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重生农家郎
24076200000101

第101章 珠玉在前“绿滋肴”

能够将“唯一”这个词放在一颗野葡萄树上,足以说明这颗野葡萄树的不凡,就是听在一个人的耳中,也能感觉到那份“贵不可言”。

赵建国很是好奇,这样一颗野葡萄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竟然被大庆夸耀到了天上。

“这颗野葡萄树啊,是大庆好多年前在深山里面打柴的时候发现的,当时还不大,也就十来公分高,移到我家院子后,第二年就结果了。这树结的葡萄汁多味美,比我们村里任何一家人的葡萄都好吃。后来不少人就想进山也找这样一株,却是怎么也没有找到。”

“哦,难道那么大的山里就只有这一株?”赵建国也不信,新乡的大山可不比他们他们前进村的小,来的路上,那连绵不绝的景象他还是有印象的。

“嘿嘿,你还别不信。后来我自己也去山里找了,还真就找不到一颗。”大庆也很是遗憾,“后来吧,村里的乡亲就来我家折葡萄枝回去栽种,结果没有一株成活的。”

折枝栽种是民间一种常见的葡萄培植技术,将葡萄树发育良好的枝条折下一段插入土囊里,通过精心照顾一段时间,枝条插入土囊里的一段会重新生出根须,而且枝条上的芽胞会慢慢张开,长成嫩叶,这一株葡萄树就算是成活了。

民间的这种培植技术,不仅仅应用在葡萄栽种,就是在其他果木上也都有应用。不过这种培植技术成活率不高,而且植株的特性和原本的母株一样。

“没有其他的办法吗?”赵建国疑惑的问道,他可是记得果木的嫁接技术这个时候应该有了啊,怎么没听他们提过?难道说这个时候的果木嫁接技术还不成熟,没有推广开来?

大庆摇头,如果有其他的办法,也就不会只有他们家这一株野葡萄了。

“如果可以,我想回去的时候,可以带上一些枝条回去,我想自己去试试。”赵建国恳求道,这么好的一株野葡萄,可不能让它就这样孤零零的存活世间。

“你也想碰运气?”大庆摇头,不是他小气,实在是这么多年来没有人成功过,他可不希望身边这位六子兄弟浪费那个功夫。

“呵呵,是啊,这么好的葡萄,总不能让大庆哥独享吧。”赵建国开着玩笑,打趣的说道。

“好哇,既然小六子想试试,那回去的时候给你多折点枝条,希望上天保佑,能成活个一两株。”宋大娘一口答应下来。

几人又是闲聊了几句,很快门外响起了王西林的声音,“六子兄弟,有人送干菜来了,你快出来看看。”

“大娘,大庆哥,那我先去忙了。”

出了院门,来到王西林几兄弟的身前。“三哥,秤都准备好了么?马上就会有很多人来,到时候可别乱糟糟的。”

“放心吧,六子兄弟,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王西林笑着道。

“哈哈,行啊,有三哥你们帮忙,我可是省下了不少心啊。”

“六子兄弟,你这话可是说大了,我们几兄弟,也就是打打下手,跑跑腿罢了。”王西林赶忙说道。

“呵呵,行啦,三哥,准备好,已经来不少人了。”

这个时候,拖拉机边已经站了不少送干菜来的新乡村民,他们或是背着麻袋,或是拿着大包小包,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丝的兴奋与期待。

“不知道我家的干菜能给个什么价。”有人很紧张,担心价格会变动。

“是啊,这么高的价格,从来没有见过听过啊。”

“可不是,这价格也太吓人了。”

“不知道那买干菜的小子是不是傻子啊,明明可以低价收购却花那么多冤枉钱,真是个傻蛋。”

“管他呢,是个傻子,疯子更好,他收咱们的干菜,我们收我们的钱。”

“就是,有钱不赚那才是傻子呢。”

虽然这些人嘀咕的声音很小,但赵建国又哪里会看不出来他们的讥诮与不屑,有钱不赚是傻子嘛,自己不就是那个傻子,那个大头嘛。

“老乡们,我们是从龙A县来的。这次收购干菜,代表的是‘绿滋肴’。咱们‘绿滋肴’是一家专门卖干菜的店铺,各位的干菜,我们也都是按照‘绿滋肴’的采购价进行收购的。”

“龙A县来的,隔壁县的,怎么跑我们这里来了?”

“是啊,还开着拖拉机来的。”

“你们谁知道‘绿滋肴’啊,很有名气吗?”

“谁知道呢,反正我是没听说过,唉,你说人家的采购价格怎么就那么高啊。”

“可不,还专门开店铺卖干菜,难道干菜现在很好卖,要不怎么收购价都这么高?“

“鬼晓得了,我只晓得咱们县里干菜没人要,价格还低的要命。”

其中也不乏一些有远光,有想法的。“不会是龙A县那边干菜很好卖,所以才来我们这边进货吧?如果我们直接把干菜卖到龙A县,是不是可以赚更多?”

“也是啊,这做生意的都是无利不起早,或许还真是这样。”

有人也踌躇起来,“可我们每家干菜都不多,如果去龙A县卖,光是路费,咱们也要花不少,一来一去,会不会不合算啊?”

“有道理啊,这毕竟不是在咱们县里,那边的行情也不是很熟悉。而且去一趟龙A县路费肯定少不了,赚不赚钱还真两难说啊!”

“人家能开拖拉机来收干菜,我们也可以请啊。还就不信了,人家来了能赚钱,我们送过去就赚不了?”

“就是,还真不信那个邪了。”

赵建国可不管这些人心里头打着什么算盘,他接着说道:“老乡们,咱们‘绿滋肴’能用这么一个高价采购你们的干菜,不是为了做一单就算了的。如果只是为了做一单子买卖,我们完全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嘛!”

“是嘛,我就说人家不是傻子,你们就等着吧,听听人家怎么说。”有人脸上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眼睛却一直停留在拖拉机上那小年轻的身上。

“咱们‘绿滋肴’是一家立志全国的干菜专卖店,所以需要在全国各地和广大的农民老乡们建立合作关系。我们给予优惠的价格收购各位的干菜,为的是能够和大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怪不得人家高价收购了,原来是为了和我们长期合作。”

“我就说人家不是傻子吧!”

“行啊,人家不是傻子,你是傻子总可以吧。”

“就是,说长期合作,到时候我们干菜晒制出来,人家不收怎么办?”

“可不,还是谨慎些,现在做生意的,没几个好东西,都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角。”

“行啦,还是听听人家怎么说吧。”

赵建国见议论声渐渐变小,才接着说道:“所以啊,想和我们长期合作的老乡们,我们以最实惠的价格进行收购。那些不想和我们合作的,也不要担心,你们的干菜我们也一样收,只是价格就要按照你们本地的价格了。”

“啥,按照本地的价格,那不是和人家差太远了吗?”

“可不是,这差的还不是一星半点啊,这差的可是好几倍啊!”

赵建国的话在人群里可是引起了一阵喧哗,大家完全没法接受。

如果没有“绿滋肴”高价采购的珠玉在前,他们也就无所谓了,反正卖谁不是卖。

可现在不一样了,自家的干菜只要往“绿滋肴”一卖,那身价立马翻上几番!这之间的差别,让他们怎么还能淡定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