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贵婿
2488800000007

第7章 二择其一

厨房里霍青莲在吃着午饭。

虽然谈不上卖相更说不上味道,但好歹能吃饱不是。

这几天她就感觉肚里一肚子的药汁,往上蹦两蹦都能听到响。

而屋里,祁氏斜倚在床上,手里捏着一根羊脂玉簪子,脸上神色复杂难辩。

她所有的东西就只剩下这根羊脂玉簪子了。

就连莲儿的嫁妆都典当了个干净。

她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落到这样的境地……

过往的一切日日夜夜在她眼前浮现。

只要她一闭眼,似乎还跟从前一样,什么都没有变。

可是一睁开眼……

她好像又不是她了……

霍青莲吃完午饭,把剩下的饭菜都收拢了,用竹罩罩了起来,扣在饭桌上。

她那娘只怕一时半会是不会过来用饭了。

又把自己的碗洗了,放到碗柜里。

在她娘房门口往里看了一眼,就见她娘斜倚在床头,手里捏着个东西,眼睛没有焦距。

霍青莲忍不住低低叹了一口气。

随即便在自个房门口的门槛上坐了下来。

这院子还真是没什么看头。

三间起居室,一间厨房加柴房,也就没了。

围了一圈荆棘做的围墙,院子也不算大,但因为什么都没有,便显得空荡荡的,倒显得面积不小。

不像别的农家那样,院里恨不得一分地掰两分用。又是种菜养鸡又是堆柴垛又是放各种农具什么的。挤挤挨挨,显得逼仄。

但那样起码显得有人气不是。

霍青莲抬着眼皮只那么一扫,就连哪处荆棘有豁口,哪处豁口更大一些都一目了然。

现实如此残酷。

霍青莲两手横支着膝盖,头趴在上面,只觉一阵无力感袭来。

河风吹得倒是舒服,令人昏昏欲睡……

在门口摆张躺椅什么的,应该不坏……

“家里有人吗?”

霍青莲正眯糊着,听到有人叫唤,被惊了惊,差点往前扑倒在地上。

“青莲,你在啊。冒爷爷进来啦……”

霍青莲连眨了数下眼睛,这才反映过来。

忙起身上前帮着来人把院门打了开来。

说是院门并不是很妥当。不过是前后两张破旧蒲席,包着中间横着竖着的几根木条罢了。

除了挡些鸡鸭,也不做他想。

寒门陋室的也没人有个正经的院门。大多数人家还是各种各样的篱笆门比较多。

二哥也不必笑话大哥。除开个别少数之外,大家都一样。

那自称冒爷爷的金胜村村长,进了院子后,快速地里里外外扫过一眼,便道:“青莲,你娘躺着呢?”

“嗯。我娘她……恩,身子有些不好。”

霍青莲低垂着头说道。

那冒村长听完半天不响。

过了一会,才道:“那我还是等黑了天,你舅舅和你哥哥回来了,再过来一趟吧。”

霍青莲听完,不知该点头应下的好,还是该去屋里把她娘唤起来。

又想起她娘那个状况,只怕唤起来,也不是个能拿什么主意的。

想了想便说道:“村长,你来是有什么事吗?不然你跟我说吧。等我舅舅和哥哥回来我再转告他们,让他们去找你。也省得你再跑一趟了。”

冒村长听了,想了想便点头说道:“也好。那爷爷就先跟你说说。等你舅舅和哥哥回来,让他们拿了主意便来找我。总是他们年轻人的腿脚好一些。从村子里到这里距离可不短……”

家里连个待客的堂屋都没有,霍青莲便捡了两张吃饭的小板凳,一手一个提了出来,请村长在院里坐了……

村长来意也很简单。

这不,马上入夏了,为防汛期秦淮河涨水,淹没沿河村庄,每年官府都要征缴摊派银钱以加固和疏通河道之用。

而这件事,村里人一致觉得霍家也该摊派一份银子。

村长倒是好意,见她们家病的病弱的弱,小的小,掌家的两个男丁一个刚满十五,一个还不满十岁,倒是好意提醒他们,若是不想出这份银钱,那么可以换个地方住住。

比如在城里租个小院什么的,或是到内陆一些地方去住。

如此便跟摊派修堤固河什么的没什么干系了。

毕竟他们家没落户不是?

霍青莲听冒村长隐晦地给她们家指明了方向。只觉得她们家马上连寒门陋室都快住不上了。

“村长爷爷,你看,我们并不在村里落户,那这银子……”

冒村长看了小小的女童一眼,缓声说道:“有些事情村长爷爷也不是都能做主的……村里人其实也说的不错,你们虽然没在我们金胜村落户,但还是住在这里不是?而且还是在这河边。这每年的汛期一来,首当其冲的还是你们不是?”

很是为他们家着想的样子。毕竟她们家住的离河最近。

冒村长也不知这个孩子听懂没有。

这家里明明有一个大人,却要三个娃子在前头挡着。他做为村长,统共也没见过那祁氏几面。

让他一度以为这一处院子是个什么深闺大院。

这年头夫死,**们抛头露面,养家糊口的多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要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一家子怕是要等着饿死了。

村长暗自摇头,又说道:“爷爷帮你们争取了一下,你们家只要交一半钱就行了。就一两银。若是一两也不想出,那只能去别处避一段时间了,等这个事情落了……恩,再回来,也不是不可以……”

冒村长的这番话,已经算是很为她们家着想了。

人家没有强着来,又给你行了方便,还给你指了一条明路,这人情算是欠上了。

就她们家这样,征缴银子时就跑路,征完又再回来……若有那被摊银子摊得多的村民,只怕要看不过眼了。

能不能顺顺当当再在此地居住都还是两说。

“村长爷爷。谢谢你了。等我舅舅和哥哥回来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他们。让他们拿了主意再找爷爷去。”

“哎哎,好孩子。爷爷知道这件事有点为难你们家了。但是村里也没几个富足的。有些男丁多的,摊的钱便多了一些。虽然你家这一两银子摊下来,村里一家也省不了几个铜板,但人都是有私心的。你家喝汤却让别人光看着,大多数人也会有意见不是。”

霍青莲一直在想着她们家要么交银子要么搬离此地再换个地方住,便无限惆怅在心头。

听了村长这一番话,也只好点头称是。

送村长出门后,霍青莲便思虑开了。

她们家最初并不是住在村里的。当时刚到江南时,也曾在城里租了个院子舒服的住着。

后来慢慢的,大院变小院,城里变乡下。她们家的东西每搬一次便少一些,以至后来越来越少……

她们家里就没一个是通庶务的。

家里的东西典当干净后,这便到了这金胜村。

一家人不会伺弄田地,被人哄着买了一艘半新不旧的乌篷船,过起了摆渡人的生活。

以为不过是摇个船往来接送客人罢了,哪怕一天都没揽到客人,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不过多费些力气罢了。

不像伺弄田地的庄户人家,总要看天吃饭,不仅税赋重,还要缴这税那税,遇上年景不好,那真真是灭顶之灾。

一家人都以为一天只要划拉个几趟,一趟接上个七八个人,那一天下来总也有好几十个铜板进帐了。

哪里想到一天挣个十几个铜板还是多的。都不够一家人一天的嚼用。

这进的少出的多,家里慢慢的,东西便越来越少。

就算要另找地方,这租赁房屋的费用估计也不少。

哪里还像忠婶这旧房子一样,一个月才收个二三十文的?

难道一家子要住到船上去?

******

ps:对不起,昨天回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