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贺龙颜
22034700000017

第17章 春试

“你们是怎么办事的?”钱易行怒不可遏,对着跪着的周驰一脚踹去。

周驰被踹得翻滚了一下,马上又摆好跪拜的姿势,浑身发抖,说道:“奴才们也不知为什么会吸入软骨散,而陛下也趁着这个理由换了一批内监。”

“那些内监什么来头?”钱易行皱着眉头问道。

“只是新进的内监,没有来头。”

“把那些内监杀了,重新换上我们的一批。”钱易行有些不耐烦。

“大人,陛下不但换了内监,连侍卫都新增加了一批,那些侍卫都是孟将军的人,恐怕不是那么好动手的。”周驰急忙说道。

“那你觉得你在宫里面还有什么用?”钱易行语气瞬间降了下来。

周驰只觉得像是进入冰库一样,寒意袭遍全身。

“奴才……奴才一定想办法把龙华殿的内监换过来。”

“恩,去吧。”

钱易行觉得自己低估了这个赵墨,赵墨不是李天景这种拿着冲动当勇气的人可以比拟的。不止如此,赵墨似乎有意不与钱易行发生冲突,在朝堂上也尽量考虑到钱易行的提议,考虑归考虑,却很少用过。

“当初怎的就想扶持他做皇帝呢?”钱易行后悔地想道。

龙华殿的偏殿空间虽说不如流翠宫,但是阳光要明媚得多,这点赵墨很是喜欢。

“师兄,太后那边有什么动静没?”赵墨问道。

蒋少辉得意地笑着说:“太后见我这个大钉子没被拔掉,也就没怎么太在意。”

赵墨松了口气,说道:“这次钱易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过还是得劳烦师兄好好看着新来的内监,我怕钱易行不会那么容易地放弃。”

“你不是新调来一批侍卫吗?来了的话,好好利用一下钱易行和孟钧的矛盾呗。”

“怕是没那么容易。”

晚上新月如钩,龙华殿陷入了沉寂。

从龙华殿宫墙外突然飘出一缕细细的烟,烟是青色的,在夜幕的掩映下很难发现。

值班的几个侍卫宛如松树般直挺挺地站在宫墙门口,等烟慢慢地飘过去后,纷纷瘫软在地。

几个穿着夜行衣的人窜入龙华殿大门外,只是他们无意打开殿门,绕过正殿,去了内监们的卧室。

他们刚走到内监的那排行舍,周围响起了兵器互相敲击的声音。

从行舍周围突然冒出许多侍卫,拿着长矛把几个黑衣人围成一圈。那几个黑衣人见插翅难飞,只得示意投降。

“周驰?怎的是你?”赵墨在龙华殿外扯开其中一个黑衣人的口罩,问道:“是很想念那你原来的住处,还是想和新来的内监打声招呼?”

“陛……陛下,我……”周驰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说,是谁派你来的。”赵墨突然厉声问道。

话刚落音,只听见嗖嗖几声,周驰和其他几个黑衣人应声倒地。

赵墨慌忙看去,射暗器的人已不知去向。

“死了,这下没有人能说是钱易行那个老家伙派来的了。”蒋少辉懊恼地说道。

“算了,钱易行肯定是早有准备,让人潜伏于此,只要周驰失败便杀人灭口。”

“那现在怎么办?”

“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自从赵墨周围换过一批不属于其他势力的内监后,赵墨轻松多了,不需要在做一件事之前还瞻前顾后,怕传入钱易行的耳朵里。钱易行在宫中的眼线本就不多,除了流翠宫,现在基本上被放到冷僻的宫殿值守。

只是赵墨还是有些顾虑,现在宫中的侍卫多为孟钧所管辖的十六卫中抽掉出来的,而这个孟钧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他还拿捏不准,毕竟连见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三月十五,柳絮飘飞满京城,王公贵族、商贾巨富们正忙着踏春游玩之时,那些士子们如潮水般涌入京城考场。

春试都是经试,主要是考察士子们是否对以前的经典烂熟于胸。考官会从经典中随意抽出一句,然后士子们根据那句话进行发挥,主题不能偏离那句话,还得时不时引经据典,整个考试颇为费脑子。

士子们在自己的考位上焦急地等待着考官们发下诗卷,而朱越文却十分地镇定,他苦读近二十年,那些前贤经典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他相信从经典里随意抽出一句话,他都能圆满地围绕着那句话洋洋洒洒下笔千言。

主考官是礼部侍郎王千文,是一个干瘪的老头,他正一脸正经严肃地坐在主考台上俯视着成百上千的学子,心里却暗自得意。

前段日子,王千文的住处是车如流水马如龙,他很喜欢看到这种场景,毕竟一场考试能让他收到不菲的贿赂,以及许多形形色色的学生,当然,后面那个他不怎么在意,反正是给钱太尉招揽人心,是不是人才已经不再重要。

每个给了贿赂的学生,王千文都会或多或少透露考题的内容,如果是学生的背景深厚,王千文更是会带去给钱易行行礼,让钱易行当那个学生的老师。

等考卷发下来后,一些士子笑逐颜开,一看便知是送礼给王千文,并收到了他的回礼的学生。

五天过后,考官们把所有的诗卷都已批阅完,并把他们认为文章写的好的士子的名字填入红榜之中。

赵墨把王千文召入龙华殿,问道:“卿觉得现在的士子文章如何?”

