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天龙之重生无量山
23584400000026

第26章 天龙寺

“原来如此,我派典籍中却无此记载。”褚长风恍然大悟道。支出褚长风来到这个世界后也不是没有好奇过无量剑派的祖师爷是何许人也,只不过他翻遍了派里的典籍,记载无量子的信息极少,就连派里的老人也说不出什么事迹来。不过从时间上来算却是是和段思平是同代。想当初无量子竟和段思平不分胜负,想来也是一个武功精湛之辈,不过在这个内力为王的时代创建一个剑派,可见当初无量子的剑术如何了,只可惜并没有流传下来超一流的剑法。

原来当初无量子开创无量剑派后收了三个亲传弟子,后来无量子失踪后,那三个亲传弟子一直在等无量子回来,并没有推选新的掌门,一直是三个人协商解决。后来三人故去后,各自的门徒却因掌门人选争论不休,后来就分成了东、西、北三宗。

褚长风所处的武侠世界灵气充盈,但灵气仍然在变少,人们的内力整体水平也在下降,现在仍然是以内力为王,到了笑傲时期很难再修到这般水平,却是以剑术盛行了。不过段思平的那个时期的人的内力水平更是高深,所以到了这个阶段,像六脉神剑这等武学却是极为难练了。更不用说当年达摩那个时期,和现在差距更大,以褚长风所处的时代来看,都似神人。

段正明又说了些当年的事,和褚长风的关系也慢慢的亲近起来。段正明知道褚长风武功高强不在他之下,又有和刀白凤的这层关系,便有意的释放善意。褚长风本来就带着门派里交好段氏的任务,两人是越谈越欢,最后还留褚长风和刀白凤一起吃了顿午饭才离开皇宫。

下午褚长风又带着小沫拜访了小翠家,给小翠师姐带去了她儿子古传杰的信和一些礼物。年终有门派小比,古传杰又是刚刚拜入门派几个月,所以过年并不能回家。古传杰才十岁就离家这么久,身为母亲的小翠也是很担心。褚长风陪她说了会话就赶回褚家,因为第二天还要跟着刀白凤去天龙寺。

天龙寺是大理段氏的家庙,众多段氏长辈都在此修行,天龙寺也是段氏武学宝库,收藏了众多的武林秘籍,是段氏的底蕴所在。天龙寺是大理段氏的根本。每逢皇室有难,天龙寺倾力赴援,总是转危为安。当年奸臣杨义贞杀上德帝篡位,全伏天龙寺会同忠臣高智升靖难平乱。大理段氏于五代石晋天福二年丁酉得国,至今一百五十八年,中间经过无数大风大浪,社稷始终不坠,实与天龙寺稳镇京畿有莫大关连。

其中枯荣大师所參的枯荣禅就来历非凡。在大理国上下都崇尚佛法,但是在大理国盛行的并不是中原少林一脉,而是南传佛教,少林一脉则是当年达摩传下的北传佛教。

释迦摩尼创建佛教后,后来阿育王就派了很多僧人就四处传播佛教,这些被派遣四处传播佛教的僧人他们带着经典、带着释迦摩尼佛的舍利,甚至还带着释迦摩尼佛悟道成佛的那颗菩提树的枝条,外出传教。那么外出传教,从印度向外传教,它就分成很多路,根据印度周边的情况就分成南北两路是主要的,南传佛教开始就是从这里来的。

先说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从印度向北,经过西域,沿着河西走廊传入中国,最后在中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北传佛教的中心在中国,在中原。北传佛教以大乘为主,那么在中国北传佛教兴盛以后,那么又从中国又传到越南,传到高丽,就是现在的朝鲜,南北朝鲜,过去叫高句丽,然后唐代的时候传入日本,这就是北传佛教,也就是后来说的大乘佛教。

那么另外一路就从印度,古印度向南进入斯里兰卡。过去斯里兰卡叫锡兰,这其中就有一位孔雀王朝的国王的儿子,还有他的女儿,当时都是佛教徒,就被派往斯里兰卡传教,他们不仅带着释迦摩尼佛的舍利,还带着佛经,带着菩提树叫做圣菩提树的枝条到了斯里兰卡,就在斯里兰卡传播佛教。那么南传佛教是以上座部,也就是原始佛教,以释迦摩尼在世的时候他所讲的这种教义为基本的经典,向南传入斯里兰卡,在斯里兰卡扎下根。不仅佛教扎根了,他们所带去的菩提树的枝条也在斯里兰卡成活。所以现在所看到的菩提树。

