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其实谁都不曾经历
23824000000012

第12章 方岩山

第十六章方岩山

众人从方岩山的南面上山,行至山腰,有一些依山而筑的楼阁,也有一些耸立的石碑,蛟龙泉、虎跑泉、百步峻、步云亭、飞桥栈道、云门天街,险峻奇异的景观比比皆是,其中的一个洞府还被相传,正德禅师在此修行过。

走到快一半的时候,前方还有一座寺院,黑夜中也能看出其宏伟壮丽,寺院的后山顶还有读书堂、听泉隔、千人坑、金鼓洞、龟雀亭、眼睛睁、等奇景。辰萧不想打扰僧人们做晚课,于是迅速的路过,继续向上走。

方岩山以北有寿山,从回旋天门而下也能看到惊马奔驰、和尚诵经、神鼓等各种景观,寿山也被称为五老峰,为五重奇峰依偎环抱,峰岩入削,绝壁千丈。东南一峰突兀为鸡鸣峰,前面是覆釜峰,西峰妩美叫桃花峰,相连的是固厚峰。五峰下也有很多奇景和名人的足迹。

辰萧几人走在山上看的叹为观止,都觉得此行不虚。不知不觉中,天已快亮,怕来不及看日出,众人快速赶到百步峻,从这里看上去的确坡陡如梯,不失为峻。

辰萧说道:“咱们再这么慢悠悠的就看不见日出了。来来咱们站成一排,一起数一二三,然后一起开始向山上跑,谁最后一个到,就负责明日的早餐。”

众人心中也都升起一丝童趣,一起喊大喊道:“三!二!一!”

话音刚落,就像一群疯孩子似的,争先恐后往山上跑去。

刚到山顶,都要叫累,却正好看到太阳刚刚露头出来,众人一时之间,都忘记了喘气说话,浑然忘我。

看着这日光洒下大地的美丽时刻,太阳那炙热的光辉在这初升的早晨并不觉得太过刺眼,阳光一点点的蔓延着,让大地整体复苏着,充满勃勃的生机没有一丝死气。夜晚的静谧被阳光重新镀上了闪耀的颜色。整个天地之间都不一样了,真是

‘霞光映撒大地上,山河变色惹人伤,时景迁移心留念,叹声环绕天地间。’

众人似乎都不愿意让这一刻消失似的,贪婪的把之景象仔细的收入眼底。

这才是融入自然,完全的发自内心的感受。

辰萧此时也很兴奋,恨不得自己就是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体内真气天人交感,自动的飞速运转着。享受的呼吸着大自然的气息,感动的眼泪在满足的脸庞上流下。

过了一会儿太阳升高了,银光消散,奇景也逐渐消失了。众人恢复过来,脸上尽是欣悦,显然还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之中。

从山顶下来,众人来到了一处都是方岩的地方,辰萧说道:“你们帮我找一些没有字,只有一些奇怪图案的方岩。”

把所有的地方都找遍之后,发现共有九块方岩上的图案很是怪异,和无字天书上显示出的蝌蚪文也不太一样,但辰萧凭直觉感觉到,这就是他要找的东西。但是为什么这样感觉,他自己也说不上来。

轻轻的用手触摸着方岩上的图案,用精神感应着,都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之前参悟天书的景象,脑海中也再没出现过。

能尝试的办法都试过了,但是方岩依旧还是坚硬的石头,众人都在唏嘘可能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是外人杜撰而已。

但辰萧没有放弃,运起精神,把九个图案全都印在自己的识神上,这时变化出现了,九个图案快速的移动着,从一到九迅速的转着,转的辰萧有些晕眩,感觉天地都在翻转。

突然,又发生了异变,九个图变成一个,然后又与从竹简上的天书合成一个部分,辰萧此时体内的真气疯狂的运转,冲击着体内的每一处经脉,瞬间又变成了内息状态,外面的境况他已经感觉不到了。

雪霁他们看着辰萧犹如定格了一样,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一开始本想把他叫醒,但只要一靠近辰萧,就有一股无形的推力,阻碍众人。

众人愕然以对,都以为辰萧是不是中邪了。可他看上去呼吸平稳,神情自在,显然不是那么的难过,猜想这可能就是他保持修炼的一种状态吧,所以最后的结局就是,只能等。

辰萧并不是呆呆的站在那里不动而已,而是在自然的吸收着天地精气,体内完全本的无字天书,自行运转着九个大周天。九幅图案重叠拼接在一起,汇成一部鬼谷子呈现在辰萧的脑海中,鬼谷子一共二十篇部分已经失传,目前的他只能兴奋地观看了。

鬼谷子,一:捭阖,这在辰萧参悟竹简的时候已经得到了,专讲阴阳变化之道。二:反应,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此……反应主讲了解对手底细,控制对手掌握动向,测探虚实真伪。三:內楗,主讲上下关系,君臣之道。四:抵巇,物有自然,事有和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着,不善其察也……抵巇主讲先察觉敌人的动向而采取抵御的措施。五:飞钳,主讲用技巧使敌人暴露要害,以之快速谋敌。六:忤合,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式,反复相求,因式为制。忤合主讲适合自己的平台然后加以利用的过程。七:揣篇,主讲权衡利害,分清形式优略。八:摩篇,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其道,其道必隐。维摩至以其索欲,测而探知……摩篇主讲谋事讲究策略,是不受道的约束的,成败暗中进行,不能公开。九:权篇,主讲量才而用,将合适的人才用在适合的岗位上。十:谋篇,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谋篇主讲控制。十一:决篇,主讲用人之法,治人之术。十二:符言,主讲赏罚。十三转丸,十四却乱仅余部分,剩下的鬼谷子已经失传。