“陛下,现在天下太平,士子们都以舞文弄墨为乐,所得的文章比以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王千文回答道。

“哦?是吗?状元都有些谁?让朕看看。”

“那是自然的,状元三甲也得让陛下亲自圈画。”王千文把红榜呈了上去。

赵墨在红榜上寻找朱越文的名字,却没有找到。他有些不乐意,说道:“让朕亲自看一下状元三甲的文章,看看到底有多好。”

王千文愣了一下,皇帝从前从没有过问过文章之事。

“啧,愣着干什么,快拿来啊。”赵墨不耐烦地说道。

王千文赶紧把诗卷取来呈给了皇帝。

“你先下去吧,朕要仔细阅读。对了,什么时候放榜?”赵墨问道。

“一般是明天放榜。”

“推后一天吧。”

“这……”王千文有些不解。

“退下吧。”

王千文怏怏地退了出去,不知道这个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赵墨把状元三甲的文章仔细看了一遍。他认为自己虽读书不多,好歹也认识几个字,懂得行文得通顺达意。可这个状元三甲的文章不但狗屁不通,不知所云,甚至是错字百出。

三甲的文章况且如此,那红榜其他的士子的文章估计更是不忍卒读。

王千文被再次被召进龙华殿。

赵墨脸色不好看,王千文这个在官场混了几十年的老江湖自然明白。

“这些文章你都看过?”赵墨忍住脾气问道。

“臣看过。”王千文冷静地回答。

“这样的文章你觉得能入三甲?”

“按照规矩,三甲都是先由钱太尉点出,然后陛下最后金笔圈画,所以……”

王千文把所有的责任一股脑全推到钱易行身上,在他看来,钱太尉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这个皇帝再怎么强势,都只是照着钱太尉订出的规则行事。

果然如他所想的,赵墨阴沉着脸,却没有怪罪王千文,只是叫他退了下去。

“那放榜时间还是……”王千文试探着问道。

“还是推后一天。”

“是……”

赵墨何尝不知王千文是拿钱易行在吓他,钱易行又怎么对那些文章感兴趣,还不是谁的背景最深,最容易投靠到他那边,他就会选谁当状元。只是如果当着王千文的面抱怨的话,必定会传到钱易行的耳边,到时他煽动百官喧闹朝堂,赵墨也会没有办法,就像上次钱易行轻而易举就让庭州和伊州的士兵哗变一样。

所有考生的试卷被暂时存在宫内的档案室中,几个侍卫在档案室门外值守。今天当值的正好是这次春试的主考官王千文。当值的官员其实没有太多的事情,尤其是这种风平浪静的夜晚。巡了一遍档案馆,王千文便在礼部办公的地方睡下了。

蒋少辉绕过沉睡的王千文,从礼部宫殿的屋顶跃到档案室中,底下的侍卫丝毫没有察觉。不过那些侍卫似乎没有睡意,丝毫不放松。蒋少辉释放些许真气,环绕在侍卫旁边。那些侍卫被他的真气干扰,几处大穴一阵痛痒。看着那些侍卫手忙脚乱地在身上乱抓,蒋少辉提起一口气从窗户窜入档案室中。

“这么多试卷,让老子怎么找啊?”他小声抱怨道。赵墨让他去偷那个朱越文的试卷,只是这里的试卷汗牛充栋,他实在不知从何找起。

没法,他只能一张张地对着名字,翻开,然后规规矩矩地放回原处。找了一个晚上,终于将朱越文的试卷找到。此时他的眼睛酸胀难忍。

赵墨拿着蒋少辉偷来的试卷,在黄豆般大小的烛光下阅读起来。

试卷的内容谈不上有多大的新意,只是比起红榜上的三甲要强得太多太多。也没办法,这种命题作文很难把考生的能力发挥出来。

赵墨很是为难,不知该如何将红榜里的名字重新改过。

“一把火烧了档案室呗,重考。”蒋少辉提醒道。

“不大合适,档案室里其他的记录全都会遭殃。而且就算重考了,红榜上名字想来变化也不会很大。”赵墨说道。

“不如这样,你去把红榜偷出来,就在礼部,然后明天到御史台找个人按照红榜上的笔记重新誊写一遍,唯一要变动的就是替换其中一个人的名字为朱越文,不要替换三甲的,以免王千文引起怀疑。等我把三甲的名字圈定,要放榜前一天的晚上,你马上把重新誊写的那份换上去。御史台应该不缺这样的人,窦显会介绍的。”

“啊,又得去偷。好吧,以后我叫你办事你要是敢推辞,小心我到师傅那里告状。”蒋少辉见自己俨然进了贼窝有些懊恼。

偷东西对他来说不是难事,蒋少辉把红榜偷到后等着天亮便到了御史台,窦显找了个精于伪造笔记的手下重新誊写了一份,并把看起来在不起眼的位置的一个不起眼的人给划掉,填上了朱越文这三个字。

等蒋少辉走了,窦显叫来两个不过十一、二岁的少年,说道:“你们师傅也教了很多东西,跟踪、遁影、下毒、暗号,这次我叫你们去调查一个人,叫做朱越文,现正正住在柳雀街有希客栈。把他的所有背景家世、人际交往都给我调查清楚,以此作为一次考试。”

那两个少年紧张地答应了窦显所说的考试。

赵墨很满意地看着两份几近一样的红榜,并把有朱越文名字的红榜的三甲用金笔圈上。

王千文再次来龙华殿请求皇帝金笔提名,这次皇帝很爽快的便圈了起来。他看了一下红榜,松了口气,现在只剩明天把榜放出去了。如今迟了一天放榜,士子中间已经是谣言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