所以南传佛教就是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然后从斯里兰卡传入缅甸,从缅甸又传入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马来西亚,还有传到印度尼西亚,是这样一个情况。所以南传佛教它是以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为主,世人也称小乘佛教。

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般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枯荣大师数十年静参枯禅,还只能修到半枯半荣的境界,无法修到更高一层的‘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而天龙寺又有牟尼堂,可见是得到了原始佛教的真传。

这小乘佛教擅长度己,大乘佛教擅长度人,所以这里传下来的武功更有益于自身的修炼,而枯荣大师修到半枯半荣的境界,身体就一半如婴孩一半如骷颅。这在武学上是一种极为高明的表现,整个天龙里只有天山童姥修炼的八荒六合唯我独尊神功才能引起身体的逆变。可见枯荣大师修炼的枯禅功是多么的不凡。

回到出家后褚长风又陪老太太吃了晚饭,又细细的交代老庚一些事情,便沉沉睡去。第二日一早,褚长风就带着小沫骑着马前往镇南王府,本来小沫是不能进天龙寺的,不过跟着王妃倒是无妨。

褚长风赶到王府的时候,王府的人已经把车架准备好,这是去天龙寺,刀白凤并没有大摆仪仗,只是简单的一辆马车和几个仆人。

等了一会,刀白凤才出来乘上马车出发,刀白凤连丫鬟都没带,却让小沫上了她的马车,两人共乘一车,褚长风只听两人笑了一路。

天龙寺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正式寺名叫作崇圣寺,但大理百姓叫惯了,都称之为天龙寺,背负苍山,面临洱水,极占形胜。寺有三塔,建于唐初,大者高二百余尺,十六级,塔顶有铁铸记云:“大唐贞观尉迟敬德造。”相传天龙寺有五宝,三塔为五宝之首。

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是尊荣。每位皇帝出家后,子孙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献装修。寺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规模宏大,构筑精丽,即是中原如五台、普陀、九华、峨嵋诸处佛门胜地的名山大寺,亦少有其比,只是僻处南疆,其名不显而已。

走了一个时辰左右就来到天龙寺,刀白凤也是常来天龙寺,知客僧直接带着众人把车马安顿好,才去通报方丈。

不到片刻,就有两个小沙弥带着刀白凤三人谒见方丈本因大师。这本因大师若是按照俗家辈分,尚是段正明的叔辈,更是褚长风的爷爷辈。小沙弥带着众人来到一个院子里,院子占地极大,地上铺满了平整的青石板。

这院子却是一个演武场,只见院子里一个身着青长袍的年轻人,辗转腾挪,身法飘逸,手指连弹,发出嗤嗤声响。周围站着几位上了年纪的僧人,面带微笑默默观看。

刀白凤看见那几位僧人,连忙前去见礼,原来这几位僧人却是本因、本观、本相、本参大师。那场中央的青年也停了下来,欢快的扑了上来,“娘,你怎么来了!”却是那段誉。

褚长风和小沫也随着刀白凤一一见礼,见礼完毕就看向段誉。只见段誉的气质和几个月前相比却是今昔非比。现在的段誉精气内敛,脸上隐隐有层莹光,不是之前的呆子模样,不过还是时不时露出那跳脱的本性。

刀白凤也按住欣喜的段誉,看到了段誉身上的变化,不禁欣喜万分,又对本因大师等人一一感谢。

原来当时段正明把段誉送到天龙寺,众高僧知道段誉练全了六脉神剑,见猎心喜,除了枯荣大师外几人轮番上阵指点段誉。

段誉本来就喜爱佛法,见有这么多大师,却也如鱼得水,谈佛习武相处甚佳。经过几个月的修行,再加上段誉本来资质甚佳,六脉神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时灵时不灵了,虽然做不到随心所欲,但也能收放自如了。

<ahref=http://www.*****.com/?a><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