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重生农家郎
24076200000115

第115章 约会未果

堂屋已经没有了位置,赵建国没有办法,只能窝厨房草草吃了顿午饭。而赵家两位老人,却不肯这样,端着饭,夹了些许菜就跑向堂屋接着看电视去了。

午饭吃过,赵建国走出家门,发现不少人依然在爬围墙,赶了几次,却依然没有什么效果。电视机对他们这些人的诱惑实在不小。

“唉,买个电视机回来,还带回来这么多的麻烦。”赵建国就有些无奈了,可电视机都已经买回来了,退出去总是不好,现在的关键,还是赶紧解决眼前的麻烦。

算了,还是在这里建个石台子算了,地方宽广,乡亲们晚上看电视还能带带孩子,聊聊天,磕磕瓜子什么的,怎么也好过在自己堂屋,人多闷的不说,孩子也没人照看。

赵建国想到这些,赶忙回到堂屋,将自己的想法跟自家爹娘说了遍。老两口一想也是,电视机放外面,乡亲们都能看到,还不用挤在这小小的一点空间。

“行啊,这事情我跟几个老伙计们说说。”赵老爹回到自己的位置,和身边的几个老人说了几句,就见那几人连连点头。

看自己老爹已经有了主意,赵建国也不多说,转身回屋,打算好好的睡个午觉。这几天来,他都外面奔波,好几个中午都没有休息。

这个中午没有人去打搅赵建国,他这一觉可是美美睡到了下午四点。当他从屋内走出来的时候,诧异的发现,原本把堂屋围的水泄不通的众乡亲这个时候已经一个都不见了。

“嘿,人都跑哪里去了?怪不得自己可以一觉睡到四点。”赵建国又四处看了看,才有些恍然大悟。“原来,彩色电视机已经不在这里了。”

出了院门,赵建国就已经发现,在自己院门围墙的外面,一座长形石台已经搭建好。自家新买的彩色电视机赫然摆放在石台上面。而石台的正前方,大坪子上老老少少的坐了不少人,他们一个个搬着板凳,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四周围,小孩子们你打我闹的很是开心,女人们边打着毛线,边看着身边的孩子,耳边听着电视机里演播的戏曲。

“……”

一阵阵的叫好声在空气里震荡,不少人都对演播的黄梅戏孟姜女表示了喜爱。赵建国只是听了一会,只是感觉这黄梅戏委婉清新,韵味丰富,听起来比较的好听而已,并没有像那些老人那般的痴迷。

“唉,都四点多了,接下来干什么呢?”赵建国突然觉得有些无聊,心里边空闹闹的,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到底该做什么呢?进城?还是算了吧,都已经四点多了,去城里也干不了什么活。可是呆家里也没事干啊,总不能陪这些老大爷老婶子们听这黄梅戏吧。”赵建国无聊的想着。

“对了,这都快九月了,老婆大人就快上大学了吧?”想到自己那没过门的媳妇,赵建国就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干什么了,没错,约会,就是和老婆大人约会。

这些天都忙里忙外的,好久没有去老陈家了,不知道自己老婆大人会不会生气啊?想想上次送大姨子回家,和媳妇见面的情景,赵建国心里边就一阵柔软。他还清楚记得,自己媳妇可是说过,等她去省城读书后,自己要天天写信给她的。

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自己如果再不陪她,那自己这老公当的就真不够格了。想想以后只能书信来往,赵建国想见陈思荫的念头更为强烈了,就像深藏的美酒,醇香吸人。

“思荫,你在不在家里啊?”来到老陈家,赵建国见木门紧闭,院里边也是鸡犬不鸣,似乎没有在家。喊了几声也不见有人答应,赵建国就皱起了眉头。

自己运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差,平常时候,自己老婆肯定是在家看书的。可今天,自己专门上门约会,却是人不在家。会不会已经去省城上学了啊?赵建国自言自语,上次和陈思荫聊天,似乎隐隐有别离之意。

“思荫,在家吗?有人在家吗?”赵建国在院门外又是喊了几声,还是没人应,只得悻悻的摇头作罢。难道真的去了省城?可为什么就没有跟自己说一声了,自己怎么也该送送她吧?

转身回头,赵建国就打算去山庄再看看。山庄的工程已经基本结束,里面的布局也合乎他的要求,只是里面除了厨房外,其他诸如竹楼,草棚等等建筑里一点基础设施都没有。趁着时间还早,看看需要添置些什么东西。

走在去往山庄的小路上,赵建国突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那声音悦耳动人,清脆空灵,让人听之,忍不住就陷入其中。

“李思,你也考上了省城里的大学啦?”

“呵呵,是啊,考了几年,也就是今年才考上。哪比得上思荫你啊,头一次参加高考,就考上了省城的财经大学,哪像我啊,就只考了农业大学。”

“农业大学挺不错的啊,咱们农村要发展,还就要靠你们这些人了。”

“呵呵,也是。咱们国家的农业发展的水平还很低,跟西方国家的大农业相比,落后的太多了。”

“是啊,西方世界的农业发展水平的确发达,听说,他们那边一个人都能种百十亩的农田。”

“可不嘛,人家那是机器作业,那跟我们,都是锄头镰刀的,唉,落后啊,太落后了。”

赵建国听这人说话,心里边就一阵的不爽,自己老婆的名字是你这老油条可以喊的吗?考了几年的大学,今年才辛苦的考上,这好意思说出来么?村里谁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