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血铺的路
22006400000057

第57章 巾帼不让须眉,皇家割地赔款

英法联军火烧了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烟尘飞扬。

北京及四周骚乱起来。

京津多义士,会武术者大有人在,洋鬼子掉单的,每每就会被中国人杀掉,杀得洋鬼子胆战心惊。

在离圆明园十里的谢庄,全村都是猎户。其中有一个叫冯三保的,长得膀大腰圆,身材像一扇门板,原籍山东人,精通武术,在谢庄威信最高。他有个19岁的女儿婉贞,体态优美,容貌漂亮,从小喜爱武术,跟着冯三保学习武术,凡是她学习过的没有不精通的。1860年,洋毛子打到了津京地区,谢庄也跟别的村子一样,创办村民自卫组织“团练”,因为冯三保勇敢而又会多种武艺,武艺高强,原本威信就高,大家推选他当头领。村民们在险要的地方筑起石墙、土堡垒等防御工事,树立起旗帜,上面写有“谢庄团练冯”几个大字。

一天中午,侦察消息的人报告说洋人的骑兵开来了。

不久,就看见一个金发碧眼的白种人为头子,带领着大约100名黑皮肤的印度士兵,他们全部骑着马向前跑来。冯三保提醒团丁装好火药、上好子弹,不要乱放枪,他告诫团丁们说:

“这是强敌啊,瞄不准就不要轻易发射,白白浪费子弹,大家一定要当心一点!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

敌人已逼近石寨,敌人的洋枪向石寨一阵射击,枪声大作。寨子里的人踡曲着身子,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不久,敌人离得更近了。冯三保见这阵势有机可乘,急忙挥动旗帜,说:

“开火!”

于是所有的团丁枪支,一齐发射,敌人象落叶似的纷纷跌下马来,不少马被击中,到处乱窜,阵式大乱。敌人立即整顿队伍,再次射击时,寨子里的人又象鸭子一样趴在地上了。这是借寨墙来作掩护的。敌人攻打了一阵,见没有希望攻进寨子,敌人就主动撤退想主意去了,冯三保非常高兴,乡亲们也非常高兴。

唯独婉贞紧促柳眉,忧愁地说:

“骄横的敌人,没有得逞,必定报复,小股敌人走了,大股敌人就要来了。如果他们拖大炮来攻打,我们全村不就化为粉末了吗?”

冯三保吃惊地问道:“那怎么办呢?

冯婉贞说:“西洋人的长处是使用枪炮等火器,短处是不会武术。枪炮对远距离攻击有利,而武术对近身作战有利。我们村方圆十里都是平原,跟敌人较量枪炮,那怎么能取胜呢?不如用我们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我们持着刀,拿着盾,象猿猴那样敏捷地进攻,象鸷鸟那样勇猛地搏击,或许能避免这场灾祸吧?”

冯三保说:“把我们全村老少的人都算上,会武术的不过100来人,让这样少的人投身到强大的敌群中搏斗,这跟把一只羊孤身投到狼群里有什么不同呢?小女孩子不要多嘴。”

冯婉贞微微地叹息说:“我们村庄眼看就要完了!我一定要尽全力来拯救我们的村庄。”

冯婉贞最好的两个同伴,极力支持冯婉贞的意见,说:“我们一定保全村庄,就是拼了命,也在所不惜,我们去叫大家去,你来指挥!”

年青人说干就干,飞奔而去。

一会儿,谢庄精通武术的年青人几乎全部来了,有六七十人。

冯婉贞激励他们说:

“我们与其坐着等死,不与我们拼杀一场,拯救我们的谢庄,我们的父老乡亲全在谢庄。如果各位没有这种意思也就算了,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冯婉贞的两个同伴立即高呼:“我们不能等死,一定要拼了命也要救我们的谢庄!”

英雄出少年,年青人虎虎生风。

听了冯婉贞的话,群情振奋:“不能等死,杀洋鬼子,救我们的谢庄!”

冯婉贞的想法正是积极防御,主动出击,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以攻代守的军事法则。

冯婉贞率领着一伙几十个青年人整装出发,他们都穿着黑衣黑裤,手持雪亮的钢刀,行动敏捷得象猿猴一样。离村四里的地方有一大片树林,树荫浓密,遮蔽天日,他们就埋伏在那里。没有多久,敌人果然拖着大炮来了,大约有500~600人,是冯婉贞们的十倍。

冯婉贞明白,以一击十,必须快、猛、狠,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敌近,冯婉贞大喝一声:“杀!”

人已拔刀跃起,快如闪电,率领大家袭击敌人,杀入敌群中。敌人没有预料到,遇到突袭,措手不及,立马就被杀了十几人,非常惊慌混乱,有炮用不上,开枪来不及,那时的火药枪,开一枪后,就要重新装填子弹,英军大兵只好忙用枪上的刺刀来迎战,可是,外国兵虽然是精锐之师,但武术技击却是高大笨拙,比不了以冯婉贞为首的中国武术青少年轻便敏捷勇猛凶狠。中国青少年们挥刀如飞,招招致命,泰山压顶、刀劈华山、横渡长江、海底捞月,招招快如闪电,武功好,身手快的,眨眼间干倒了几个侵略军,冯婉贞挥舞钢刀奋力砍杀,跟她对打的没有一个不倒地的,敌人纷纷败退。

冯婉贞见敌退,大喊道:

“快!快!敌人想远远地甩开我们,要用枪炮消灭我们,赶快追赶,咱们与他们粘在一起,让他们的枪炮打不成!”

