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哑与君圆南国梦
22943000000018

第18章 与天为敌

阳春三月,天空一碧如洗,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天空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被染上了通红似为一面火镜,无情的火光焦烤着地面上每处肌肤,仿佛一切东西都要燃烧起来。

熙国首都家家户户窗门紧闭,往昔热闹非凡的街道今日格外的冷清,一辆马车缓缓驶过寂静的街道,两行若干的侍卫紧随马车其后。

萧雄身穿一身银色的盔甲,腰间长剑紧系,静坐于马车内,身旁三岁的萧哑一席白绵服,宽袖加长掩盖住了他枯瘦如柴的四肢,连同手指都包裹其中,一碧如泉水般秀发高扎而起,头带遮面白纱罩。

萧哑静思:太后下令斩杀妖童那天正值月圆之夜,老爹半夜推门而入,让我高举着一颗玉珠在院里晒月光,看似平凡无奇的玉珠神奇地化为珠尘,一点点地散落而下渗入肌肤里,等到玉珠消逝那一刻我身上每寸肌肤,就连头发也都被渗进了珠尘。

老爹告知‘碧水珠’乃神物可避火,还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保密‘碧水珠’之事,包括方伯甚至翠菊,想起方伯与翠菊这些日为我流尽干枯的眼泪,我不禁有些迷茫。

我只是他们的少爷,而他们只是受雇于老爹的仆人,本应如同前世的主仆关系般,可又是如此的不同,如果说前世是个冷淡无情的世界,那现世却是个情感泛滥的世界。

萧哑,定眼看着袖长盖于指的衣裳,心里竟有一丝酸楚,身上这套衣装是翠菊三日来不眠不休,挂着两行泪一针一线赶制出来的,出门前翠菊含泪带说的那句话一直缠绕在耳边:“我们家的少爷貌美如仙,那些将少爷视为妖童的无知小辈,又怎配见到少爷这花容月貌?少爷您一定要慢点走等着翠菊,翠菊会领着少爷一同去见小姐,所以您一定要回头看看,等着翠菊。”

就在我一脸茫然的时候,老爹似听出了翠菊话中的决意,当场出手将翠菊打晕了,还命令方伯片刻不离地盯住她。

而这使我更错愕,如果老爹为爱要自刎那情有可原,但翠菊竟想为我和我娘寻死,这让我感到无比的震撼。

萧雄看向若有所思的儿子,心中有诸多的心痛与担忧,计划虽都谋策好了,但一切未成定局前都还是个未知数:[哑儿虽比同年幼童聪慧早熟,但也仅是三岁的幼儿,而今日即将发生的一切,兴许会超出他小小心灵的负荷,甚可能会让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哑儿~~”萧雄话中带着些许的颤抖,夹带着诸多的不安。

萧哑收回思绪,抬眼对上的是父亲那充满不安的眼神,小手托着长袖附上父亲微颤的大手,还予坚定的眼神:[我虽不知您为何担忧,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度过今日的劫难,但此时我的心是平静的,是生亦是死我都毫无怨言。]

萧雄心痛地将瘦弱的儿子轻轻拥入怀,微颤的身子变得硬挺,不安的眼神随之变得坚定,浑身散发出了平日里身为将军所拥有的威严气息。

--------------------------------

祭祀宫大门开启敞开着,若干侍兵在宫外围了两圈,全城百姓不管男女老少都在同一时间,自发地聚集到祭祀宫前静静地等候着。

宫内依旧围了近百名御林兵,石阶两旁的如往昔般排列着两行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一席黑袍冕服的幼皇位于台阶顶层,立于左侧献祭台的是高帽遮脸的大祭司了尘。

宫里宫外除了静还是静,每个人都顶着火辣的太阳无声地静候着,犹如暴风雨前夕的宁静。

“来了,马车来了。”一激动细小的声音从百姓群里惊呼出声,宫里宫外所有的人都极有默契地转头静看,目视缓缓驶来的马车,没有喧哗没有私语,这是一种空无的寂静。

马车渐行渐近,宫外百姓自发地退散两边,中间空出了通往祭祀宫的大道,马车在众兵的簇拥下平稳地驶入祭祀宫。

萧雄揭开车帘,单手抱着哑儿迈下马车,另一手搭在腰间宝剑上,剑眉上扬抬眼环视了一圈,怒目扫过迎上来的两名祭官。

两名祭祀官原想过来接妖童上邢台,萧雄就这一个眼神,使让他们不寒而栗,伸出的手顿时僵硬在半空中。

萧雄无视祭官为难的表情,径自抱着哑儿迈上官阶,全身散发出让人毛骨悚然的气场,所到之处两旁站立的官臣都惴惴不安地低下头。

大祭司恨痒痒死盯看幼孩,他原以为萧雄爱子如命,哪知当日朝堂上萧雄竟扬言要大义灭亲,害得他整个计划都脱轨了,显然自己是高估了萧哑这颗棋子。

哑儿侧身坐在父亲的手臂上,小手勾着父亲的脖子,白纱罩底下深邃的双眸打量着眼前的一切,当他看到台阶顶层那气宇轩扬风度翩翩的幼皇,他惊愕住了。

是他?那晚夜闯怦息府的小屁孩。

他怎么会在这里?

难道……难道他是当今的幼皇?

怎会?

奕瞳定眼看着萧雄手臂上的幼孩,白绵服恰到好处地将他枯瘦如柴的四肢遮盖住,白纱罩更隐藏了他那倾国倾城的美貌,猜测着白纱罩下那张惊讶的神情,奕瞳不禁在心里暗笑道:都说了我们很快就会见面了吧。

萧雄止步在属于自己官位的台阶上,抱着爱子单手单膝而跪:“臣,叩见皇上、太后,吾皇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千岁。”

在场文武百官本看着萧雄这身打扮早已愕然了,再看他这单膝行礼不免目瞪口呆,立于上阶头带金丝纱帘的太后犀利的眼神一扫而过:“萧将军,这是何意?”

萧雄不惧反倒显得泰然自若,淡定缓言:“臣,愚昧,不知太后所指,还望太后明示。”

太后冷哼一声道:“萧将军,为何不穿朝服而穿盔甲?为何只于单膝下跪?为何不将妖童交予祭官?”

萧雄举目对视:“太后,将军上战场着装盔甲单膝下跪乃常理,再则哑儿乃吾儿并非妖童,何以交予祭官?”

金纱帘的太后早已怒火中烧,但为了维持她一国之母应有的气度,只得愤愤地压下心中的怒火,继续以冷言相击:“哦?萧将军竟将祭祀官视为战场,那哀家倒想请问将军,今日欲与谁为敌?”

萧雄仰天长啸一声:“天。”转而咆哮道:“本帅今日欲与神相斗,与天为敌。”字字语重一派地理直气壮。

萧雄身旁不少文武百官因这声咆哮而微颤起了身子,宫外百姓与侍卫则处于极度的惊愣中,徐庆、罗太师、幼皇嘴角都偷偷勾起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