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战倭寇
21534500000066

第66章 34出使东瀛

在秀秀东都的门前,来了一批人,他们是专门来给秀秀送圣旨和道喜的,秀秀出来之后,有吏部的人宣读了高宗的圣谕,特晋升将门之后秀秀为东都学府副总管,授正七品,秀秀接旨之后,打赏了前来道喜的众人,每人喜酒一杯,这才回到了家里,和狄仁杰一起来到了郭泰的府邸。

阳慈说道:“恭喜我们唐朝第一个宫外的女官诞生。”

秀秀说道:“首先感谢郭泰大哥给了我一个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把事情办好,决不辜负大哥的期望。”

郭泰说道:“有你来当这个副总管我觉得特别的合适,我也放心。”

阳慈说道:“仁杰,你不会有什么压力吧。”

狄仁杰说道:“这么好的事情被我们家族给遇上,我只有高兴份儿,当然了也会促进我,更加努力的在位为民,做好一方父母官。”

郭泰说道:“既然圣旨已下,我也就没有什么牵挂的了,过几天我和你们嫂子就要离开东都,希望秀秀管理好一切。”

秀秀说道:“大哥大嫂就放心去吧,这里的事情我会处理好的。”

这个时候,郭泰家的门前也来了一批送旨的人,郭泰听到叫声之后,带着家人前去接旨,有礼部的官员宣读了高宗的圣谕,亲派太尉、东都学府总管郭泰大将军为出使东瀛的使者。

郭泰接旨之后,马上着手安排这次出事东瀛的人员,有自己的两个徒弟,程务挺、程伯献两人,自己的亲随马良,以及自己的家人和两个丫环腊梅、冬梅,又让程务挺在自己军内挑选了二十个各方面都非常优异的军人,作为这次东瀛的护卫。

当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市田来津再次拜访了郭泰,郭泰说道:“市田来津君,在东都的这些日子,过的可好?”

市田来津说道:“东都的宫殿、饮食、服装都是我从没有看到过的,看了以后是我感觉这里就像一个梦想的世界,我就想生活在这里不愿离开,这里真是太美好了,回去之后,我一定把这里的一切原原本本的告诉中大兄,让他把我们的东瀛也建设成像这里一样的美丽。”

郭泰说道:“但愿两个王朝,能够世代友好,多多交流。”

市田来津说道:“大人如果准备好了,我就向礼部辞行去了。”

郭泰说道:“该办的都已经办妥,你就前去辞行吧。”

在郭泰离开东都的这一天,高宗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前来践行,并赠送了大和王朝的礼品,预祝郭泰一行平安顺利。

郭泰一行离开东都后,一路上都有各地官员,迎接和欢送,阳慈对峰天说道:“看看这一路的行踪,现在的道路和驿站已经和从前大不一样,道路宽了,驿站也比从前盖的漂亮。”

郭泰说道:“秦朝到现在已经千年,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了进步,那是一定的,可是现在唐王朝的整体框架,还是父皇那个时候模式,也可以这么说,华夏民族如果用一座美丽的大厦来形容,秦朝以前的都倒塌了,父皇重新设计并盖起了这座大厦,进行第一次装修,以后的朝代对大厦进行了修修补补,可是外观始终原来的模式,到了唐朝可以说对这座大厦进行了一次豪华的装修,这是两个标志,秦朝和唐朝,他们给华夏的后人,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在华夏民族最早具有代表力的两座城市,长安和洛阳也因此在历史上该外耀眼,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又有了开封、北京、南京、杭州等历史名城,但是长安和洛阳两座名城,作为秦朝和唐朝的代表已经载入史册,到了两千多年以后,华夏依然是秦朝的模式,世界各地到处都是唐人街,这两座丰碑和长安、洛阳是分不开的。”

阳慈说道:“你讲了这么多,这两个朝代都让我经历了,我也希望两千多年后,有一天自己可到世界各地去看看唐人街,是不是有现今的风格。”

郭泰说道:“这一点我想是会实现的,就拿我们这一次到东瀛之后,大和王朝派遣了很多人来唐朝学习,最终,在东瀛建立了一个历史上最有名的都城奈良,成为了大和民族的一个丰碑,可是你如果走进了奈良,看到它的建筑和饮食文化都是唐朝的形象,它同时也是东瀛文化、艺术和工艺的摇篮,看了这些你就会知道唐朝的豪华装修,被世人移植和学习,可是某些王朝,过去就是华夏的一部分,后来独立啦,就要把华夏的精髓都说成是自己民族创立的,不过再过一千年,你倒是可以作为一个历史的证人,对他们说,在华夏民族的历史长河里,你只是一点水,离开了华夏的长河,你什么都不是,你的历史是用中文写的,你要研究历史,就谦虚一点吧,因为你即便是用了豪华的装修,也会说这是自己的祖先原创的。”

