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怒沙潜影
23419900000106

第106章 注宾城

俞教授见状立刻正了正脸,严声道,

“学生,不得无礼,大家以后都是同事,要懂得相互理解尊重。”

说完,便笑着对我道,

“我这学生刚从学校出来,年轻,不太知晓礼数,希望你不要在意。

对了,你叫楼玺是吧,看你年纪不大,说话却言辞犀利颇为稳重,数据记录是一项细心繁琐的工作,一般人可胜任不了,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俞教授这话说的很有技巧,明面是对我褒奖了一番,其实不乏护犊的感情在里面,

“一般人胜任不了”,是个双关语,胜任的了,那就是说你有水平,胜任不了那就是你自己心知肚明,也不伤和气。

想到这次科考行动,这七人组才是队伍里的核心,自己也不过是跟班记录的角色,不可太过招摇,便笑着对俞教授道,

“您太过抬举,您是这行里的泰斗,带出来的学生也自然是非常了得,我那学校不提也罢,日后还望您和洋学生同志多多授教。”

俞教授连声推辞道,

“哪里,学术界没有所谓的泰斗,百家争鸣各有其效,不可虚扣了帽子哟,小同志要务实,一定要务实。”

李建祥打了一壶开水回来,碰见我们的谈话,也笑着道,

“楼玺同志,价值可不在乎出身高贵,就像出土的每一件文物,只要具有历史研究意义,那它就是重要的,一根竹简和一堆珍宝是没有可比性的。”

我连连点头称是,表示虚心受教。

这时俞教授也岔开话题,跟我介绍这位考古学者的来历,李建祥是国内唯一对西域三十六国有过系统考察研究的专业学者,对消失的古楼兰文化尤为精通。

据他推测考证,在距离楼兰不远的小河墓地西北部有一处被沙漠掩埋的古城遗址,可能是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提到的注宾城。

古往今来汲水泽国的名号一般以河命城,或以城命河,记载有云,“河水又东经墨山国南,又东经注宾城南,又东经楼兰城南而东注”,流经注宾城的很可能就是小河墓地西边孔雀河的支流之一--小河古河道,也称之为注宾河。

这处遗址是被历史和时间遗忘的角落,形成时间约为北魏时期,与古楼兰国东西相望,同饮孔雀河的汁水,其强盛程度和规模可能仅此于楼兰国,但不知什么原因被顷刻埋于黄沙之下。

从北魏后,注宾城再也没有出现过,在史书和人们的札记中,注宾城消失得无影无踪,其人口数量和繁荣轨迹皆是难以追溯的历史谜团。

而李建祥学者的任务就是重走当年彭加木先生的路线,在纵贯罗布泊湖底的同时,对这个神秘的新遗址进行详细取样考证。

在抵达米兰遗址之后,沿古丝绸之路南线再次横贯罗布泊地区北进,重返楼兰古国遗址,深入对照研究罗布泊地区古代遗址的时空分布、西域文化的演化过程、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相关概论。

李建祥给俞教授倒了一杯水,笑着道,

“您老就不用再给我戴高帽子了,什么唯一专业学者,那都是新闻工作者的胡编乱造,您这泰斗都不敢随意称当,哪容得下我这皮皮虾搅这趟浑水,咱们搞研究的就像您说的,务实才是硬道理。

说到三十六国,这也只是一个枉计的数字,水泽之国繁茂之时,城邦数量何止三十六座,只因自然环境风云际变之恶劣以及历史种种疑云,那些不见经传的异国城池悉数被黄沙掩埋,历经千年不见天日。

比起发掘出来的楼兰、方城、且尔乞都克古城、米兰古戍堡、土垠等遗址,这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神秘璀璨文化更值得人类去关注和探索,重现那百国争鸣、万邦朝拜的盛世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