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哑与君圆南国梦
22943000000009

第9章 朝 辩

自奕文帝登基继位,暝王(皇上的王叔)以亲王辅佐幼皇之名涉入朝政,期间暗中拉帮与不少贪官污臣结为一派。

太师罗桐虔则是先皇亲点辅政之臣,诸多明官清臣自发向熙国三将(罗桐虔、徐庆、萧雄)靠齐,虽不成一派但也属一系。

而在众多官臣眼中奕瞳这个年幼的帝王,仅是朝殿中必不可少的一尊摆设罢了,可这倒也不能怪他们擅自产生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因为奕曈登基顺位三年在朝堂上甚少开金言,不仅少开金言就连上报的奏章,也都是直接采用辩言胜者一方做为基准批奏。

说到这辩言胜者,在奕曈登基不久早朝便已论为朝辩,不过这话说回来要论瞑王与罗太师哪一方胜多,那只能说一个天一个地没得比,人家罗太师能言善变技高一愁,哪一回不是驳得暝王暴跳怒雷无言以对。

南·熙国――金鸾殿(早朝、议政宫殿)

巳时三刻

殿内地平台高5尺多,十岁的奕曈头戴方形冕冠着装一袭黄色龙袍,威严正坐于楠木所制的龙椅上,龙椅后方左方角筑着一连纱帐,纱帐里太后手低额头,幽雅地倚坐在金椅上闭目养神,纱帐虽薄但只能朦胧见其身影。(皇帝年未满16岁,太后有权旁听议事辅佐从政。)

殿中文武百官位于地平,身穿朝服头戴朝冠手握笏板例于两旁。

瞑王位于左边首位,此时他面色狰狞杀气腾腾,位其身后一排官臣个个面露难色。

右边熙国三将以罗太师为首,他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胜利的笑容显得悠然自得,其身后官臣倒是与左边官臣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的衣袖掩嘴偷着乐,有的倒一脸得意,而绝大多数低调之人选择不露声色。

奕曈傀儡皇帝装得倒也真有一手,不管底下斗得多凶他都能一语不发面无表情地观战,可又有谁知道他这面无表情里却大有文章。

这朝辩已是家常便饭之事,三年间大大小小的争辩奕曈都已听过不下百回,而坐山观虎斗则是他上朝唯一的乐趣,这一白一黑一清一污各互其主,这种动乱不堪的局面早在登基前他便已事先料到,如要说是无力阻止倒不如说他压根就没想过要阻止。

一刻钟过去了……

金鸾殿除了静还是静,所有人都在静候殿中最高权位者发话,眼看这午时将近可这皇上却一言不发,不少按耐不住性子的官臣忍不住打起了眼瓢。

奕瞳俯视百官片刻,不急不慢地言道:“太师刚所言句句有理,朕看这增税之事就暂且作罢。”

罗太师这排个个额首点头以示赞成,左边这排碍于有暝王这冰雕在不敢点头,但也无言反驳只能干愣着,瞑王技不如人怨不得人,只得言不可闻地闷哼了一声,随后他似陷入沉思狐眼转溜了几圈,狰狞的脸色随之转为奸笑。

“众卿家可有事再奏?无事便退朝吧!”奕曈审视片刻朝旁边拂袖一挥。

太监总管德福会意地站了出来,挺起腰板将手中拂尘轻轻一扬,扯开嗓喉:“散……”,这“会”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瞑王已抢先一步挥手制止,“皇上,孤家还有一事要奏。”

奕曈拂袖一挥:“王叔,还有本上奏?”,德福灰溜溜地退回原位,大臣们两眼齐刷刷瞄向瞑王。

瞑王俯首上前一步,不急不慢地言道:“回皇上,孤家确有一事未奏。”

奕瞳铿锵有力言道:“准奏。”

瞑王故作为难之相,吞吞吐吐道:“皇上,昨夜…昨夜……”。

奕曈无奈地接语:“王叔?为何欲言又止?”心道这演的不知又是哪出戏。

“哎…”瞑王哀叹一声言道:“此事滋事体大,孤家真不知当讲不当讲。”

奕曈淡淡地回道:“王叔如实道来便是。”心中哀叹,准没啥好事。

“诺。”瞑王缓缓道:“昨夜皇兄入梦相托,告知孤家一事。”

朝中人闻言先皇托梦甚无比震撼,鬼神之说本就在扑朔迷离,大多的人都秉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真理,又加上瞑王刚那一连欲言又止的动作,文武百官信言升至八分,个个焦虑万分地等待着下文。

纱帐后原闭目养神的太后,也闻声而起竖着耳朵屏息以待。

熙国三将先是一怔,魂魄托梦古往今来传说不胜奇数,先不管先皇托梦真假,就以搬出先皇名号就可断定这事定当棘手,思此之彼三人心中不免滋生不安,而后三人面面相觑眼神示意小心防范。

弈曈依旧面无表情淡定缓言道:“哦?父皇竟魂魄托梦于王叔?那此事还真非同一般。”心中不免暗叹,托梦之说本就真假难辨又无从查证,太后和臣民又极其信丛这鬼神之说,这事怕是难以应对不知这次苗头对准的是谁?

瞑王浓眉扭成一团转颜满脸担忧之色,悲伤地言道:“皇兄梦中对孤家言道‘朕升天之日,遇妖童临世于南熙,幼婴之时遂死其生母,长大之日欲祸害国民,妖童若不驱离熙国,那,国,必,亡,也’。”而后之语缓慢沉重。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百官皆大惊失色,殿内顿升喧哗,不少官臣窃窃私语之时,还时不时地用余眼偷嵌萧雄几眼。

萧雄先是一怔,随之火冒三丈,心道:众所周知,莲妹于先皇升天之日为萧家产下一祸童,这老家伙言下之意摆明是在陷害哑儿,如对本帅心存敌意大可冲着本帅而来,为何妖言惑众牵连年幼多病的哑儿,此等小人之举实在可恨。

(在此年代母亲难产而死所生出的孩童被视为虐童,先天性缺陷婴儿均被视为障童,两样兼备视为祸童,极有扫把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