这庞大的信息即使聪明如辰萧,也是看得头昏脑胀,不过却看得很深入其中,生怕遗漏掉什么关键的信息。

待辰萧从入定的状态下清醒过来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看着坐在旁边无精打采的众人们,辰萧笑着说道:“不好意思,时间有些久了,你们先去吃些东西吧,我可能还要待上几天,你们可以随处逛逛。”说完辰萧又看向石碑,认真的研究起来。

众人们奇怪的看着辰萧,辰萧则奇怪的看着方岩上奇怪的图案。这一幕也算是一奇景了。

好在大家也知道辰萧性格,一钻起牛角尖来,非常的偏执极端,看他兴致勃勃的样子,众人不忍打扰,也只能由得他去了。

辰萧总是觉得信息量太大,怕把什么漏掉,所以又把九副秘图用识神连在了一起,看看有什么没记住的。

但是,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第二遍看去没有出现鬼谷子,而是出现了一套本经阴符七篇。这时辰萧心下大惊,马不停蹄的又把这九幅图打乱,然后重新拼接在一起,果然第三遍看去时,又不一样了,这次出现了一幅兵法。后面的事情越来越心惊,第四遍看去得到的是部分致富奇书,主讲财经广袤。第五遍读到的是养性修真大法。第六遍读到的是推命相面术。第七遍第八遍……辰萧每读一遍都会读到一本新书,但是后面的都不是全本,也都没有之前的那样详细了,分别是治国安邦,仕途经济、天文地理、丹药养生、术数星命,辰萧这才感觉到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惧怕鬼谷子了,鬼谷子不愧为纵横家之鼻祖,真当是有通天彻地之能,竟然能够通晓这么多的深奥学问。

辰萧爱不释手的在脑海中,来回翻看这几部如珍宝的鬼谷家书,唯一让辰萧遗憾的是关于星相天文的比较残缺,不能让他的星变剑法提高了。

之后的日子里,辰萧自然是放不下天书了,三餐只是随便打发,之后又进入读书学习的时间里了。

鬼谷兵法也很是精妙,与‘百战奇略’各有特点,第一篇讲纵横捭阖乃万物之先,是方略、圆略、出入的门户。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战而止战方为上策。第二篇大意讲,兵机要知己知彼,把阴谋阳谋方略圆略交替运用,不可固守一端,兵无定策策无定形。第三篇大意讲君臣上下之事。第四篇大意,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很是自然。事情有了裂痕,就要设法抵住。第五篇大意讲,凡要决定远近征伐,先要权衡力量。考虑敌我的财力、外交、环境、上下关系,有那些隐患可以征服。第六篇大意讲各国之间的联合对抗,要有全面的计划。第七篇讲,要策划国家大事、人口、财富、地形、谋略、团结、外交、天时、人才、民心等等国事,才能有重大的决策。第十篇大意讲,兵谋都有一定的规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法,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第十一篇主讲,分析决断。第十二篇主讲赏罚制度。第十三篇主讲扬长避短,犹如田忌赛马一般。

鬼谷子这兵法传为文兵法,主张以圆略致强兵。百战奇略则主张孙子武兵法,主张以方略而致全胜。两部都是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两书相辅相成。辰萧以后再读百战奇略就没这么晦涩难懂了,两书结合之下运用,而看不出技巧的用兵,就是大成了。

本经阴符七术,主要是关于精神修身的方法。本经意思就是基本纲领,阴的意思就是隐秘,符就是符言。这七篇分别是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讲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还有持枢篇,中经篇都是部分。辰萧也把这些融入到了一些内功心法中去。

养性修真大法,与一般的功法不同,讲主练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术。五气要靠志、思、神、德等精神因素。这四者不衰,才能静心和养气。由于辰萧现在身体无恙,静谧的功夫又不适合他,所以此书对于辰萧也没有太多用处和帮助。

推命相面术,对于辰萧而言颇为不屑,更不愿去潜心钻研。辰萧始终相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祸福生息可以自己把控,不相信命数。所以此书也没有过多在意。至于其他的典籍,大多都是不全,辰萧也不是很感兴趣就没有过多纠结于此。

不过对于术数推理和星相天文倒是很是感兴趣,但没有全本,辰萧也是无奈。一想现在的东西也已经够庞大了,贪多嚼不烂,还是先都消化了再说吧。

辰萧利用九副石图在精神境界形成一个影像,这个影像会随着他的意识而舞动,就等于是代替了他在练习,从而会更快速的修炼和融合这些武功。

雪霁几人看着辰萧每天不是练剑就是打坐,也很少说话。见到他这么认真努力,也不好打扰他。时间也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