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伤不起留不住的大学时代
23532500000016

第16章 别样的大学

二十一

参加过“兄弟院校调研考察”回来之后的周老师,更加不问世事,除了上课,就是在家里读书。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学校要求每个参加调研的老师写一份报告。目的呢,自然是为了学校更好地发展。

周老师不喜欢这种八股文式的文章,但毫无办法。自己满腹牢骚不知道向谁倾诉,而妻子又不停地在唠叨鸡蛋和猪肉价格涨了多少,上个月水电又花了多少钱。他不愿意跟同事谈——由于他生性孤傲,也没有什么朋友。他想到了自己的学生穆子诚,这个平时总能与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

子诚自己也一直很想到不同的大学去看看,感受一下那些铺天盖地热热闹闹的宣传中的“文化氛围”的不同。因此他见到周老师后首先问他这次考察的感受,但得到的回答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

“大同小异吧。情况不太乐观。说实话,我看了那么多大学,有时候觉得它们像行政部门,有时候觉得它们像企业,但很少感觉它们是学校。大学的立身之本是什么?教学和科研!可我们又有哪一样做的好?!学生一届又一届的毕业了,就像在批量生产零部件,但就业率怎么样?又有多少人能学以致用?他们学过高等代数,可是毕业后发现只需用到加减乘除——到超市购物或者买菜时计算无误就可以了;他们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且不谈成效怎么样,许多人别说出国,可能一辈子见到的外国人都十分有限!

我听到好多学校在劝自己的毕业生放下身段、降低要求去找一份工作;我还听到有些博士生硕士生去搓澡或者摆地摊了,那为什么还要浪费那么多财力物力去培养他们?当初直接教他们搓澡什么的不就行了?

没法就业是学生的错吗?收了人家的高额学费,教了人家一些百无一用的东西,还要指责人家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就算是职业培训班还能保证学员就业,否则就全额退款呢!

我甚至经常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还不如让学生们选修一些驾驶或者厨艺之类的课,也算一技之长,不至于将来混碗饭吃都那么难!可是你想,家长花了那么多学费,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学炒菜或者开车,他们会怎么想?

“再说科研。好像都成了装点门面的装饰品,用各种规定或者利益去催促、诱导着教师们‘挤’出论文!为了经费或者评职称,有的人东拼西凑,搞出的论文不知所云;有的干脆去抄袭!这样大家都满意!有些领导也只看数量不求质量。

我就因为不愿意争取经费常常被妻子埋怨,我只是不想赚不属于我的昧心钱!论文应当是深入研究或调查积累出来的,而不是靠‘挤’!水到渠成才是正道!听说有些教师就是这样挤出了专著,还出版了——但结果却卖不出去,落得在课堂上向自己的学生推销自己的书!这样搞下去怎么可以?

你去看看,各个学校最显眼的宣传栏都张贴着领导视察的照片,这样就能办好学校吗?我承认,领导才是有权拨款给学校并且有权评估学校的人,可是办学能只靠这些吗?没有踏实的学风,一切都不会长久的!

我们的好多老师,不是想着怎样去努力做学问,只想着赚钱做官!知道吗,很多学校为了留住一些名教授或者高学历的海归,总是给他们各种优惠,或者一上来就给个处级的甚至更高级别的干部头衔,各种补贴经费都一应俱全;或者名车豪宅,出手相当阔绰。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在争夺有名气的教师资源,因为有了他们就有了比较拿得出手的名片!这是在做广告请代言人吗?而作为回报,这些代言人们只需要每年搞出一些论文或者专著——不管怎么搞出来,只要结果!

这些名师们被权力和金钱笼罩,你还能指望他们做什么研究,搞什么学问,还怎么期待他们去负责任地教书育人?!”

周老师也发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名气大的学校受关注程度较高,得到的资金投入也很多,没有名气的学校就不一样了,备受冷落,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去想办法。

此外,每年有那么多以大学生冠名的活动:运动会、演讲、辩论赛等等,众多不知名的学校从来与之无缘,似乎这些学校里面所培养的学生不叫做大学生。子诚的班级有一些比较积极的学生好多次尝试去报名参加类似的活动,却被告知连初赛的资格都不具备。

这些学生里,有的是填报志愿时由于估算失误而高分低就,有的是不敢冒险报考竞争激烈的名校而委曲求全,他们无非是想在这个学校里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改变不利于自己的环境,却发现自己和那些名校的天之骄子们有着不小的距离,大家根本就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每当看着屏幕上直播的那些学生的激情飞扬的演讲或者奋力拼搏的比赛场景,大家心中的滋味总是难以形容。他们或许从来不惧怕任何的挑战,只想要一个同台竞技的机会,可惜这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一个奢望罢了。

此外,现在的好多学校都在努力升级——专科大学升级为本科大学,本科大学升级为具有研究生专业的重点大学,有研究生专业的升级为有博士点的超重点大学,具有博士点的学校再升级为……反正学无止境,升级也没有尽头,一切都是为了更好、更好和更好地发展学校。

再就是某某学院更名为某某大学,职业学校或者其他农业等冷门学校则努力把这些能吓跑考生的词汇在校名里面去掉——对于一个人来说,改一下自己的名字不会对自己的命运产生多大影响,而且他还要多跑几次户籍办。

但是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考生报考一所学校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除了百度一下以外,其实也很少有其他途径来了解这所学校的方方面面,因此有个好听一点的校名就是吸引他们最好的因素。

假如有一位武功盖世的大侠叫做凯蒂猫、大嘴猴或者米老鼠,那肯定会被同行或者对手或者百姓所鄙视和耻笑的,他至少应该有个类似于神雕侠、钢铁侠或者闪电侠之类的叫起来比较铿锵有力,听起来比较威武雄壮的名字。当然改过名字之后他的武功并没有相应提高,但人气肯定就不一样了,至少可以傲视同行俯视对手无视百姓了。

一个好听的名字,加上学校美丽景色的图片、视频宣传——类似于美女精心地梳妆打扮好以后才能更有效地去招蜂引蝶。

如果再搞一些师生们的文体活动专辑,那将会是多么富有文化气息!

为此各位校领导也是煞费苦心,没办法,生源越来越宝贵,而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不这样怎么能让学校财源——不,是生源广进,又怎么能促使学校进一步发财——不,发展呢?

情绪过于激动的周老师,有些语无伦次。而子诚并不了解这些事,也插不上话。事实上,周老师也只是找了个倾听者,只要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并不在意对方的回答是什么。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子诚不再像以前那样对自己的未来盲目乐观了,他开始为自己那未知的前途而有些忧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