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怒沙潜影
23419900000317

第317章 秘钥

所以关于这些传闻,除了一些确实无法解释的现象之外,更多的是出于保密需要而做的舆情掩饰。

而人类对于地底世界的了解,也确实如陈可心所说的那样,不及他们对太空、海洋了解程度的千分之一。

想起这个计划,并不仅仅是因为它钻探过程中发生的诸多怪异之事,而是苏联人提出、实施这项工程时间上的巧合性。

这项工程虽然是1970年5月24日才正式破土动工,但其提出的时间却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苏冷战正酣期间。

由于当时美国与苏联太空竞赛的实力难分伯仲,苏联人也愈发感觉到在太空竞赛的征程上难以超越美国,在一切形式的战略创新力都与国家自信心相结合的大背景下,巨大的竞争压力促使前苏联科学家将目光从头顶的深空转移到脚下的地层深渊。

他们计划钻出一个“俄罗斯超深钻探”,以赶在美国钻探项目之前到达地球外壳与内壳之间的界线。

这项计划提出的时间与中国这座绝密工程修建的时间非常接近,而在50年代初期直至50年代末,中苏之间的友谊与合作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苏联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军工技术专家,帮助中国发展诸如原子弹之类的尖端武器。

巧合的是,之前钱二爷也提到过,中国的“596”工程不仅仅是原子弹项目的研究代号,原子弹计划只不过是这个庞大工程里面的一环。

虽然钱二爷没有指明“596”工程除原子弹之外到底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工程,但从这些秘密工程的保密级别以及相关资料离奇消失的现象不难看出,这些秘密工程的机密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已经披露出来的原子弹计划。

这不难让人联想到有这么一种可能,当时的苏联除了向中国援助设计建造原子弹之外,还秘密向中国援助了更为机密的科研技术,由于美国无孔不入的间谍渗透以及苏联出于战略利益的考虑,两国不得不开展合作以应对美国的竞赛优势。

而竞赛之一就是穿透地层深渊,直接观测地球深处的物质,或许苏联人在地层之下发现了什么,这才与中国合作进行了一次试验性的科学钻探。

而苏联人对于地层之下的发现或许并不十分清楚,再或者是当时的钻探技术不成熟,甚至连苏联自己也只是在摸索试验阶段,后来由于中苏关系破裂,苏方人员和资料均被撤离回国,中国不得不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而苏联人也不得不面临重头来过的命运,这才有了70年代的“地球望远镜计划”。巧合的是,这一计划起始的时间恰好是在中苏珍宝岛冲突之后的强势敌对期间。

从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案例可以看到,中国在苏联撤走所有专家和资料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摸索出了原子弹的全部理论设计,并且以令世界震惊的速度研制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也正是有这种咬牙坚持、不怕困难的热血精神,在苏联单方面撕毁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的情况下,包括原子弹在内的整个“596”工程并没有停止运转,一些苏联援建的秘密项目仍在研究试验。

也正是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和探索的未知性,试验导致了不可预知的事故,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灾难性损失,由于顾及国内的影响以及当时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再加上项目本身的绝密性,当局不得不采取了特殊手段处理,甚至是销毁了这些项目存在的证据,所以才有了原子弹计划与“596”工程唯一的对应性。

而苏联和俄罗斯之所以至今都没有公开这些项目的内容,究其缘由,很可能是这些项目本身就是一个无法被揭开的秘密,就像仍未解密的“地球望远镜计划”一样,里面隐藏了一些只适合沉睡在档案里的一些东西。

联想到这处地底工程的不合理性以及工事里面发生的种种诡异之事,这项工程又是否与“地球望远镜计划”一样,是人类不经意间打开了地球深处的秘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