于是,众少年尽全力拦截逃敌,双方混杂在一起,杂错交战,敌人的枪炮火器始终不能发射。太阳落山时,被打死打伤的敌军不下100多个,残敌只好扔下大炮,仓皇逃命。冯婉贞和少年们拖着缴获敌人的大炮,背着敌人的洋枪,凯旋归来,乡亲们无不激动万分,早早地在村头迎接她们,冯婉贞以少击众,以己长击敌短,取得了莫大的胜利,保全了谢庄,传为佳话。

从此,小股侵略者不能敢再下乡到北京郊区袭扰乡亲们。

英法联军烧完圆明园,吓坏了中国的咸丰皇帝,批准了英、法、俄国人强迫清朝政府签订条约草案。恭亲王奕奏请咸丰皇帝放还了英国外交人员哈里·斯密·巴夏礼等人。

10月19日、20日(农历九月十一、十二两日)英军先行,从北京地区陆续退兵。

10月24日,27岁的钦差大臣恭亲王奕,代表咸丰皇帝、代表中国政府,在北京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正式签订《中英续增条约》,共九款,除确认《中英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外,又增加了几项主要内容:

一、增开天津为商埠;

二、准许英国招聘中国人出国做劳工;

三、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归英属香港界内;

四、《中英天津条约》中给英国赔款增至800万两白银。

10月25日,钦差大臣恭亲王奕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正式签订《中法续增条约》,史称《中法北京条约》,共十款,除确认《中法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外,又增加几项主要内容:

一、增开天津为商埠;

二、准许法国招聘中国人出国做苦工;

三、退赔以前没收的天主教堂财产,法方私自在中文本上添加内容:“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

四、《中法天津条约》中给法国的赔款增至800万两白银,尔后清廷与英法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军。

“准许法国招聘中国人出国做苦工”这一条,使法国人开始了贩买贩卖中国华工,以后,根据侵略者“一国有,其他国均沾”的贯例,各国仿效,中国大量华工被卖到外国做苦工,过着悲惨的生活。

英、法代表同奕签订条约后,中国政府进行了割地赔款,英法联军抢了中国的皇家林园——圆明园,个个肥得流油,所有的人欢天喜地,满载而归,车流排了几十里地。

《中英北京条约》刚刚签字,英国驻华公使额尔金就要求英、法联军赶快撤军,并写信给英国外交大臣罗素(Russel),要求联军尽早撤离广州。他还向陆军大臣赫贝特(Herbert)请求:

“我希望你同法国政府达成协议,立即放弃这个地方(广州)。它对于我们毫无用处。”

当时,英国人一向锱铢必较,刻薄精明,根据条约规定,英法军队要在清政府交清赔款后才撤出广州。然而,怎么会一下子变了“宽宏大量”,钱还未拿到手,就急如星火地主动放弃手中的抵押品广州呢?他们原来是怕广东人及其他地方的军民的进攻。

九月三十日(1860年11月7日,这一天立冬),北方的承德,已经是北风呼呼,恭亲王奕见寒气骤起,是时候了,于是启奏:

“洋兵全数退至天津”,吁请哥哥咸丰皇帝回銮。

咸丰皇帝感到寒风中的北京,满目疮痍,百姓怨声载道,北京还没有热河承德避暑胜地好玩,心情也坏了起来。

此时,沙俄借口调停有功,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11月14日(农历十月初七日)钦差大臣恭亲王奕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也提夫,在北京正式签订不平等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共十五款,确认中俄《瑗珲条约》外,还规定:

一、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

二、中俄西段未定边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淖尔、特穆尔图淖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

三、开放喀什葛尔﹙今喀什市﹚为商埠;

四、俄国在库伦﹙今乌兰巴托﹚、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并享有领事裁判权;

五、俄国商人除可在恰克图贸易外,也可在库伦、张家口销售货物,并由此进出北京。

第二次雅片战争,自1856年10月8日,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借广东水师逮捕走窝藏在华人苏亚成一艘100吨的中国商船“亚罗号”船上的2名中国海盗和10名有嫌疑的中国水手,巴夏礼趁机发挥,硬说是英国船,捏造说中国水师曾扯下船上英国旗,侮辱了英国,英法组成联军,挑起战争,一直交战到1860年中英、中法、中俄的北京条约签订结束,又以中国清政府战败,割地赔款,税务共管、开放港口,允许招募卖买华工结束,中国人民的负担更加深重了。

在欧洲人的圣诞节晚宴上,俄国大使说:“中国版图真大,割了这么大片的土地,再看地图还有那么大。”

英国大使说:“根据我在中国20年的亲历,总结出中国铭理:中国老百姓怕中国官府,中国官府怕洋人,洋人怕中国老百姓。”

法国大使立即洋洋自得地插嘴说:

“比喻中国象一头牛,个子大,力气大,对他没办法,然而只有你抓住清廷这个牛鼻子,就可任人宰割,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德国人、俄国人、意大利人、奥匈人、日本人,他们吃准了中国的软肋,中国的软肋在中国皇家,抓住了中国皇家,就等于抓住了中国这条大牛的鼻子,抓住了鼻子,你就只管斩杀。”

洋人大使们锃亮的皮鞋,踏在木板上,相呼互拥举起酒杯,哈哈大笑起来,充满着喜庆的气氛,透出充满带血腥气的喜庆。

那些西装革履的洋人,在红酒鳞光下,像似在喝着中国人的血,爵着中国人的骨头,喷发出带着中国人特有的血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