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墨羽剑
24446300000048

第48章 帝辛归来(上)

东夷,又称夷方,即居住在中原王朝以东的古夷人部落,与华夏、苗蛮并为当时统御天下的三大族群,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和江淮之间,东南亦有分布!因分布各地区不同,又分为多股夷人,统称九夷。太昊帝,少昊帝,颛顼帝,虞舜帝皆源自东夷。黄帝时,东夷九黎族族长蚩尤率部西进,欲入中原与与华夏争夺天下,于黄河下游击败炎帝,后炎黄二帝两族结盟在涿鹿大败蚩尤,东夷各族逐渐臣服融合入华夏。然终****两代千余年来,东夷却是时叛时服,双方战事不断。中原王朝强盛时,东夷各族就会臣服,一旦衰弱下来,则马上反叛。是以****两代国君虽无数次征伐之,却从未使之真正征服过,虽可得一时平静,却无长治久安之策。至帝辛,即商受辛即位,为根除东夷之患,亲率大军,倾举国之力讨伐之,终于大破九夷,几乎扫尽东夷各国,殷商疆域扩至东海海滨,黄河与江淮之地尽入版图,这实为殷商近六百年来未有之功业。

虽然朝歌城在王庭一系列****下已经奄奄一息,但当商受辛带着胜利之师凯旋时,这个城市依然焕发出了隐藏的生机。

天不亮,商容比干等就组织百姓起来清扫街道,先把街上一切污脏之物清理掉,又用净水泼洒,直到从城门到宫门整条街打扫的好似纤尘不染。随后,王宫禁卫军和黄飞虎手下朝歌卫戍军队的士兵就把住路口封锁了道路,此刻这条道路已只属于受辛亲率的凯旋之师了。

朝中文武官员和王族在商容率领下一齐前往城郊的长亭处迎接,而朝歌百姓和其他中小贵族则留在城内道路两旁跪迎。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还无法理解此次胜利的伟大,他们唯一想的是,当这个统治着世间一切的天子重新归来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将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到了上午,旭日东升,这支胜利的队伍终于迈着他缓慢,尊贵,高傲的步子,经过近千里的行程,到达朝歌城。

一名传令兵骑着马从已封闭的街道中央疾驰而过,宣告王驾已来的消息,呼令百姓跪拜迎接。众百姓和贵族一起依令跪下,尽管此刻天子还没有到面前,道路上依然空着。街道里已经一声不响了,百姓此时谁也不敢抬头,有胆大的人将眼斜了斜,在远处,这个世界上最高傲的人群正在缓缓向这边走来。

大地似在微颤,这支由天子亲率的凯旋之师终于走了过来。

首先开道的是五百名禁卫军,他们盔甲鲜明,步伐有力稳健,整齐化一,气势威猛,犹带着战场上的杀气,百姓惊愕得谁也不敢抬头。

几百名威武的禁卫军过后,便是天子商王受辛了。他骑着骏马,身上一件黄金的铠甲,在禁军卫士的护卫下缓缓而来。

这一刻是最安静的,没有人敢发出半点声音,甚至连呼吸都不敢大声,更没有敢抬头看他,哪怕是偷偷的看一眼,此刻只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招致任何难以想像的灾难!此时下面的百姓像风雨中的小雏鸟一般,惊恐,战栗,惴惴不安,受辛的样子他们只有靠想像才能想得到。

受辛身后是跟随他一起出征的将军们,此刻他们极其兴奋,居高临下俯视着地上趴着的百姓!他们威严,高傲,得意,个个目空一切,这或许是他们一生之中最荣耀的一刻,可以同受辛一起共同接受万民的朝拜。

这些将军们过后,这时突然听到大地巨震,轰隆隆直响,紧接着转来几声震耳欲聋的什么怪兽的吼叫声,许多人像是从梦中惊醒似的,心颤不已!终于经不起好奇心的诱惑大胆的抬起头看,看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猛兽。

终于,这支特殊的队伍走到了面前。

是大象,是天子组建的象阵。

这些庞然大物,身高丈余,四肢如柱,身上披着如人一样的由牛皮和木板构制的铠甲,扭动的长长的象鼻观之便知道有着人身难以企及的可怕的力量。此刻大象在一群驯象人的引领下也像士兵一样有条不紊的向前行走,似乎也带着从战场事来的杀气嘶鸣着,震的大地微微直颤,两边的房子几乎要被震塌了一般。或许是受辛觉得那些只是靠双脚奔跑追击,双手拿着简陋的武器作战的人已经无法宣泄他的怒火,只有依靠这凶猛的野兽,才能宣示他可以平山倒海,至高无上的力量和威严。

好一会儿象阵才过去,人们喘着气,都心惊不已,个个儿出了一身冷汗,好半天才平静下来。

象阵后面是从战场上押来的东夷的俘虏,有数千人居多,在商兵的押解下也缓缓走来!这时百姓放也松了些,也都纷纷抬起头去看。只见这些东夷人大多都带着伤,有气无力,却在商兵的强迫下不得不向前走。百姓看着这些人突然有些奇怪,这些人的相貌,身材与自己好像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他们生活在中原定然和这里的人一模一样毫无分别,可为什么王庭要称他们为夷人呢?

