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血铺的路
22006400000016

第16章 九、清庭软无力 英雄拍案起07

欧洲东南部各国人民也进行了革命,欧洲东南部的一些国家地区,受外族的统治压迫,匈牙利、捷克在奥地利的统治之下,罗马尼亚受着俄国、土耳其和奥地利统治,这些国家的人民发动起义,反对外族压迫,争取民族解放。

在东南欧各国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匈牙利起义,匈牙利革命最后被俄国沙皇绞杀了,沙皇俄国成为欧洲宪兵和镇压东南欧民族解放运动的刽子手。

1848年欧洲革命发生的地区广泛,遍布欧洲大陆,各国具体情况又不尽相同,革命任务又不尽相同。法国反对七月王朝的统治,要求进行民主改革,继续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奥地利和普鲁士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实现国家统一,以利发展资本主义;东南欧要求摆脱外国的奴役,,要求自由独立,从而发展资本主义。革命的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

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工人阶级起了主导作用,各国革命起义中首当其冲的是工人,这是欧洲大革命的特点。

1849年,欧洲革命烈火被反动势力扑灭了。但是对欧洲封建制度,给以沉重的打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欧洲大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德意志创办了《新莱茵报》歌颂革命事业,马克思任主编,恩格斯参加编辑工作。他们还动员组织流亡在外的德意志工人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员,返回德意志参加革命,恩格斯拿起枪杆直接参加了新莱茵等地区的战斗。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全面地总结了革命的经验教训,写出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等重要着作。在这些着作中科学地总结了1848年欧洲革命。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848年欧洲革命推进了欧洲历史的进程。

马克思在德国不断地进行革命活动,被德国反动政府驱逐。

1849年马克思一家人到了巴黎,后来恩格斯也到了巴黎,他们认真地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从中认识到,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这对于指导今后的工人运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马克思领导了工人运动,他也成了巴黎“不受欢迎的人”。1849年夏末,马克思第4次接到“驱逐出境”的命令,以前,普鲁士政府、比利时政府、法国政府均曾驱逐过他。为此,马克思曾愤然退出普鲁士国籍,要做一个没有国籍的“世界公民”。

马克思在巴黎住在百合花大街45号,这一天,几个警察奉命向他宣读了驱逐令,这对于当时的马克思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并不是因为法国不欢迎他,而是因为他此时正陷入“财政危机”,自己家的所有积蓄已全部用作革命经费,连家具也早已变卖,仅有的一套银质餐具也送进了当铺。而且,妻子燕妮·马克思又即将分娩,此时被赶走,困难可想而知。

马克思携带全家,变卖掉所有日常用品,来到了英国著名的雾都伦敦。两手空空,身无分文。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因为付不起房租而被迫不停地搬家。

开始,他们住在伦敦安德森大街4号,每周房租6英镑,这对马克思一家来说,简直是不让他们吃饭了!因拖欠房租,房东叫来了警察,收走了马克思一家的全部东西,连婴儿的摇篮、女儿的玩具也没留下。

他们搬进了累斯顿大街的一个旅馆,租金每周5镑,不久,他们又被主人赶走。1850年5月,马克思搬进迪安大街45号,不久,又因交不起房租,迁到了这条街的28号,一家7口住在两个狭窄的小房间里。

12月,马克思领到了一张英国伦敦博物馆的阅览证,从此,他每天从上午9点一直工作到下午8点左右,回到家里还要整理阅读材料所记录的笔记,一般情况,他都是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对别人说过:“我为了为工人争得每日8小时的工作时间,我自己就得工作16小时”。

马克思在伦敦博物馆里,开始认真写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皇皇巨著《资本论》。他每天所摘录的大量资料,都是在为写作《资本论》做准备的。其实,早在1843年,马克思就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了,只不过到这时,他把主要精力集中运用到了这部书上。据有人统计,在世界一流的伦敦博物馆所藏图书中,马克思阅读过的书籍有1500多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100多本!

为了更好地完成《资本论》,他广泛收集有关各学科资料,历史学、经济学、法律学、农艺学、工艺学、解剖学等。只要与《资本论》有关,不管多么艰难,他也要寻找下去,研究下去。甚至连“蓝皮书”他都一本本阅读了(“蓝皮书”是英国议会专门发给议员的报告材料,因其封面为蓝色,所以叫它蓝皮书)。英国议会的蓝皮书,每到一定时候就会下发到议员手中,对于议员来说,此书并没有多大用处,所以它实际上就是一本又一本的废纸,在废纸堆里,经常可以见到这种小册子。但对于马克思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他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本质,

所以,这些官方材料是弥足珍贵的。它里面记录着英国每年、每阶段的经济报告及经济政策,因此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一手资料。马克思非常认真地阅读着,不时地把其中重要的资料摘录下来,马克思不知疲倦地工作。

马克思写《资本论》第1卷,经济陷入困境,为资助马克思的伟大创作,1850年,恩格斯重返曼彻斯特经商,打工挣的钱全部寄给马克思,直到1869年,用了19年,恩格斯为了马克思,为了《资本论》,打了19年的工,这是一个伟大创举,也是一个伟大的壮举,是一个伟大人格的表现!

他们的友谊,也是永垂不朽!

这19年他们天天通信,探讨交流很多问题,恩格斯打工的最后一天上班,总不停地自言自语道:

“这是最后一天,这是最后一天。”

19年后,恩格斯结束打工回来,马克思一家大小,老早就在大门外等着,这时马克思已经51岁,恩格斯49岁,恩格斯西装革履,像小伙子似的高歌而来,马克思跑上前去,与恩格斯紧紧拥抱,脸上充满幸福的笑,手拉着手走进马克思的家,他们在马克思家里,高兴地大吃一吨,喝着香槟酒,像过节一样,谈论《资本论》,谈论世界观,谈论自然科学、辩证法,谈论共产主义,当他们谈到中国,谈到太平军,恩格斯说:

“中国是东方巨人,有五千年的历史,谁也灭不了他,不要激怒他,一旦激怒他,整个世界将会颤抖!”

“中国,现在是一个沉睡的雄狮,太平天国运动表明中国这个沉睡的雄狮开始苏醒。”马克思说。

马克思在《国际述评(一)》中说:

“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