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怒沙潜影
23419900000219

第219章 死士

陈可心点了点头,伸手揭开一具干尸身上的衣服,深褐色的尸体上遍布了若干弹洞,褶皱的如同戳破的橘子皮。

陈可心指着那些弹洞道,“这些人的中弹部位毫无目标性,也就是说开枪的人,可能根本就没进行最基本的瞄准。

但能在这里执行任务的战士,应该都进行过严格的军事训练,虽然谈不上一枪毙命,但最起码也应该知道射击诸如头部、心脏等要害部位。

如果是军事哗变的话,那就更应该知道节省弹药、精准射击的重要性。

从现场的情况看,这里存在两种可能性,开枪的人可能没有经过任何准军事化训练,也就是非武装人员;

另一种就是,开枪的人根本用不着顾忌节省弹药和目标的命中率,他们所要做的,就是集中处理这些人,向他们倾泻一场子弹风暴。

渔夫说的没错,空腔既是冲突的发生地,也是引发冲突的导火索。因为按照规定,除非是紧急情况,不然防护门是不可能轻易被打开的。

这些人死在空腔里,说明防护门被打开过,至于为什么打开,可能跟他们的死因有关。

那么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可能,这些人出于某种原因,没有经过批准私自打开了防护门。

在进入空腔的时候,遇到了执勤警戒的警卫力量,而警卫力量很可能收到了密令,对这些私自外逃(姑且称之为外逃)或者擅自撤离的人员实施就地处置,随后清理了现场,将他们的尸体转移回了工事。”

说到这,陈可心试着想拎起一把56式半自动步枪,但枪身已经与死者手上的皮肉黏连在一起,稍一用力,便会扯下死者手上的筋肉。

钱二爷有些看不过去,沉声对陈可心道,“不管他们的死因如何,死者已矣,就不要打扰他们了。这枪你就算扯下来也使不了,都过去这么多年,里面的部件早已锈蚀,弄不好还会走火,还是算了。”

陈可心见取不下来,也只好作罢,在翻查了这具干尸的衣物之后,对钱二爷道,

“如果这些人的死因有异的话,我想他们一定会希望我们帮他们查出真相,不管他们出于何种政治立场,我敬重他们每一个人,但同时别忘了,杀死他们的人可能还在工事里面!”

渔夫这时也应和道,“他们既然将尸体转移进了工事,就说明他们不想让外界知道这里发生的一切。

而他们能来得及处理现场,说明当时的情况并不紧急,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撤离的打算,他们就像那些殉葬的兵马俑一样,誓死忠于他们的职责和位置。”

渔夫说这话的时候,带着一丝庄重和愤怒,我不知他愤怒的原由,但我知道他说的是事实。

古往今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当战争进行到一定程度、战地快要失守的时候,在某些极端危急的情况下;

很多重点设施和单位,包括来不及撤离的科研人员、武器、设备、机密文件等等,这些在失守方看来极为机密的东西,是万不可落入他人之手的。

这时便会有专门的死士,负责处置销毁这些即将沦为敌占区的重点目标,不要问他们会使用何种手段,因为当他们成功之时,包括他们自己也会随之湮灭。

二战期间,为了防止德国先进科技落入盟军之手,纳粹秘密处决了一部分“领域”科学家,摧毁了还未应用于实战的概念武器。

即使是在现今的世界各国,每一处绝密级别的工事,都几乎存储有将整个工事摧毁几十遍的烈性高爆炸药,一旦面临失守,炸药便会迅速安排就位,由行动人员负责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