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乱世三国之我为刘禅
23591400000006

第6章 偶遇神医

看着远去的船只,刘禅一时间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凭借着前世的对于三国的记忆,化解了一次小小的难关,不由得轻舒一口气。

张飞从背后拍了拍刘禅的肩膀,说道:“好小子,挺厉害的啊!大哥后继有人啊!哈哈哈······”一阵大笑,不过又有些疑虑地问道:“小子,你怎么知道那周善来是不怀好意的啊?幸好你及时传书,要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啊!”赵云也在一旁称是,但也有些疑问的问道:“对啊,我也想知道为什么啊?”

刘禅笑了笑说:“周善去见娘亲的时候,我正好从门外经过,听见他说要夫人带我去东吴,就起了个心眼,赶忙叫人通知你们了。幸好你们及时赶到,要不然,呵呵······”

张飞有些揶揄地说道:“你得了吧!以你现在的武艺,制服那个周善应该不是问题吧,怎么还会要我们前来啊?”

刘禅没好气的说道:“我就是打的过周善,可也架不住他们人多啊。他们五百人啊,你以为是五百颗菜啊!再说了,现在我们与东吴关系不好,弄他点物资也是不错的吧。这五船的物资可够军营吃喝个把星期的了。要是不拿下,岂不是太对不起他们了。”

张飞说:“那倒也是。哈哈哈······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三人欢欢喜喜的回去了,身后跟着大部队,押着缴来的那四艘船,想着岸边驶去。靠岸下船之后,就见诸葛亮带着一干文臣武将在江边迎接他们的凯旋。诸葛亮见刘禅安全归来,便安下心来,使人快马加鞭,前往葭萌关,将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告知刘备。

东吴方面自不去表。

回营之后,好好庆祝了一番,且依军功行赏,一干将士都得到了应有的赏赐。

庆功宴后,刘禅与孔明来到后院,刘禅说道:“军师,您看,我也去葭萌关与父亲汇合吧。现在在荆州,我几乎都无事可干,娘亲又回去了,更没人陪我了。让我去帮父亲吧。”

诸葛亮轻摇羽扇,说:“你一个七岁孩子,没事而上前线干嘛。好好在家待着不好吗?”刘禅有些不服气地说:“什么七岁小孩?你看我现在都差不多有您高了,武艺也算不差,等闲十来个人不成问题,怎么就不能去了?”

诸葛亮还是不同意,说:“你是主公唯一的骨肉,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的,怎么办?我怎么向主公交代啊!”刘禅还是不服气的说:“没事没事的。要不,您让三叔带一队人马,就说去葭萌关帮父亲的忙,我混在里面,怎么样?再说了,古有秦时甘罗,九岁都当了丞相了,我今年七岁也不小了。荆州有您坐镇,还有二叔和赵叔叔,应该差不多了。”

诸葛亮想了想,觉得刘禅说得也对,再加上近来西川战事吃紧,有必要派人增援,于是便同意了刘禅的要求。

几天后,一支人马整齐划一地从荆州出发,朝着西方前进着。队伍前头,两人骑着骏马,并肩说笑着,正是张飞与刘禅。自从来到三国时代后,刘禅这次是第一次走出家门,来到外面的世界,自然要好好领略一下这美丽的大好河山。天空蔚蓝,万里无云,不时飞过几只小鸟,为这美丽的图画添上几笔。眼前更是好山好水,令人心旷神怡。这一切对于见惯了高楼大厦的刘禅来说,仿佛升华了心灵一般,那么的心旷神怡。

这一日,部队来到一个小县城外,暂时扎营在此,提供些补给。刘禅想去县城里看看,便别了张飞,来到街上闲逛。虽然此时兵荒马乱,但这小县城里还是很热闹,街上人来人往,看不出一点的战争气息。看着古时的集市,对比着现代的商场小摊,一时感概万千。前世时,家境比较困难,好多东西都买不起。现在虽然不是很富裕,但也算是一“富二代”,还是有权有势的那种。前世的习惯还在影响着自己,并没有因为身份的转变,就变的盛势凌人,还是想前世那样和顺。

买了些东西之后,发现天色已经不早了,便准备回军营去了。来到县城外面,距军营已经没有多远了。天色忽变,慢慢下起了大雨。不得已,刘禅只好找了一处地方避雨。这地方是一个凉亭。坐在凉亭的凳子上,看着眼前的哗哗大雨,思量着如何回去。

正思索见,从外面钻入一人。这人长得眉清目秀,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身形却较为壮硕,一副经常锻炼的样子。刘禅眼见有人来此,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便于此人攀谈了起来。

刘禅开口说:“恕我冒昧,外面大雨纷纷,不如我们聊聊吧,以打发这时间,如何?”那人说:“好啊,恭敬不如从命。不知兄台欲往何处?”