阳慈说道:“我真想回到东瀛去看看自己当年生活的九州、大阪,是不是还是过去的样子。”

郭泰说道:“世上已过千年,当年的建筑痕迹留下来的不会很多,但是一些我们当年带去的生活技能,你倒是可以看到,就像这次,我和他们作战,他们的兵器依然能够看到我们当年的一些影子,你看看他们现在穿的服装,和秦朝的没有大的区别,基本上是原来的模样,只是装饰上有变化而已。”

因为郭泰的这次出使东瀛,为了回忆自己第一次去东瀛的经历,就建议这一次在琅琊港出海,一行人到了琅琊港,有当地的官府早就准备好了这次出海的两艘大船,郭泰一行上船之后,船上早就准备好了充足的生活用品,两船在荣成又和停在那里来朝贡的船队回合,一起渡海向东瀛驶去,到了钓鱼岛,郭泰让整个船队绕岛一周后再前进。

当看到济州岛的时候,阳慈说道:“在这里当年徐福娶了酋长的两个女儿,也不知道,现在这里怎么样了。”

郭泰说道:“当地部落的人在为了纪念我们那次的到来,在这个岛上,立了大碑,并且配了说明,徐福事迹,成了动人的爱情故事。”

经过十余天的航行,船队首先到了九州的长崎,一行人下了船之后,在市田来津的带领下游览了长崎,福冈、熊本、鹿儿岛等地,除了福冈还能看到当年的一些建筑残迹,其余的地方已经看不到了当年的影子,不过郭泰还是看到了当年自己带来的石匠、铁匠,在这里生根结果了,他看到这些技能上千年来和过去的区别不大,特别是石磨和碾子他都亲自去试了两下。

当地人用的碗,还是那种最原始的陶瓷,没有光泽,和现在大陆的使用的陶瓷整整差了几代。

在这里停了半个月后,一行人才再次坐船起航前往大阪,到了这里过去的扶苏皇宫和监国府邸,经过多次战乱已经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里现在成了来往东瀛各地的最大的港口。

上岸之后,中大兄亲自前来迎接郭泰一行,看到郭泰后,马上向郭泰行了大跪之礼,据说这是中大兄的第一次,郭泰马上给他搀扶了起来。

中大兄说道:“看到大人,我就惭愧,忘记了先人的遗训,公然和大陆进行了决斗,特别是对手还是大人你。”

郭泰说道:“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并且中大兄现在已经派市田来津作为上贡大使去了大陆,表示友好的决心,希望你的后人以此为鉴,世代传送下去,不要忘了这个根本。”

中大兄说道:“我要像以前一样,让后代记住先祖的遗训。”

郭泰一行随着中大兄来到了他的都城飞鸟。

在皇宫中大兄,代表大和王朝,欢迎唐王朝派来的使者,可是中大兄自己是知道的,郭泰那是什么使者啊,他就是这个王朝的奠基人和祖宗,只是这个事情只有自己一人知道罢了,市田来津只是知道中大兄有一个金像就是郭泰,可是怎么是他,这里边有是什么关系,他一点都不知道。

朝里的文武官员,只是看到中大兄对待郭泰像对待仙人一样毕恭毕敬,没有一点过去的威严,对于郭泰每一句话都细心的聆听。

宴会中,郭泰代表唐王朝向中大兄赠送了礼品,是数套唐装和二十匹绸缎。

郭泰喝的酒,就是他当年在这里酿制方法酿制的,喝起来还有当年的味道。

中大兄也代表大和王朝正式册封郭泰的女儿唐颖为大和皇室的公主,并且赠送了很多礼品,郭泰和阳慈也欣然接受了这个称呼。

宴会过后,中大兄才和市田来津说了这次去大陆的情景,当中大兄听完之后说道:“看起来我们已经和这世界落伍太多了,今后要向唐王朝多多的学习和交流,来促进我们大和王朝的强盛。”

市田来津说道:“唐朝现在正在都城新建一个学府,让整个王朝最优秀的青年到那里学习,并且郭泰大人就是那里的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