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怒沙潜影
23419900000210

第210章 现实

沈洁然见此情形,吓得尖叫了一声,渔夫这时也是警惕的退后了一步,作好了应激准备。

我一把将陈可心持刀的手拽住,低声吼道,“你疯了?”

哪知陈可心并无反抗的意思,神色也没什么变化,顿了半响,才开口道,“就算是磁化水,也不可能拼写这些字符。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一个关于金鱼和鱼缸的法案,这一事件发生在意大利,有民众提议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

他们觉得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鱼缸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

这一法案也随之引出了一个有趣的哲学问题,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所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

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那我们又如何界定金鱼看到的现实就不如我们的真实?

事实上,就连我们自己也不清楚,我们究竟是不是也带着这样的扭曲镜片在观察世界。

经典科学让我们大多数人都相信存在一个客观的‘现实’,无论是我们的感知还是既定的科学,都在直接表达有关这个物质世界的信息;

即有一个外部世界独立存在,它的属性是确定的,与感知这个世界的观测者无关。

但是,随着物理学的逐渐发展,经典科学的地位正变得岌岌可危。

在经典物理学中,牛顿体系能非常准确地描述我们的日常体验,对‘物体’、‘位置’之类术语的诠释也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常识(即我们对那些概念的“现实”理解)相符。

然而,作为测量工具,人类的这一套理论就显得极其微渺。

物理学家已经发现,平常所说的‘物体’以及令我们看到它们的光,都是由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到的物体(如电子和光子)构成的,这些物体遵循的不再是经典物理,而是量子论。

在量子论体系中,粒子既没有确定的位置,也没有确定的速度,只有当一个观测者去测量那些量时,它们的值才会确定。

也就是说,在这中间没有绝对的‘过去’和‘未来’,所谓的现实,仅仅是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而我们看到的物体,也并非是物体的‘现实’,人类的大脑会从视觉神经接收物体反射的原始信息,然后将来自双眼的信息综合起来,

增强细节并填补诸如视觉盲点之类造成的信息缺失(简单的例子,你在镜子中,或者手机拍摄模式中看到的自己,和相机拍出来的照片相比,存在某种意识和现实上的反差),另外,大脑还会从视网膜接收到的二维信息中创造出‘现实’意义上的三维空间感。

就像你们现在看到的每一个人,实际上不过是利用他身上反射的光线,建立起了一个心智图像,或者说,只是人的模型而已,并不是这个人存在的本身。

也就是说,我们感知的世界可能并不真实,我们观测到的所谓的‘现实’,只不过是来自心灵的感知,或者是某种力量模拟出来的世界,世间的万事万物,

包括我们的嗅觉、听觉、触觉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可能是一套类似于代码程序编制出来的复杂维度体系。

在电影《黑客帝国》中,人类就毫无察觉地生活在一个由智能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现实中,计算机通过这种方式让人类保持安定并心满意足,以便从他们的肉身实体上抽取生物能量。

这部电影虽然只是一个异想天开的艺术作品,但他传递出来的对于‘现实’的颠覆认知,却是一个既不能证实又无法回避的潘多拉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