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土豪是怎么炼成的
2379100000082

第82章 毕业证

就这样,李辉的日子变成了徘徊在工地宿舍与人才市场之间,就算偶尔有让他去参加面试的电话,在李辉去过之后,便杳无音询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12月,李辉找工作竟然找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看着卡里的钱,李辉有些头疼了。这一个月下来他竟然花了三千多块,这还是借宿在郑松那里的结果,若是自己在外租房的话,恐怕现在自己连饭都吃不起了。

其实李辉已经够省的了,这段时间除了必要的消费以外,其它方面他很少花钱。但出门在外,哪怕走上一步都要钱,不用说别的,他每天在工地与人才市场间的车费就要6块,再加上一日三餐,少说也要30块钱,喝水要钱,买简历要钱,去面试时总要置办身差不多的衣服吧,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帐是越算越头疼,李辉叹了口气,不在想这些,将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简历上。随手拿起一张写好的,李辉也回想起这段日子的经历来。一个月以来,他投的简历恐怕不下万余张,但收到面试的电话竟连10个都没有,究其原委,恐怕是人家看不上自己的简历吧。若是在这样下去,别说一个月,就是再给他一年时间也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吧。

想着想着,李辉突然想起人才市场门口徘徊的**人员,若是自己的学历能达到要求,结果应该会好的多吧。这个想法一经产生,就不断的在李辉的脑海中盘旋。下意识的,李辉翻找起那中年妇女塞给他的那张名片,可是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那张不被重视的名片早就不知道被李扔到哪里去了,好在人才市场门口估这行的很多,明天只要过去,不愁找不到人。

即然有了新的打算,那这样简历也没有必要再写了,其实李辉心里也明白,这简历就算在写也没什么用处了。有心将这些写好的扔掉,可是想了想李辉还是决定明天到人才市场时给投掉,这毕竟也是花钱买的,这么扔了也怪可惜的。看了看这些写好的简历,还别说,这一个多朋写了万把张简历,自己的字到是比以前好了不少,这可能是这一个多月来唯一的收获了。

摇头苦笑一声,李辉将桌上的简历一收,便准备到床上睡觉去了。至于郑松这家伙,早就睡的死死的了,其实也不是他贪睡,只不过每天在工地上跑来跑去的,回来时都累的半死,所以每天只要吃过晚饭,洗过澡后,郑松便会早早的睡去,否则第二天他怎么可能有精神再在工地上跑呢。

第二天一早,李辉起床洗漱一番后便离开了工地,找了家早餐店将肚子填饱后,李辉又钻进了路边的一家超市。买了两袋面包和两瓶矿泉水,往包里一塞,便向着公交站台走去。他买的面包和水是为了中午填肚子的,这些日子以来,李辉中午都是啃面包喝矿泉水,这也没有办法的事,实在是人才市场的物价太高,为了省钱李辉也只能这样了。

来到人才市场,李辉便向那些行径鬼祟的几个家伙走去。若不是知道他们是专职**的,这样子任谁都会以为他们是小偷呢。而这些家伙也是,平时自己胆子特大,没事就跑到人身边问要不要**,可真当李辉向他们走去时,一个个又紧张的不得了,甚至有几个竟然掉头走了。

随便找了一个家伙,李辉直接开口问其是否能**。听到李辉询问,之前还紧张不已的家伙立刻换上了一幅笑脸,热情的给李辉介绍起来。按他说的,他们办的证件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不要说外人,就是发放证书的原属单位也绝对分辨不出来。只要拿着他们办的证,保准李辉找工作之途一番风顺,找到他心中理想的工作。

听这家伙一忽悠,李辉头脑一热也就信了,一问价,这一张假学位证竟然要300块。可是为了自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李辉一咬牙也就忍了,付过100块的订金后,双方约定明天此时在这里交头取货,然后那家伙拿着钱眉开眼笑的走了。而李辉也向着人才市场内部走去,他要将手中的简历投掉。至于为什么不找之前的中年妇女,是因为李辉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在这附近看到她了。

将手中的简历投掉后,李辉便早早的回到了工地,当然回去时他手中又多了十包简历,不过与以往不同,此时李辉的简历也经模样大变。学历一项变成了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工作经历也由基层操作工变成了车间技术员。

看着手中的新简历,李辉都觉得自己是个人才了。将手中的简历放好,李辉便按照这份样板写了起来。200多份简历看着多,其实写起来用不了多少时间,毕竟一张简历上也没有多少字,这不,还没等郑松他们回来,李辉带回来的简历就写光了。

将简历放好后,李辉也难得有时间静静的坐一会儿了,可这一坐,他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高亚兰,心里便又不自觉的痛了起来。前些日子一直忙着找工作,他还以为自己将高亚兰的事给淡忘了,可这一闲下来才发觉,这件事恐怕这一辈子都会牢牢的扎在他的心里,永远也抹不掉。

拿起手机,调到高亚兰的号码上,李辉犹豫了半天也没有按下,最后叹了口气,将手机收了起来。就算他电话打过去又能说些什么?除了在两人的心口上再撒一把盐外,又能有什么做用?叹了口气,李辉将手机收了起来,高亚兰,他决定将这个名字深深的埋在心底……

正想着,外面传来了吵杂的声音,是郑松他们下班回来了。一进门,看到坐在宿舍里的李辉,郑松明显一愣,要知道这家伙天天在外找工作,很少这么早回来的。今天这是怎么了?一问之下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对于李辉的做法,郑松到是蛮赞同的,只要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在他看来用点小手段是正常的,若是李辉一直傻傻的找,他反而会觉得李辉太死板,不适合在外闯荡。

至于学历,在郑松眼里就是个屁,话说他手下还有两个大学生呢,还不是在他这个小学还没毕业的手底下混饭吃?而且还是做小工的命,一天天累的半死的那种。所以说学历并不是一切,人才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