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刘季玉一统三国
22460800000013

第13章 魏延勤练精兵

大约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府兵基本都和荆州军操练过一遍了,于是刘章将张任,黄权,法正他们都召集了起来,想询问一下情况。

“张将军,刘备他们这一段时间可有什么动向啊?”“回禀主公,我派去的人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举动,只是他们拜访益州诸位官员太过频繁了些,而且有时张别驾也会同他们一起。”“噢,是吗?”刘章说完转过来向黄权问道:“公衡,那你平日里与下属们交谈,可有发现什么变化吗?”“回主公,确有变化,吾发现诸人言谈之中常常流露出对刘使君的仰慕之情,而且有时似乎有些过分了,不符合身为臣子的本分。”

“呵呵,还有这个情况啊。孝直,你觉得刘玄德如此这般是为何啊?”法正略略思考一下道:“刘备之意,无非是结交众人,在其心中树立明君的形象,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让他们将来改换门庭,另奉新主的时候更加自然而已。而且又有子乔于其中穿线搭桥,为祸亦不小啊。”

“孝直所言有理,那么想必有法教我了?”“臣确有一法,要使刘备不能再暗结人心,只有让其立即赶赴前线,对抗张鲁,无法见到诸人。不过直接命令他离开显然不妥,那么只有想别的办法了,主公想必早有打算。”

“孝直果然深懂我心啊,哈哈哈~~”刘章笑道,于是告诉张任应该如此这般,张任听完,直呼妙计,三人又商议一阵之后便告辞离去了。

一日,刘章正和云坠调笑,侍卫报告,刘玄德大人前来探访。‘呵呵,总算来了。’刘章一边想着一边起身前去迎接。“玄德兄,为何亲自登门啊?可是出了什么问题?”“确是出了点事情,还望季玉相助啊!”刘备一旁落座道。

“噢,什么事情啊?还把玄德兄难住了?”刘章问道。“是粮草问题,本来我军所带的粮草早已用完,一直由涪城供应,可刚刚张将军告诉我涪城已经无法供应了,而我军剩下的粮草只够数日了,所以才如此焦急!!”

看着刘备着急的样子,刘章心里暗爽,嘴上说:“哦,实在抱歉啊,是我忘记和玄德兄商量了,前些日子山洪爆发,冲毁了CD往涪城运粮的道路,涪城存粮不多,而我军从CD带来的粮草也已经快吃完了,我们准备回转CD了。由于事发突然所以还没来得及通知玄德兄。”“这可如何是好。”刘备听了紧张地直搓手。

“玄德兄不用担心,我会让他们把其余的粮草都交给你们的,足够你们到达前线葭萌关了,你们到了葭萌关自然可以得到补给。”刘备听了,稍稍思索一番后起身说道:“看来也只有如此了,那么就只好与贤弟就此别过了,还要多谢贤弟连日来的招待。”“兄长客气了,那以后对付张鲁就全靠兄长了!”“这是为兄应该的。”

于是热热闹闹的涪城相会就这样结束了,两边率众臣相互告别之后,便相继离开了涪城,刘备领军往葭萌关而去,刘章也随后回转了CD,至于路上到底有没有发生山洪已经不重要了。

到了CD,主簿黄权继续带着下属完善均田制事宜,张任则根据涪城与荆州军操演时的情况,进一步制定计划强化府兵训练,弥补作战经验不足的漏洞。至于刘章,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任命魏延为牙门将军,协助张任训练府兵,虽然有将领反对不过还是通过了任命。魏延得知自己一下子由部曲成了将军,自然是对刘章感恩戴德,尽心工作以报君恩。

过了月余时间,刘章把张任召来询问魏延干的如何。张任告诉刘章,据其所见,魏延此人,确是一员虎将,勇猛过人,无人能挡,而且善养士卒,与府兵同吃同住,只是性情高傲,与众将领不睦,日后恐有祸端啊。刘章其实早已知晓这些,而且当初把魏延挖过来是也已经早有计划了,于是宽慰张任两句,告诉他自己会和魏延好好谈一谈的。

这一日,刘章亲自设宴招待魏延,二人酒足饭饱之后,刘章言道:“文长啊,最近感觉如何?”“回主公,末将感觉甚好,益州府兵个个都是条汉子,吃得苦,纪律好,只是缺少实战而已,末将训练起来十分得心应手。”“那就好,不过我怎么听说你和其它将领相处的不太友好啊?”

魏延沉默了一会儿说:“可能是因为臣未立寸功,就得据高位,故而众人有些不服吧。”“噢,这样啊,那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让你展示自己的才能,让大家对你刮目相看,你可愿接受啊?”“末将求之不得!”

“好!魏延听令!!”魏延急忙起身跪倒在地。“吾命令你立即组织训练出一支五千人的精锐部队,兵士可从府兵中随意挑选也可自行招募,具体都由你决定,但是,我要求士卒必须个个敢死向前,以一当十,若有战事则为吾军先锋,直插敌军,你可能做到?”“末将一定达到主公期望!”魏延叩首道。

“好,待会儿我会交代张将军这个事情的,你可以现在就开始着手,有什么困难直接来找我,都会帮你解决,我只要看到一只精兵就行。”“谢主公信任,末将一定训练出一只精兵来,不负主公重托。”

于是,接下来,魏延从府军中挑选勇士,再从民间招募武艺高超及亡命之徒,凑出了一只五千人的队伍,魏延平日就待在大营之中,与众人同吃同住,还和他们一起训练,训练内容除了集体操演外还要训练分队合击的战法。而且他们还经常出城拉练,除了负重越野之类还会经常去剿灭山贼训练胆气。

半年之后,刘章曾亲往魏延营中视察,谓之曰一等一的强兵,并亲自赐名曰“飞虎军”,取如虎添翼之意,虎为百兽之王,再有了翱翔天空的本领,岂不所向披靡!

于是,日后威震天下的飞虎军就这样定下了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