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抗战之川军精锐
23320500000007

第7章 山炮营

赵永侠有些兴奋的对向文斌说道

“团长,有山炮营的支援就好打多了!咱们一营的枪支状况最好,我看就让一营抢占有利地形,作为火力掩护。我们二营担任主攻,三营作为预备队。先在500米外等着,等后方的炮兵停止射击后,我们二营就开始冲锋,先打开缺口杀进去!等冲进去以后,三营再上去支援。我们二营的枪支状况最差,不过我们营的兵有六成以上都是打过几年仗的老兵。个个都是打近战的好手,要论起拼刺刀\耍大刀片,可不会输给那些小鬼子!团长,您看怎么样?!”

向文斌笑着说道

“一个营作为火力掩护,一个营作为预备队,一个营作为主攻。嗯,你的总体思路是对的。”

“但是,第一,预备队是用在最后紧急关头的全军预备力量,绝对不能轻易的投入进去!所以,你计划的让第三营紧随其后跟你们第二营进攻是不可行的。第二,日军不仅火力凶猛,近战战力也是极为强悍。虽说第二营近战能力不错,但对上拼刺极为凶悍的日军,估计也会处于下风。而且,对面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兵力足足有七八百人,所以一个营的兵力绝对不够!第三,在500开外集结,等炮击结束再冲锋也不行。炮击停止后,日军会迅速从防炮洞里钻出来进入战壕。一旦其进入战壕,我军尚在四五百米开外。其将可以呼叫后方重炮支援,再加上其本部的直瞄火力的射击。我军在冲锋的路上即会遭受极大的损失,更别提进入近战了!”

“赵营长,拟定作战计划时只有总体思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细节方面的安排。”

赵永侠点头称是,又问道

“团长说得对,我只想了总体,却没想过细节……您说的前两点我明白了,不过您说不能在500米的距离上集结,那我们应该在什么距离上集结呢?”

向文斌斩钉截铁的说道

“我计划,全军的集结点定在1000米的距离上,攻击点订在距敌200米的距离上。在炮击开始前,全军应隐蔽集结于距敌1000米的集结点附近。炮击开始后,全军要快速机动到距敌200米的攻击点上。”

赵永侠惊呼一声

“什么?200米?在山炮营炮击时我军前进至距敌200米的距离上?!”

在得到向文斌肯定的回答后,赵永侠急切的说道

“团长,200米的距离是不是太近了!75毫米山地炮的杀伤半径就有三四十米,在最大射程上的误差更是有150多米左右!咱们在200米距离上集结,是不是太危险了?!”

向文斌笑了笑,说道

“赵营长,你想一想。在500米距离上设立攻击点,在炮击结束后由500米距离上发起冲锋的话,肯定会遭遇日军所呼叫的后方远程炮火及其本部步兵直瞄火力的双重杀伤!而如果攻击点设定在200米距离上的话,从我军发起疾速冲锋,到日军在炮击结束后反应过来进入阵地,中间的距离才会有多远!估计最多也就只有几十米的距离,在这么近的距离上,日军是绝对不敢呼叫后方的远程炮火的!就是其本部的轻重机枪\掷弹筒\步兵炮,估计都没有时间进入阵地!”

“所以,你想想看。究竟是我军在500米的安全距离上发起冲锋,但要遭受日军层层火力杀伤的损失小呢。还是在200米距离上进攻,但可能要承受一些友军炮火误伤的损失小呢。”

赵永侠有些拿捏不定,犹豫着说道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啊,日军的猛烈炮火和精准射击咱们是领教过了。不过,咱们炮兵的射击估计就没那么准了……后方的炮营如果打偏一些,在那么近的距离上,不是会造成突击部队的大量伤亡了麽……”

向文斌走过去,对着赵永侠说道

“赵营长,如你所说。如果我们的主攻部队呈密集队形集结在距敌阵地200米距离内的话,确实有可能在炮击时发生误伤而造成我主攻部队的大量伤亡,你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我们也要具体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其一,在攻击开始前,我会向上峰要求带领集团军山炮营的炮兵观察员前出一线,实地勘测,精准标注火炮射击诸元。这样的话,至少从炮兵的射击数据上来看,将不会发生大面积炮火误击的情况。即使可能出现了误击,那也只会是少数火炮出现在合理范围之内的误差。而这种误差,只可能是单门火炮的个别情况,而绝不会是整个炮群的整体情况。所以,即使不幸出现了误伤,也只会是个别情况,而不会是大面积的误伤。”

“其二,我们的突击部队在到达攻击点的时候,不是而且也不能采用密集队形。炮击开始后,部队在从1000米距离上的集结点向200米距离的攻击点机动时,要采用最大限度的分散队形,以防止可能会被日军炮兵观察员召唤来的敌人远程炮火所杀伤。在从攻击点向日军主阵地进行突击时,为防止被其阵地上的步兵直瞄火器所大量杀伤,主攻部队仍应以分散队形攻击前进。但为了能够集中力量突入敌阵,队形应渐趋密集,以便各部交替掩护攻击。在从攻击点开始进行突击后,主攻部队队形之分散度如何\密集度如何,应以日军反应过来后所组织的火力密集度来衡量决策。”

“所以,只要我突击部队在到达攻击点之前,队形足够分散,就能够在可能发生的我方炮兵误击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因误伤所造成的伤亡。”

赵永侠虽不是科班出身,但也是个大仗小仗历经无数,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军官。

向文斌刚说完,赵永侠就接过话来,说道

“团长,我明白了。看来这德国造的山地炮确实比咱们的川造迫击炮可靠多了,炮弹也不都是不长眼睛的啊,哈哈……”

众人也都会心的笑了起来,当时的四川工业水平极为落后。勉强造出的迫击炮也是精度很差,在中远距离上,炮弹偏离预瞄坐标那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