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之我是吴三桂
24748000000386

第386章 江南官场的底细

而坐在銮架里的我,却没有太多心思管外面的人和事.我心里想着陆大人他们几个内阁阁老对我说的话.

当初我离开乾清宫后,就来到了内阁值班房.我把圣旨给了他们看.他们看了后先是恭喜我,再一次行礼、还礼后.陆大人首先拿出了一份资料,上面写着江南五省重要官员的名字和档案资料.是我要对付的主要对象.

刚从南方视察回来,又在南方当过官的张芳张大人是唯一一个和这五省官员面对面有所接触过的人.这次大起时,来京城的只有两个总督,其他几个大人物一个也没有来.

张芳说:“大将军,这五省中最大的两个官就是两个总督.两江总督管着两江三省,就是江苏,也就是南直隶、江西、安徽三省.总督叫王子平,今年四十一岁.和原来的内阁李万春不但是同年、同学,更是同榜.李万春是状元,他是当年的榜眼.可他们的私交并不好,有次王子平进京城,为了一些小事就和李万春吵了起来.最后两个人闹得不欢而散.闽浙总督张元平管着浙江和福建两个省.这个人年纪也不过四十多,但为人比较毒辣,原来有几个同事就是被他陷害的身败名裂.包括他的老师马老,也是毁在他手上的.马老不但是我的老师也是先帝天启皇帝的老师.他为人忠直,要不是得罪了魏忠贤,被魏忠贤赶出了京城,马老不会被他的学生张元平害死的.江苏巡抚叫郭镇山,江西巡抚叫马红山,安徽巡抚叫李青山,浙江巡抚叫王远山,福建巡抚叫鲁一山.这‘二平五山’将江南五省控制在手上.他们和南京的代王联合起来,把大明最富有的地方建立成他们自己的小朝庭.我们对他们没有一点办法.”

章程章大人也说了:“江南有三股军事力量.第一是南京的徐公爷的中军卫.徐公爷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徐元帅的后人,世代掌握着南京的军权.代王不但是当今皇上的堂弟,更是徐公爷的亲外甥.第二股力量是福建的水师。可他们是水军,陆地战斗力并不强.将军是鲁能,是一个只认钱不认人的人,有钱他连亲娘老子都会出卖.第三股力量是江西的中路军,这是当年南下靖难的成祖永乐大帝留下的军队.他们能打陆战也能打水战.他们都是当年和永乐大帝一起出生入死的靖难功臣的后代.现任将军是当时永乐朝第一功臣朱能朱将军的后代朱忠.徐公爷和鲁能是代王的人.就只有朱忠立场不知道,也不清楚.”

陆大人说:“皇上早有对付他们的意思.这不,一系列命令已经下了.一些县一级的官员,明升暗调地调他们离开五省.只要他们离开了五省就有办法对付他们.一些知府、知州,能升就升,不能升也想办法调到外地.皇上已经任命鲁一山出任江苏巡抚,李青山改为浙江巡抚.王远山调为河南巡抚,郭镇山调任山东巡抚.调走两个,再换地盘两个,这样一来可以使他们内部不太团结.您到了后,一定不能和他们硬来,要抓住他们的不合,利用他们把这个南方小朝庭破坏了.只有没了这小朝庭,这五省的税收才能收上来.这份资料是我们查出来的,也有锦衣卫调查出来的.我们再没有看过,我们看了也没有多少用处.一切都要靠您了.”

当我离开内阁时,身为内阁的三个大明最大的官员,一起站起来,以年长者,地位比我高的多的身份向我行大礼,并一起说:“一切都要靠吴公您了.您是我大明最后一个栋梁之材.我们等着您的好消息.有任何用得上我们的,我们愿意为您效劳.”

这是多么大的托付,多么大的压力.我连忙也跪下,对他们说:“小子才多大?怎么经的起大人们这么大的礼.小子虽然不能保证能做到什么,但小子可以向三位大人保证尽力而为.我们一起为大明为百姓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个内阁阁老也跟着我一起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四个年纪不同、地位不同、党派不同的人,第一次为同一个目的走到一起.三个内阁阁老能进内阁,不但说明他们有才能,更代表他们代表着一定的势力.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个聪明的皇帝,深知为帝之道,权衡利弊是最重要的.所以三个内阁阁老应该是两派,甚至于三派势力.他们相互权衡,相互制约.这样一来才能使他这个皇帝坐得舒服,坐得安稳.不但知道官员的事,更能控制好朝局,使江山牢牢得抓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