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抗战之川军精锐
23320500000005

第5章 精锐部队

也许我无力改变两国之间国力的悬殊对比,也许我无力改变两军之间武器的悬殊差距。

但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只是取决于武器装备,其他很多方面都会影响到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比如:军法\训练\编制\战术\人事\薪酬等等,而这也正是自己一直所设想的一支理想的部队战斗力提升途径。

嗯,就按照自己生前所设想的去做,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带出一支强悍的部队!

如果能在抗日战场上多立战功,那么就可以获得晋升。而只要晋升了,就能够带更大规模的部队。

只要手里有一支强军,那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他友军的伤亡。

虽然看不上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指挥和作战,认为打得很烂!但,这些淳朴的士兵,他们都是中国人啊!

所以,自己的目的就是,带领出一支强悍的部队,并逐步扩大部队规模。最终的目的就是,减少中国军队的溃败和军人的伤亡,减少平民的死伤,并大量杀伤日军!

下定了决心之后,向文斌长出了一口气,现在也该是想想该怎么打接下来的大仗了。

但是,这个时期的川军部队,除了报国之心强烈\勇于敢于牺牲之外,似乎在其他方面并无长处……

首先,不说别的,部队的人员编制就很小,一个团还不到1500人……

其次,武器装备极差!

步枪,虽然在前些年购买了一些较为先进的汉阳造,但仍有约一个营的官兵还在使用着老套筒,甚至还有约1个连的部队使用着川造步枪!

汉阳造其实就是仿造的德国1888年式委员会步枪,但是,这种枪本身就不是什么好枪。其所用的7.92毫米口径圆头子弹穿透力低下不说,这种枪本身的设计就有缺陷,所以会经常出现故障。老套筒就更差了,其与汉阳造同为汉阳兵工厂所出,皆为仿制德国1888式步枪。只是因为制造这种早期的仿制版时枪管制造工艺很差,为了避免炸膛,只得在枪管外另加固一层套筒。

川造步枪更是差到了极点,用料差\工艺差\故障多不说,就连射程也是近到了离谱。射程之近,甚至不能从河的一边打到另一边……

各种步枪不仅在射击上存在种种问题,就连刺刀,都不能保证在每支步枪上都有装配。没有刺刀的,在近战时就只能扔下枪,拔出大刀片来拼了。

轻机枪使用的是瑞士产启拉利KE7式轻机枪,这种轻机枪性能还是不错的,但就是装备数量太少了。这个第804步兵团,班一级没有轻机枪,每个排才只有1挺,每个连只有3挺轻机枪……

重机枪直接隶属于团一级,使用的则是老式的三十节式重机枪。三十节式为仿制的美国M1917式水冷重机枪,M1917本身是好枪。但中国仿制成的三十节式却因为原料\工艺\技术等原因,质量很差\故障频发。而且,就算这种故障率高且老旧的重机枪,全团也就只有6挺而已……

炮兵更是几乎没有,整个804团就只有4门质量很差的川造82毫米迫击炮……

这些,就是这个团的全部家当了。

向文斌不由的想到

这哪里是简陋,这简直就是寒酸,简直就是一支乞丐部队啊!

而且,这支部队如果仅仅只是装备方面比较简陋也就罢了。关键是,这支军队在其他方面也是样样稀松啊!

首先,军纪松懈。此时的整个川军部队实际上还是一支旧式地方军阀武装,纪律松懈几乎就是一种必然的情况。其实别说是川军,就算是装备较为先进,屡次参加过国内大战的其他地方武装如滇军\桂军\晋绥军\东北军\西北军乃至于中央军,纪律松懈\外紧内松也都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当时的中国军队中,纪律较好的也就只有冯玉祥的西北军了。当然,我党领导下的红军以及之后的八路军的军事纪律,那也是出了名的严格。

其次,缺乏训练。当时的中国军队招兵时不看兵员的个人素质,往往都是“有人头就算一个”,经过草草训练或者干脆不经训练就送上了战场。所以在军阀混战时期,虽然战争不少,但各方的实际伤亡人数却不高。而一旦遭遇到了训练有素的日军之后,中国军队的伤亡人数就开始了直线上升。

再次,编制混乱。国民政府从1928年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后,就开始谋划整编全国军队。但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也仅仅整编成了十几个师十几万人。而此时的中国军队,全员达到了300多万人。大量部队根本没有得到整编,编制极其混乱!有的步兵师满员足额,可以达到一万多人。而有的杂牌部队,一个师连5000人都不到。各步兵师,有二旅四团制的,有三旅六团制的,甚至还有三旅九团制的!下层的编制也是不一而足,混乱不堪。

再次,战术死板。此时的中国军队,战术水平依旧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水平上。在进攻时,往往都是用少量的炮兵火力进行短暂的炮击,然后步兵部队全线拉开展开一线进攻。步兵一边冲锋一边开枪,待到接敌后便开始进行近身肉搏,“胜则一拥而上,败则一溃千里”。可以说,当时整个中国军队的战术水平是极为落后且死板僵化的。

然后,人事不畅。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阀部队,往往都是以学历/资历乃至是个人关系\行贿受贿作为升迁的考量,却从未以个人包括指挥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来作为评判的标准。中国人口极多,军队员额极大。按理说,在八年的抗战中,理应人才辈出才算合理。然而,在抗战的正面战场上,却鲜有名将出现。反倒是在敌后战场上,却涌现出了大量大大小小的著名将领,并创造性的发明了地道战\地雷战等一系列新颖且有效的战法。直到60年代的越南战争时期,美军仍然对越南人从中国学会的地道战\伏击战等战法头疼不已,这也就是“能者上,庸者下”之合理人事制度的优势。但遗憾的是,当时除了我党领导下的军队之外,其余中国军队都不具备这种合理且清廉的人事制度。

最后,薪酬不济。当时的中国军队依然大量存在着克扣军饷的现象,纪律严明的中央军部队还好一些。其余部队则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克扣军饷的情况,而其中尤以地方军阀部队为甚。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才造成了中日两国军队之间战斗力的极大差距,而不仅仅是因为武器装备上的差距。

毕竟,武器只是工具,而使用者是人!

就像在十几年后的朝鲜战争之中,志愿军同样是武器装备落后且严重缺乏重武器,但却能够和拥有海陆空完备火力且无短板的美军打成了平手一样!志愿军被称为“轻步兵的巅峰”,并不是因为装备先进。而是因为其战术得法,且在其他如纪律\训练\编制\人事等方面皆有先进的管理制度所致!

向文斌思考着这些问题,信心开始愈发膨胀。

他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打造出一支精锐部队,用以纵横抗日战场,即使它是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