刘禅指着一条路说:“我要往这前面去,不知阁下又从何而来,去往何处?”

那人指着刘禅所指的那条路,说道:“我刚从那条路上来,只是前面刚好有支军队在那

里扎营,四周都戒严了。我看兄台还是绕路而行吧。”

刘禅心想,那军队,就是我的,暂时也不说破,接着说道:“多谢兄台提醒。”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

时间慢慢的过去了,外面的雨渐渐停了下来。亭内的两人也停止了他们的闲话,就要各自上路了。刘禅说:“谈了这么久,还不知兄台姓甚名谁,不知可否告诉在下?”

那人也不多想,立刻回答说道:“哦,在下董奉,不知阁下有姓甚名谁呢?”

刘禅一听那人的名字,思考了一会,并未立即回答董奉的问题,直到董奉又问了一声。他猛地大声叫了起来:“你是董奉,建安三神医之一的董奉?”董奉谦虚道:“什么神医啊,只是外人附会之词,我只不过是一个略懂医术的大夫罢了。”

刘禅赶忙说:“哦,我叫刘禅。董神医之名那是如雷贯耳,医德更是高尚啊。”刘禅心中想到,一直以来,自己都有将这三神医找到的愿望,现在居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发现其中之一,说什么也要留下他,绝不能让他走了。

董奉收拾好行装,就要出发。刘禅赶忙上前,说道:“今天天色已晚,此地距县城又有些距离,不如和在下回去住一宿,不知意下如何?”董奉刚要回答,刘禅就上前去架住他,半拉半拽地将他拉了上路,嘴里还直念叨:“董兄,今天不管怎么说,都要到我家住一宿,刚才我们聊得挺投缘的。”

董奉没办法,只好这样半是自愿,半是被逼的被刘禅给拉走了。

眼看就要到达军营了,董奉对刘禅说道:“刘兄,再向前就是军营了。你家到底在哪,这四周并无农家啊?”刘禅还未及回答,就见前方一人朝着他们而来,后面还跟着几个人。走到跟前,原来是张飞。张飞说道:“你小子,说是去转转,怎么转到现在?”

刘禅不好意思的回答说:“三叔,对不起了,下次不这样了。再说了,我你还不放心啊。”

张飞说:“我就是对你很放心,要不然,我早就派士兵去找你了,还要等到现在。”这时,张飞注意到刘禅还拉着一个人,便问说:“这位是谁啊?”

刘禅说:“回去再说吧。”说完,照样拉着董奉,向军营走去。

到达军营之后,来到自己的住处,松开董奉的肩膀,对着董奉就行了个礼,说道:“董兄莫怪,刚才之事我会解释清楚的。请董兄坐下,听我解释。”

叫人上茶之后,刘禅还未开口,董奉先说:“你是刘禅,也就是刘皇叔之子?”

刘禅说:“对董兄隐瞒,还请见谅!”

董奉说:“一开始你说你叫刘禅,我还没反应过来,直到刚才见到张飞,你又叫他三叔,这才知道你的身份。”

刘禅说:“董兄莫怪在下鲁莽,我只是想将董兄留下,才不得已的。”

董奉已经清楚的知道了刘禅的用意,慢慢说道:“刘公子所言,在下明白。只是在下自医学成之时就立过誓言,定要行医天下,恐怕要有违公子的美意了。”

刘禅见董奉拒绝了自己的邀请,也不着忙,说道:“董兄所言甚是,行医天下乃每个学医有成之人的信念。但董兄也知道,现在外面兵荒马乱,战场上哀鸿遍野,实在是很需要董兄的医术的。”

董奉还是拒绝了刘禅,刘禅继续说道:“董兄,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不知可否?”

董奉说:“什么问题,还请说明?”

刘禅问道:“董兄有没有想过收徒呢?”

董奉神色有些暗淡地说道:有又怎样?没有又怎样?现在的社会环境里,人们大多想着趁此乱世,能够建功立业,谁又会去用心学医,成为一名大夫?”

刘禅看得出来,董奉想过收徒,可是结果却不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