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怒沙潜影
23419900000230

第230章 附连山体

沈洁然说起自己专业上的事情来,精神劲儿与之前判若两人,不禁让我和陈可心有些刮目相看。

经她这么一说,我和陈可心也暗自肯定了之前的推测,但她提到的附连山体却是我们没预料到的。

单从表象来看,这座山体从选址的工程学上,算不上是一座完美的军用掩体层。

首先,它没有周围环境予以隐蔽,光秃秃的岩体兀立于茫茫大漠,而且它地表以上的岩层厚度只有300米左右,没有减震的沙土层,而一般抗击核爆的防护层厚度普遍超过500米。

如果被核武或重磅炸弹精准命中,尤其是在岩层传导性强、抗震性较差的情况下,300米的防护层不免显得有些单薄,达不到设计初衷的抗爆指标。

但如果像沈洁然所说,地表之下还有更为庞大的附连山体,那么将工事继续向下拓展,将重点指挥部和秘密基地向更深的地下山体转移,然后采取一定的抗爆隔震措施,那么这里将是一座真正坚不可摧的永久性工事。

按照军方的设计意图,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我借机继续问她道,“你有没有把握肯定下边有更为坚固的掩体层,这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找到备用水源!”

沈洁然被我问的有些紧张,陈可心见状,顺着我的意思对她道,

“俞教授是知名的地质、生态学家,对罗布泊地区的地层结构、水文应该有很深的研究,你是他的关门学生,有没有听他提及过这方面的研究报告?”

沈洁然想了一会,为难的告诉我们道,“我也是第一次跟俞老师出来实地考察,之前一直在学校里学习理论课程。

罗布泊有些区域因为事关国家机密,一直是严禁私自考察、报告的。俞老师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都集中在罗布泊湖水的消失和雅丹地貌的成因上,对这个区域以外的地质断层、水文气象很少涉及,他给我们讲解的也大多是跟他研究有关的东西。

我只能凭自己的经验推测下面可能存在附连山体,而且很可能还是这座石山的主山体,是不是一定有,我还不能完全确定。”

我看了陈可心一眼,心里暗叹了一声,沈洁然这丫头在原则上的事一点都不糊涂,说了跟没说一样。

陈可心似乎也有同感,也不再多问,将水壶收了起来,让她先去照看一下俞教授,随后嘱咐我道,

“你身上的伤口只是进行了简单的闭合处理,伤口处仍然很脆弱,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病菌入侵的几率,但也同时方便了伤口内部的厌氧菌群。

如果感觉到不适,一定要及时告诉我,另外,一定要控制行为动作的幅度,尽量避免再次撕裂创口。”

我点了点头,陈可心帮我将衣服穿上,两人说话的功夫,钱二爷和渔夫已经检查了将近三分之二的遗骸,看他们仍没有停下来的架势,大概是没有发现什么线索。

我对此并没有抱什么太大的希望,他们这些人能接触到工事里的核心机密,那也就意味着他们自身也是机密的一部分,处置他们的人自然不会放过他们身上任何可能泄密的物件。

正当我不抱什么希望的时候,渔夫却突然在一具干尸旁边停了下来,似乎是发现了什么东西,打着手电半蹲在地上小心察看。

由于离着有些距离,加上角度的关系,看不清他发现了什么,一旁的钱二爷见状,也转身过来察看。这一看,两人似乎都有所发现,一动不动的围在尸体旁边。

陈可心也是求知心切,便想当先过去查看,我一把将她拦住,“等等,还是先问一下!”

陈可心用手电朝他们晃了晃,问他们怎么回事?

二人这才反应过来,边晃手电边朝我们挥手表示有情况,示意我们赶紧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