俘虏过后,紧接着的是这次随驾出征的商军兵士,他们才是队伍的主体,大概有一万人,其他各方国出动的军队已经回到自己的国家,驻守在王畿地方上的部队已经遣回驻地,这些都是守在王都附近,平时作为守卫王都的卫戍部队,战时作为天子亲兵的。

可这支队伍却与前面那些趾高气扬的人极其不同,甚至恰恰相反,竟然全无一点胜利之师的威武和喜悦。他们中许多人都带着伤,或是因为长途行军太过疲累,或是长期的战争和厮杀已经耗尽他们的精神,一个个都是有气无力无精打采的样子,显得十分疲累。他们处在整个队伍的最后,像是整个凯旋之师拖得一条长长的尾巴,多少有点煞风景的感觉。

天子的胜利之师过去了,不久在城中警戒的士兵也撤走了,百姓恢复了原来的自由,都纷纷站起身来开始忙碌自己的事情。这一天对他们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生活依然在像往常一样在进行。

商王受辛在卫兵和群臣簇拥下回到宫中,立即在九间殿升殿。

受辛端座在高高的宝座上,文武群臣一齐向其跪着行朝拜大礼,受辛道了声免礼之后他们站起分列两旁!丞相商容、亚相比干、大将军黄飞虎、鬻子、祖伊、微子、箕子等一干留守大臣立于右边,崇侯虎尤浑薛魁也在内。而随受辛一起出征归来的中谏大夫费仲、督粮官芮吉、先行官恶来、骑兵先锋飞廉,以及晁田、晁雷、鲁雄、殷破败等一干武将则立于左边。

丞相商容首先出班,他面向受辛高擘牙芴朗声奏道:“陛下此次东征,一举荡平东夷,边患尽除,此实为我大商开国以来未有之盛事,臣商容忝为首相,携文武群臣恭贺陛下建此万世功业!”说着又一拜到地,群臣见之也一起再拜。

受辛有四十来岁,目光威严阴鸷,看着阶下群臣笑道:“寡人此次东征九夷,赖祖宗神灵护佑,众卿协力方可一举而胜!此次无论随寡人出征还是留守于朝歌的诸位爱卿都功劳不小。无论职位大小,寡人必论功行赏!”他声音极大,不住在大殿里回荡。众臣听到拜谢又站起身来。

中谏大夫费仲,年亦有五旬,面目冷峻一向不苟言笑,观之令人生畏,是受辛最为信任之人。这时他出班奏道:“陛下此次扫平东夷,是我殷商开国以来未有之大胜,臣以为应当召令四方诸侯共入朝歌,祭祀朝谢列祖列宗和天地神灵,也可共庆陛下功业,彰显我大商国威!”受辛一听,笑着大声道:“好,此议甚佳,准奏!”

费仲退回,商容又出班奏道:“陛下,西岐西伯侯姬昌之子姬考入朝歌觐见陛下,现在殿外等侯,请陛下传见!”

受辛此时却没了声音,他沉吟一下,说道:“先让他等侯片刻,寡人自有旨意给他!”

商容闻之一惊,一时不解其意,心道若是要见他就传见就是,若是不见就让他回去,这般只让他侯旨却是何意?商容微感诧异,但旨意既下也不敢相问,只得躬身退回。

崇侯虎这时出班,满脸笑容,道:“臣崇侯虎恭贺陛下凯旋!陛下离都之时命臣建造鹿台,赖陛下洪富,臣幸不辱命,总算将鹿台建好,现向陛下交旨!”

受辛听到他的话,已不似刚才正襟危坐的样子,他哈哈大笑,看着崇侯虎道:“寡人在朝歌城外就已看到了,如此宏大工程若非爱卿这般忠于王事兢兢业业的干练之臣,绝不可这般快的完成!”

崇侯虎见受辛高兴,心中陡然也极喜,笑着道:“陛下过誉,臣受陛下天恩已久,些许微劳实难报陛下万一,何况同陛下建这不世基业相比,臣之所做又算得了什么?”

这时粮正尤浑见受辛高兴,也出班满面笑容的奏道:“陛下,趁现在文武百官尽集于此,不如陛下领我等共游览鹿台,也好让臣等开开眼界,也可稍解陛下旅途之劳!”他声音显得极其油滑,竟毫无庄重之感,在这庄严的九间大殿里显得颇不适宜!

可受辛却毫不在意,听到尤浑的话他笑道:“好!卿之议甚佳,众卿随我共往鹿台!”众臣一起应命,商容比干等人知道那鹿台是奢靡之物,均心生不悦。

受辛率领群臣一起向鹿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