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成长在石油物探
21433700000036

第36章 房子的梦想 工作的继续

这里是不可能每天都送饭的。最常吃的就是方便面,八宝粥,糖分很多,而活动量极少。旭的身体迅速膨胀起来。从毕业到现在仅仅一年,体重已经增加到130斤了。整整长了22斤!

真是度日如年!火焰山顶的日子太不好过。放炮并不顺利,环境又是如此恶劣。燕儿这个时候已经放假了,她肯定在等他!天天盼他!他想跟师父告辞,可又不好意思。必须得等师父说出来让他走,他才能走。

师父肯定看出了他的心思。第28天,师父终于让他下山了。他一句话都没客气,连来接他下山的人都不等了。他的心情无疑是很急切的。他要赶紧到家!

燕儿却没在家,她在县城姑妈家呢,帮她表妹复习功课。表妹也要高考了,正在关键时期。必须加班加点。

他赶紧又返回县城,按照燕儿哥哥给的新地址,找到姑妈家。

楼房真是好!干净的瓷砖地面,比平房里的水泥地面亮多了。窗户也是铝合金的,玻璃是双层的。一盏大吊灯挂在客厅正中,更显出家的温馨的气息。

又是一个快乐的日子。燕儿要求他带着,沿着大街到处转。她在看房子呢。

县城里盖了很多新的楼房,最高的是六层。外墙有粉刷成蓝色的,粉色的,也有纯红砖墙面的。阳台有敞开的,也有安上玻璃窗的。各种样式都有,无论什么样的都显得那么漂亮。

燕儿总是对这些楼房评头论足,采光不好啦,位置不好啦,楼层太低啦,楼梯间太窄啦……,仿佛她很懂行,马上就要买房子似的。

“你看这儿,真不错!”燕儿忽然惊呼一声。“将来咱们就买这里的房。”

突然她又觉失口,赶紧闭上嘴,红透了脸。

“哈哈哈哈……”旭快乐的笑了起来。是啊,怎么能不笑呢?这是由衷的高兴的笑。

“你笑我……”燕儿有些不愿意了。是啊,本来就很难为情了,还被他笑话。

“没有,没有。我高兴。”旭赶忙解释。

“你喜欢哪的,我就买哪的!”他拍着胸脯保证。

“光你买吗?我也买。”她说。

“我买了,还用你买干什么?”他不理解。

“笨死你了!”她又责怪他。

“好好好!咱两个一起买!”旭这才明白过来。

可是,家乡的风俗习惯是男方买房,燕儿的想法能得到妈妈的支持吗?

他坚持请她吃饭。他俩又去了那家肉饼店,可是,那个店早就不在了。

“你想吃什么?”他问她。

“你想吃什么?”她反问。

“嗯,我想吃炒饼,还想吃煎饼果子,还想吃火烧加肉。”他回答,全是上学时爱吃的东西。这些在XJ是没有的。

“好吧,我请客,你掏钱!”她以这样的方式请他。

他当然愿意了!

炒饼只要了半份。一开始老板嫌少,还不愿意给做。他俩用了一个盘子,吃得一点不剩。

煎饼要了一个,两个鸡蛋的。

火烧要了两个,他吃的肉的,她吃的素的。

她总是以他的爱好为中心。陪着他吃他喜欢的。而她,好像他喜欢什么,她就跟着喜欢什么。

这顿饭吃得好香!找了三个小饭馆,转了大半个县城。又看了不少盖房子的工地。

看来,她真的开始为他们的将来作计划了。

她懂得的太多了。在他只知道工作挣钱的时候,她却开始为结婚做着精细的打算。

她还没有毕业,就早早的把自己全心全意地交给了他。

在家没过几天,就该又出工了。这次燕儿是真的太不舍。

“你怎么总不在家呢?总要往外跑?”她问他。

“我得赶紧挣钱。给我们买房子。”他言不由衷,其实这是工作性质造成的,买房子只是一个很有力的借口。他也不想总是离开她啊!

