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血铺的路
22006400000023

第23章 八、皇家败子多,无知谈条约03

美国见英国侵略中国获得了莫大的利益,也想乘机揩油,竭力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辩护,还派舰队停泊在中国领海上,为英国侵略军助威呐喊。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候,美国也来索赔了烟贩近25万银元。

《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军统帅璞鼎查成了第一任香港总督,并迅速进行总督府的施工建设,后在1843年4月5日正式上任。

1843年2月,即道光二十三年二月,伊里布在广东人民反侵略、反投降的高潮中,生命活到了尽头,惊忧病死,临死时还在说:

“广东人,了不得,广东人,了不得啊。”

边说边死了。

《南京条约》条约传出,举国哗然!世界哗然!

中国人民愤怒了,自《南京条约》及后来的卖国条约的签定,割地赔款,政府的负担转嫁到人民身上,同时,外国人的雅片更加大量地输入中国,摄走更多的财富,中国越来越穷,人民越来越苦,雅片战争前卖三斗米,交一亩的课收还有多的,雅片战争后,卖六斗米,还不够交一亩田课收,税赋增加了一倍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到1850年,豪杰并起,8年间,中国民众举行了100多次起义:

1842年初(农历1841年底),湖北崇阳县人钟人杰,领导煤矿工人争取开矿权利而斗争,遭清政府崇阳知县的通缉,2月初,钟人杰又与天地会头领陈宝铭、汪敦族等人组织天地会会员3000人,攻占崇阳县城,杀死知县,称“钟勤王”,竖立“都督大元帅”旗帜,分设知县、千总等官职,开仓分粮济民,起义军迅速发展到1万多人,接着又攻克通县县城,围困蒲圻,威慑武昌、汉口,道光皇帝调湖北、陕西内的清军7000多将士前往镇压,利用当地绅士引诱起义军出城,进行围剿,3月9日崇阳城破,清军一拥而入,钟人杰被俘,起义失败,钟人杰被清军押解到北京遇害;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4月14日,湖南省武冈地主杨居南,乘灾荒运大米出境,农民曾如炷率农民兄弟反对阻止,武冈知州徐光弼率清军前往镇压,曾如炷、曾以得、杨老六等在洪崖洞组织群众武装,6月30日包围武冈州衙门府,击毙武冈知州徐光弼,湖南省巡抚吴其濬率清军重兵前来镇压,杨老六失散,曾如炷、曾以得退至新化,7月,曾如炷被捕牺牲,曾以得不知下落;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10月,湖南省新宁县黄背峒瑶族人雷再浩,在黄背峒领导群众起义,起义队伍扩大到了几千人,道光皇帝调湖南、广西两省兵力合围,12月,雷再浩于新宁、武冈两县交界的毛安地区被俘牺牲,其部分散转入地下潜伏。1849年,雷再浩的部将李沅发率部联合广西全州农民再度起义,攻克新宁县城,杀死新宁知县,打开监狱,救出被关押的群众,与清政府、军队,作出了生死搏斗,转战广西、湖南、贵州边界山区,起义军发展到近5000人,占领了10多个州县,声势颇大,1850年3月,道光皇帝调动湖南、广西、贵州三省清军和地主团练进行合围,李沅发率起义军进入大瑶山区,对外号称“抚江王”,6月,李沅发在金峰岭战败被俘,被押解到北京遇害;

1849年,湖南宁远县柏家坪又有几千农民起义,领头人是天地会的首领胡有录(也叫吴有录),与兄长胡有福一起共同举事,进攻湖南省宁远县城未克,胡有福战死,胡有录退入广西,1852年在广西南宁与朱洪英再度起义,1854年秋占领灌阳,建立“升平天国”,取年号“太平天德”,与洪秀全太平军相呼应,胡有录称定南王,朱洪英称镇南王,随后,占领广西恭城、富川。1855年应太平军将领罗大纲之邀,加入太平军,北上向太平军靠拢,5月,攻克湖南东安,继续北进,被曾国藩湘军打败,退到新宁县境内,9月22日,胡有录在新宁被俘殉难,朱洪英率余部在湘桂一带转战,坚持斗争;

.......

中、英《南京条约》签定,等于中国的城门洞开,世界各国强盗蜂拥而来。

紧跟英国人后面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是美国人,然后是法国人,俄国人。这是世界上几个头牌强盗式的国家。

广州十三洋行的专营外贸特权也被取消,十三洋行从此没落,后来,十三洋大量的建筑物、码头、仓库,方便了英军,成了英军的军港、军营、仓库,成了英国人进攻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据点。

1843年,耆英再任钦差大臣,与英国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又取得特权:

一、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罪或成为被告,不受中国法律制约,只受英国领事依据本国法律的审判;

二、片面最优惠国待遇。中国给予片面英国最优惠国待遇,而英国不给予中国最优惠国待遇;

三、在通商口岸拥有租赁土地权。英国有在中国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四、英国人在其通商口岸租地,有建房屋和永久居住特权;

五、中国惩办清政府台湾兵备道姚莹、总兵达洪阿。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按英国人要求,对台湾兵备道姚莹、总兵达洪阿二人革职。

话说英国轻易而举地在中国得到这么多的利益,让美国、法国等眼红,觉得中国太好欺负,在中国太容易获得利益,无不趋之若鹜。

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太过儿嬉,同时,耆英也给自己埋下了极大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