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怒沙潜影
23419900000104

第104章 会合

我点了点头,问陈可心有没有从两人身上得到什么消息,受什么人指使?

陈可心无奈的耸了耸肩道,

“这个你得问老鬼,包厢不是审讯室,这两个人很不老实!”

老鬼看了一眼时间道,

“让他们说实话可不容易,而且说的是缅甸语,恐怕不太好交流。

不管他们受谁指使,现在可以确定的是,行动远没有结束,大家小心防范尽量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不出意外,四个小时后抵达西安,大家准备一下,不能让人看出马脚。”

说完,给渔夫使了一个眼色道,

“还有一个朋友,你去好好招待一下。”

渔夫把玩着M20,将弹夹中的子弹一一退出,黄铜色的弹体在荧光灯下恬静安然。

钱二爷拿起一枚子弹凝视了半响,沉声道,

“我们的这位朋友见不得光,记得帮他提升一下曝光率。”

渔夫将手枪放进上衣口袋,戴了一副略显斯文的金属眼镜,神情立刻变得慵懒呆滞,无精打采的走出了包厢。

在外人看来,此时的渔夫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挨踢男,没人会特别留意他的存在。

我和陈可心见老鬼已安排妥当,只是提了小心,各自回包厢整理行头,换上了一身户外运动装,将之前计划的职务、专业词汇温习了一遍。

列车在三门峡站停靠的时候,站台停放了一辆救护车,男子因肠胃出血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

后半夜虽然有渔夫暗中警戒,但众人都没怎么睡,列车一路疾驰,在早上7点左右抵达了西安站。

为防被人追踪,五人都没有携带通信工具,由于钱二爷出发前事先告知了科考队车次信息,加上列车没有延误,在发车前终于见到了这支七人组成的科考队。

为首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教授,个不高,姓俞,叫俞怀仁,人如其名,待人接物较为和善,没有领导的架子。

虽已近古稀之年,但精神矍铄,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常年户外工作导致其身上的皮肤黝黑干裂,与电视上那些鹤发童颜、养尊处优的专家甚有区别,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折不扣的实干派。

据钱二爷介绍,这位俞教授是国内享有盛名的地质、生态学家,也是新中国第一批进入罗布泊地区生态、矿产考察的专家之一,对罗布泊湖水消失和雅丹地貌的成因颇有研究。

其他六名队员,有三名是来自省地质矿产勘察研究院、考古研究院、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分别是地质地貌研究员康永生,考古学者李建祥,环境分析员赵文兵,平均年龄不到45岁,跟俞教授有过多次合作,彼此之间较为熟络;

还有两个明显书生气息的年轻人,是俞教授带的学生,一男一女,二十七八左右,男的高瘦斯文,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不怎么爱说话,名叫杨学生,

女的叫沈洁然,留着整齐爽洁的短发,面目清秀,笑起来两颗虎牙颇为好看,宽松的户外装并不能遮挡她略显羸弱的身体,可能是知晓自身体格的原因,介绍的时候还特意强调学过一年多的跆拳道,身体素质没什么问题,希望大家多关照。

我不禁皱起了眉头,这次考察不是旅游,罗布泊环境恶劣,不可预知的事情多了去了,带两个什么都不懂没有任何户外经验的书架子无疑是自找麻烦,

一旦出现什么问题,这帮人必定是以人为本等待救援,想到之后必定会分头行动,在这之前还要与他们熟打交道,也只能欣然默许。

这六人中还有一位是中科院的矿产研究员严峰,二十多岁,是考察小组里年龄最小的一个,体格健朗,人比较帅气,年龄虽小,却是这次行动中上级唯一指派的科考员,配合俞教授考察归总罗布泊以及塔里木盆地周边区域矿产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