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言情魂归大清:莫相思(胤祥版)
225000000021

谈欢(二)

“我喝的这是什么茶?”一直没有表情的四爷冷不丁开口,吓了我一跳。

“回四爷,奴婢刚才看见有云南进贡来的普洱茶便给四爷沏了一壶。”我小心回答。

“普洱茶……这茶倒是没怎么听说过,味道有些特别,怎么用这个?”

我一惊,难道他不喜欢?这普洱茶是极好的茶叶,他怎么会不熟?我心里一面小心揣度着,嘴里一面小心应对着:“回四阿哥的话,奴婢只是看到御茶房有云南进贡来的茶砖,想是普洱茶。这茶对身体是极好的,而且……奴婢一直以为这普洱茶颇有佛缘,配得上四阿哥,就擅作主张用了这茶。为了配这茶,特意选了这陶杯,奴婢自作主张,四阿哥恕罪!”什么时候我苏重华沦落到这般溜须拍马编瞎话的地步了。

“茶虽然有些特别,却是好茶,余香很浓,确实有股佛气。只是你怎么知道这是普洱茶?你以前喝过?本阿哥怎么不知道宫里头有这样的东西?”[1]

我更惊讶了,他居然真的不知道。我总不能说这个东西在几百年后极为流行吧。赶紧随机应变,胡诌了个理由:“回四阿哥的话,奴婢以前去一座古庙进香,那里的老方丈送与奴婢吃的,这茶的名字也是他讲的。他还说,这茶很奇特。别的茶不能久存,这茶却越沉越香,恰似佛法,日久年深方可悟佛法无边。”我本来想说亲戚送的,随即想到二哥在他们身边,一问就漏馅了,就编了这么个借口,想必他也不会深问。

果然,四爷没有再问,若有所思,胤祥却忍不住快嘴道:“是红螺寺?”我赶紧说:“回十三爷,不是红螺寺,是以前出游在深山里偶然发现的一座古刹,香火不盛却有些仙气。”胤祥听了也就没多问了。

不料一旁的胤祯突然开口:“怪怪,你这小丫头怎么知道得比咱们这些成天在外头跑的阿哥们还多?我便罢了,四哥、十三哥都是经常随皇阿玛出游,替皇阿玛办差,走南闯北的人,怎么也比不过你?”

我一听,暗叫一声不好,急忙答道:“十四爷言重了。并非重华知道得多,因为爷忙着万岁爷和天下的大事,这样的小事情怎么记得了?奴婢在家里头没事干,脑子里空空的,自然有什么都装进去了。”我也对自己这种拍马屁的行为感到不耻,在心理小小地鄙视了一下。胤祥脸上却是明目张胆地嘲笑。胤祯却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好可爱。

“你这丫头,鬼道得很,这小脑袋里到底装了些啥?怎么总让爷感到意外!”胤祥又喝了一口,“冰糖化了,却有点甜。对了,丫头,好像你们家‘饭桶’病了。你二哥这几天张罗找大夫呢。对了,‘饭桶’到底是啥?会生病定是个活物,莫非是人?”

我一听他这话,心里急了:“是奴婢养的猴子。怎么样,严重吗?什么病?可能治好?”

“猴子?”他们俱是一愣。“丫头,你也真怪,怎么养个猴子玩,以后打算没饭吃去耍猴卖艺啊。哦,对了,莫非上次打架的时候说是去看耍猴的,就是为了这个?”胤祥又开始嘲笑我。四爷当时也在,虽然不如胤祥了解得清楚,却猜了个大概,胤祯就完全莫名其妙,瞪着一对无辜的大眼睛盯着我们。

“老话讲‘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奴婢喜欢养猴子。‘饭桶’病得厉害吗?”我一着急,语气竟然冲了起来,幸亏旁边没有别人,胤祥也不在乎。

“听你二哥的话,想来没什么事,就是不喜欢吃东西,没精神。怎么起了‘饭桶’这么名字?笑死人了!”

我听了他的话,哪有心情再理他,心里沉沉的。饭桶平时最爱吃东西,现在这个样子恐怕是因为我不见了的缘故。都已经好几个月了了,它居然还这样,叫我怎么能不心酸?畜牲都如此,阿玛、额娘会难过成什么样子?虽然每次二哥都让胤祥报平安,可那些恐怕都是为了哄我安心说的,里头到底有多少真话,我心里也没底。这样想着,心情一下子悲伤起来,胸口闷闷的,鼻子酸酸的。

“丫头,本来就丑,现在鼻子、眼睛、嘴都皱到一块了,更丑了!”胤祥一见我这样,赶紧想办法逗我开心。“对了四哥、十四,前两天出去,瞧见一个新鲜事……”讲起笑话来。待讲完笑话,胤祯是笑得厉害,四爷也舒展了眉头,脸上出现笑意。说实话他的笑话我没听进去,也没听懂,但却知道他是真心想哄我开心,所以也捧场地跟着笑了。

他一见我笑了,又来劲了:“丫头,你知道的也挺多,好些个都是爷没听说过的,你也来说一个,得爷没听说过的,如果听过了,你得受罚,如果没听过又逗趣爷给赏,若……”他斜眼看了看四爷“若让四爷笑出来,爷重重有赏!”

我一听这话,只能答应,另外我也想知道未来得雍正爷、铁面阿哥的定力到底有多强。搜肠刮肚,想到了一个:“既然十三爷出题了,奴婢只能作答。这个笑话是奴婢从别人那儿听来的,奴婢不大懂,可别人笑得都厉害,几位阿哥若是听懂了,也说给奴婢听听,让奴婢也跟着乐乐。”说罢,清了清喉咙开始了:

[1]普洱茶在清朝很有名,但到了雍正七年才在云南设立专门的贸易区,所以本文假设这里胤禛并不认识普洱茶,是通过重华才知道的。这一点在后文也有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