"一会儿等着瞧吧。"林婶子顺势踮了踮脚,"陆家少爷娶的人,想是错不了,总是要比那些个倒贴还遭嫌弃的主儿强!"她朝着茶楼上端着的小姐们,故意提高了嗓门喊,惹得那楼上的小姐们脸色一阵泛白。

她暗暗偷笑,那些个平日里矫情的今天可是要气坏了,叫她们总仗着身份地位欺负平头老百姓,今儿她也泻一把火。

远处,鞭炮声阵阵轰鸣,一群浩浩荡荡宛如长龙的迎亲队伍迎街而来。

场面空前绝后,十里红绸漫卷盖地,从西城门直铺进东街陆府,漫天的山丹夜合迎洒一路,花瓣迎风飘洒如春雨簌簌。两侧仪仗开道锣鼓鸣鸣,八抬大轿罩以三番大红绫罗帷幕,锦缎重帷绣有丹凤朝阳和百子千孙图,缀以金银两色,织绣工艺极为精湛细腻,画面丰满充实,图案精妙传神。轿帷与织绘色彩相衬鲜艳热烈,明亮夺目挑出喜庆热闹。奴仆尾随也着锦衣红袖喜气浓心,百人迎亲千人拥街,可叹万人空巷。

陆彦轩端坐马上,气宇轩昂地行在队伍最前头。只见他一身大红锦绣袍,束发加冠,环用满金纯粒扣,中间点缀着透碧翡翠,高腰枣缎紧束腰间,袍上冠头白鹤配以金丝钩纹展现的栩栩如生,黑青高靴分嵌着两颗眼大的明月夜玉,一匹黑尾赤身的腾雾华骝马立于胯下。远远瞧去竟不见了往日清冷俊傲的严肃将军,而是迎来了贵气逼人的巨贾少爷。

眼见着这不同往日的陆彦轩,冷峻的眉目间更多了几分华贵之气,众人不禁都看呆了,原本喧闹的街市兀的陷入了安静,满街都紧盯着陆彦轩移不开眼。倒是又一轮敲响的铜锣声打破了沉静,街上的议论声才又一次响起。

"陆将军离京三月,回来倒是更添风采呢!”

"将军可算回来了!这下可有人收拾临街上那几个霸王少爷了。”

"这婚事场面真气派!这才够配陆家啊!”

"不知这陆家媳妇长的怎样,可别辱没了将军啊!”

"商家之女,怎么也算高攀了……”

……

两街走过,一路上言谈进耳,陆彦轩神情自若,他早已习惯了受人瞩目,这样的场面并不在意。但转念一想帷幕之内的人许是也听进了这些闲谈碎语,便是手下一紧,暗暗地在马上加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