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怒沙潜影
23419900000013

第13章 红线

我和父亲都没想到王应北此时会打来电话,从电话的内容判断,他很可能碰到了麻烦。能让一个人如此惊慌,情况肯定危急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父亲急忙回拨了过去,电话那头显示用户已关机,无法接通。难道他已经遭遇了不测?

父亲的手有些颤动,紧张的看着我道,“他会不会出事了,咱们报警吧。”

听到王应北惊慌的声音,我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他被盯上了?被谁盯上?难道是那个神秘人?接下来紧急切断通话,更是让我眼皮狂跳不止。

但听父亲说要报警,我立刻冷静了下来。

不说这人的失踪与我们有道不清的关系,就算是报警了,我们怎么跟警察说,地点原因一概不知,如果真有人要害他,恐怕警察找到的只会是一具尸体。现在当务之急,是弄清楚他失踪的原因。

如果他真的跟神秘人是一伙的,那会是什么人盯上他?如果不是,他会不会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有人想灭口?

父亲听我说的有些道理,只是这事怕牵扯上人命,到时候如何理的清。况且对方下手这么狠,谁能预料他会不会对我们动手。

我让父亲别慌,他这么做,无非是想从我这得到什么东西,只要他没到手,我们就不会有事。照目前情况看,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大,他和孙桥生过来监测追踪发件人的地址,随后就莫名失踪,他们一定发现了什么,而导致他们辞职的可能就是这些东西。

王应北之所以对我们有所隐瞒,可能是觉得是这些东西太过重大或者极其危险。

问题会不会就在这,王应北发现这些东西的时候,有没有可能被它盯上,这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做到。

做信息安全工作的人应该都了解,对于他们来说,有了网络就好比有了通往各个家庭、个人、公司、国家资料库的路径,只是这些路径设置的门槛安全级别不同,他们有技术有能力在这些资料库里来去自如,但同时他们有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好奇心对他们既是动力又是终结。

王应北和孙桥生两人的逆向追踪引起了它的警觉,不经意踏过了这条红线,两人自知惹了大祸,甚至来不及去单位办理辞职手续,就匆匆跑路。

想到这里,我身上已经被冷汗浸透,它的力量竟然可以大到监视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我越想越觉得脊背发凉,它对我的监视,不仅仅是网络,生活中也暗藏着它的力量。这种监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之前竟无半分察觉。

父亲听完我的分析,良久不语,过了好半天突然沉声道,“玺,要不我们搬家吧!”

几个月的接触,对于父亲的性格我还是很了解,他说的很沉稳,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下了很大的决心。

房子是太爷回国置办的老宅子,因怀念京师的生活,风格有些类似北京的四合院。庭院莳花置石,一切显得古色古香。几十年间修葺了几次,最近一次是父亲结婚装修用作婚房,到如今依然保存的非常完好。这栋老宅子倾注了几代人的心血,见证了楼家荣辱兴衰,城区扩建的时候,被划入了拆迁行列,父亲花钱打通了一大堆关系,拆迁的时候侥幸保留了下来。

父亲觉得,住那种钢筋混凝土的监狱丧失了家的雅兴,没有丝毫的历史情感和温馨可言。老宅子不仅是祖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更是一种古文化遗存,看见它就像看见一部肃穆的年代史。父亲做这个决定,也是感觉到事情已经超出了预计,为了家人,什么也顾不上了。

我心里有些沉重,拉住父亲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搬?能搬去哪里?王应北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们不知道他的眼线在哪,但无论在什么地方,不达目的,那双眼睛永远都不会闭上!

我不知失忆之前发生了什么,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王应北看到的东西跟我已经失去的记忆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不找出它,我们永无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