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怒沙潜影
23419900000194

第194章 末日地堡

我不知道渔夫看见了什么,他的反应显然有些异常,但他没说什么,我也不好强加追问,毕竟是不是幻觉谁都无法确定。

只是渔夫和钱二爷两人的反常之举让我顿生疑虑,尤其是那个黑影,如果真是康永生的话,为何只跟钱二爷打招呼?

见着我们这些人又为何要跑?

陈可心这时闻讯,立刻跟沈洁然搀扶着俞教授赶了过来,我将情况简要说了一下,说不定真如钱二爷所说,这处工事里边还有其他人。

沈洁然听闻钱二爷看到了康永生,提醒我们道,

“康老师是在这附近失踪的,说不定也跟我们一样误打误撞走进了这个山洞,我知道我看到的是幻觉,但直觉告诉我,康老师可能真的来过这里。”

陈可心看着眼前的防护门,皱紧了眉头道,

“康永生失踪的时候带走了一些必备物资,尤其是那件可疑的帆布包,里边存有唯一能表明那些干尸身份和死因的东西。

康永生当时精神失常,不可能凑巧带走这么重要的东西,而且他能自行解开复杂的绳结,这都表明他有清晰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

他要是进入了这处工事,绝不是跟我们一样误打误撞,应该是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这道复合防护门事实上已经证实了我们之前的推测,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如此厚重的防护门,应该是以铅、铝合金、混凝土等特殊材料配比而成,可以抵御核爆冲击的复合防爆门,属于能防辐射、防化学、防重弹、防原子的‘三防门’。

而这里的岩层坚固程度堪比石英岩和玄武岩,硬度也至少在七级以上,理论上可以抵御重弹空袭。

只有极为重要的重点工程才会选址和采用这种三防结构,而最为保密的莫过于各国元首的末日地堡。

冷战期间,为了应对全面核战争的威胁,美国和苏联等拥核国家都秘密修建了极为坚固的防核工程,其中以绿蔷薇防核地堡最为引人注目。

这座地堡位于美国绿蔷薇酒店建筑地下19.5米深处,1959年由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秘密下令兴建。

绿蔷薇防核地堡于1962年前后投入使用,地下面积达1万平方米,根据美国政府计划,若和苏联爆发核战争,国会议员和相关重要人员将被立即转移到地堡里,在里面生活并维持政府正常运作。

为了防核弹爆炸及辐射威胁,地堡深入地底,建筑外层设有铜墙铁壁以作防护,其水泥墙更是厚达1-1.5米,大门则是重达25吨的复合防爆门。

防核地堡贮存有大量食物、书籍甚至游戏,有独立的发电站、净水系统以及可容纳12张病床的医疗中心,足够地堡中的人员生存两个月。

这座地堡装有精密的空气过滤系统,甚至可以脱离外界给养,自行供给72小时的新鲜空气。

一直到1989年苏联解体,地堡都保持随时待命状态,军方安排了编制人员时刻驻守,不时更换粮仓中的食物和相关给养,确保地堡时刻准备就绪。

但这座地堡在1992年被媒体意外曝光,由于位置、结构设施和功能都被公之于众,国防部不得不宣布地堡无限期停用,撤走了辐射探测器等敏感仪器,并于1995年修整之后正式对外界开放部分地堡空间设施。

但这只是防核工程被披露出的其中一座,还有更为隐秘坚固的防核地堡一直处于待命状态,因为有核武存在的一天,防核地堡就有其功能上的存在性。

美国和苏联都曾扬言要对中国实施精确核打击,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领导人曾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方针,秘密筹划了一批备战的‘三线工程’,这其中就应该包括类似防核地堡的秘密地下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