“嗯,你去吧。”她对他的这种说法很满意。毕竟这是给她的一个承诺。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你在哪,我都会想你。”她伏在他怀里。

“我这一辈子只爱你一个人。”他搂着她的肩。

爱情真是奇妙的东西。它能使两个人的心挨得如此之近,还能使两个人的心思如此纠缠,无论距离有多远。

“一定要早点回来!”她泪水涟涟。

“我会的。”是的,他能做到。因为,小队的生产进度确实有一部分掌握在他的手里。

这次是她把他送上的火车。

她执意跟到BJ西站。在大厅的电子屏幕前,他俩又合了一张影。快相。又是一个立等可取。

等这张照片的时候,她塞给他一张在兜里揣了很久的照片。

“咦,我在火焰山前面的照片,你怎么在里面?”

“你不是问,铁扇公主在哪吗?我就把自己放进去了。”她回答,很骄傲。

“你太厉害了!”确实让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照片里面的她很自然地和他紧贴在一起,她坐在那块大石头上,穿着那件鲜艳的马甲,手里拿着一把扇子,在他脑袋后面扇着风。照片做的真是天衣无缝。

“你怎么弄的,这么完美?”他还问。

“保密,以后再告诉你。”她就是不告诉他。

难道她学会了好莱坞那套手艺?

回县城的火车比去XJ的火车早一点,他先送她上了回家的火车。

又是一个分别。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别哭,我心爱的人!

轻轻地,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漫漫长夜里,未来日子里/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请在笑容里为我祝福/虽然迎着风,虽然下着雨/我在风雨之中恋着你/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的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旭很顺利地转正了。实习期的汗水没有白流,沙子没有白吃,火焰山没有白爬,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

工区还是在托克逊,还是震源,井炮交替作业。这些对他来说已经驾轻就熟,轻松自如应付了。只是仪器的状况更差了,太老了。就像人一样,再有经验的大夫也挽救不了垂危的病人。这套仪器恐怕都坚持不了这最后一个施工季度就要惨遭淘汰了。

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和事物都不能逃脱生死大限。

世界又一个伟大的人今年也去世了,他只差几个月就能亲眼看到香港回归。可是他却没能等到,匆匆的,悄悄的走了。20年前,他力排众议,带领中国真正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20年的艰难旅途,20年的坚如磐石。他是一位深刻理解市场经济的,从法国勤工俭学,从长征、大别山,从特殊时期,一步步过来的世纪老人。任何危险他都不会害怕,任何困难都打不倒他。他要让前一个时代建设全面但并不雄厚而又僵化的经济基础,借用国外充裕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力图让中国这条巨龙恢复健康,腾转跳跃,并最终腾飞。他会成功的,即使他亲眼见不到,但每一个后来的中国人,都会亲口告诉他,他会成功的。

电脑更新换代了。队上配了一台全新的笔记本电脑。真棒!这台笔记本电脑比仪器上的强太多了。IBM的,586机型,多媒体,彩色屏幕,还能发出悦耳圆润的声音,用它可以听歌曲,看图片,看电影光盘,还有一台体积极小的打印机,号称是喷墨的,打印出来的照片质量比照相机照出来的一点都不差。

安装的是Widows95操作系统。这种系统的界面比Windows3.1漂亮太多,功能太丰富了。全是图形化的窗口。还预装了MicrosoftOffice应用软件系统,能够特别直观快捷的编辑、打印文件,制作表格,自动计算函数。鼠标特别灵敏。这台电脑简直就是彻底的升级换代!

看来,又一次伟大的科技革命就在眼前。

工作一天天重复着,前进着。每天都有高产,每天都能拿小奖。多的时候一百多块!每当这时,旭都会得到队长的额外奖励。肘子,羊肉串,或者大盘鸡之类。队长爱吃这个,似乎他也要让他的爱将培养起对这种高脂肪高热量食品的兴趣。

测线又经过火焰山附近。这里,上次他去帮忙的小队也在施工。这次他们承担的是一个大三维项目。三十多束测线,两千多道采集,两万多炮。所有测线都横穿火焰山。上次的鹰系统被证明不适于山地作业,已经退役了。这次他们使用的是一处最新购进的一台仪器。美国产品。“System-II”,中文名叫“系统二”。这是系统二的第三代产品。第一代早在5年前就推出了,但采集站块头太大,野外用起来很吃力。第三代的采集站体积小了很多。功能也更全面,质量更好,性能更稳定。全部都是新设备。整个仪器系统都非常棒,每天产量不低于200炮。旭好羡慕,他多想也加入这个仪器组。

仪器操作员总得不停地学习新东西。仪器的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了,两三年就是一次。为了保持自己不被淘汰,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

312国道是一条交通大动脉。国道上车越来越多了,这也说明,国家的经济在发展着,虽然略有缓慢。赶路的车辆绝大部分都是超级大货车。满载着工业品,纺织品等各种各样的货物,拉到WLMQ库尔勒,喀什,再分散到沙漠边,绿洲上,山里,更有大批量的货物被发到国境线上的各个口岸,经那里的边境商人之手,卖到中亚,俄罗斯,甚至东欧。

地震勘探是最忌噪音的,尤其是车辆的噪音。所以每次测线穿越公路的时候,就必须在测线两边设置路障,警戒,把所有的车都拦住一个小时,仪器在这一个小时内抓紧放炮。一旦车辆排得太多了,就不得不放行。放行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所有等待的车都通过之后,再警戒一个小时。如此循环不止。晚上车辆放行的时候,几百盏绵延好几公里的车灯汇成两条对向游动的长龙,煞是壮观。

警戒是一项辛苦而又危险的工作。无论多大的风,多冷的天,都必须要站在那里拦截车辆,还要费尽口舌和要求放行的司机周旋。更有遇到强行冲卡的,这时候最危险。血肉之躯哪里敌得过几十吨重的钢铁巨物呢?这时候,操作员必须和警戒人员互相充分谅解,才能把工作做好。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力提高生产效率。

测线还经常穿越兰新铁路。回BJ的T70次列车就是运行在这条铁路上。这趟列车每天经过这里的时刻都是一样的,晚上11点。每次列车来的时候,旭都会打开车门,走出来,无论外面的风是清凉和煦的还是凛冽料峭的,他都要目送这趟列车奔驰而去。这时列车里面还没有熄灯。一连串的车窗散射出明亮的灯光,快速平稳的从面前滑过。车窗里的人或在坐着,或在躺着,或者喝茶,或者看报,他们是出门还是回家?车里的旅客肯定不知道,荒凉的戈壁滩上,还有一个人,痴痴地看着他们,羡慕他们呢!

此时的燕儿已经睡了,今天,她的旁边还放着他们的合影呢吗?今天,她听了他给她录的自己唱的歌了吗?

此时的妈妈也已经睡了,每年冬闲她都要给姥姥拆洗被褥,不知道今天是不是又熬夜了?

妈妈的眼睛现在看得不是很清楚了,认针的活都做不了,应该给妈妈买一个眼镜了。

今年种了多少大白菜吗?都已经收回来了吧?

他的小狗呢?他在家的时候,每年入冬都帮它垫上很多柴禾,帮它做一个温暖的小窝。

爸爸每天还在挑水吗?现在地下水位太低了。家里的压水井已经打不上水来,得打一个深一点的井了。

老舅曾经批评过他:“你参加工作在TJ就不要总牵挂家里了,你应该在那边的发展。”

可是,怎么能不牵挂呢?妈妈在家里,怎么能不牵挂呢??

测线穿越XJ有名的风口:红旗坎和十三间房。风口大约有20多公里的宽度,风势猛烈,长年不断。而且风向飘忽不定,车辆行驶到这里都要把速度降至最低,不然很容易造成侧翻,车毁人亡。这里的风都是极干的空气快速流动,特别容易产生静电。几年前曾有一位一处的司机开着油罐车经过,结果车被吹翻,油罐破裂突然着火,他也不幸丧生。小队每一名司机经过这里的时候都会往他出事的地点扔上几颗香烟,以表达哀思之情。

队上也差点出事。那是一个严寒的冬天,凌晨四点多收工的时候,八九个人乘坐的一辆BJ2020直直地冲入了一个小水塘。幸亏冰层冻得很厚,车只是打了个滚,沿着冰面一直滑行到对面岸边,最终车子没有陷进去。大家也都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没有造成大的事故,只是解释组长的额头被蹭破了皮。万幸!

事后好几天才知道,翻了的车还是他们几个人合力搬起来的,车也没有大碍,稍事检查,发动起来把他们接着拉回营地。旭那天本来应该坐那辆车,因为车里太挤,临时换了一辆,逃过一劫。

鄯善火车站距离县城也有30多公里。测线到那儿的时候,他们都住进了“良友宾馆”。这里因为有吐哈油田的一个小基地,略显繁华。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镇子。终于到了有人烟的地方,住在这里的日子还是比较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