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绘在玻璃上的梦想
21347500000067

第67章

刚下飞机,枫子就收到了贝松的短信:我在6号出口大门等你。枫子取了行李直奔出口,远远地就看见贝松已经在门口等候了

一年不见,贝松显得更加成熟而干练,枫子放下行李,两兄弟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出了机场,他们转了两趟公交车之后,坐上了一辆的士车。

“我说,你做这么大生意,干嘛不买辆车啊?”枫子锤着站麻了腿说道。

“买什么车?”贝松问。

“二十多万的嘛,也就你一年收入。”枫子认真地说。

“哦,没打算现在买车,两年后再说吧,到时候说不定这些钱可以买辆保时捷。”贝松思索着。

枫子白了他一眼,没有再说话。高中的时候,枫子就喜欢上了汽车,他的梦想就是工作了买一辆宝马或者奔驰,每天西装笔挺的提着公文包去上班。其实,那时候对于大街上的奔驰宝马是无感的,只觉得自己以后努力就一定能拥有,但是真到了自己工作的时候,一细算才知道,一个月工资四千,加上年终奖,一年不吃不喝也就只能存五万多,干三十年也买不起一辆大宝马!多么残酷的事实啊,工作之后枫子再看大街上那些开宝马奔驰的人,都肃然起敬。

出租车在静安区华山路的一个小区门口停了下来,枫子下车拿了行李跟着贝松走了进去。这是一个老旧小区,大门锈迹斑斑,枫子看见一个小女孩举着一根塑料棒蹦蹦跳跳很开心,虽然枫子知道小孩的行为通常难以理解,但还是忍不住问了一下:“小妹妹,你举着棍子干嘛?”小女孩抬头看了看“哇”地哭了:“我的气球呢?”

走到三单元一楼二号门前,贝松掏出了钥匙。这是一套二居室的住房,一楼方便快递发货。

“租金多少?”枫子问。

“二千五。”贝松打开了门。

“太贵了。”结合小区的环境,枫子觉得不划算。

“是啊,我也觉得贵,所以就买下了。一平米一万六。”借着昏暗的光线,贝松摸索着墙上电灯的开关。

“哇塞,你这够在我们那五线城市买七八个平米了!”枫子推门进去。

地上横七竖八全是袋装面膜,各式各样,着实把枫子吓了一跳。贝松赶紧收拾,说不好意思,刚才走的匆忙还没来得及规整。枫子打量着四周,客厅除了周围一圈货架之外,没有任何家具,货架上的面膜都堆到了屋顶。

“你就住在这里?”枫子一脸嫌弃。

“嗯,老妈不支持我干这个,索性就自己出来了。”贝松边说边收拾。

“为什么要这么拼啊,随便找个工作轻轻松松过日子多好?”枫子也帮着收拾一地的凌乱杂物。

“我想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贝松停下手中的活,认真地说。

“你妈是上海人?”枫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问道。

“是啊,不然我跑这么远来干嘛?”收拾得差不多了,贝松打开了一道卧室门领枫子进去。

“哦,那你怎么不跟你爸留在四川呢?”枫子进到一间卧室,看见货物堆放跟客厅一致,只是多了一个席梦思靠在窗户边。

“性格不合吧。”贝松接着说,“今晚你就睡这里。”

枫子自己打开了另外一个卧室的门,发现状况完全一样,只是没有窗户,就说道:“好吧,我只有将就了。”

“什么叫将就啊,这四周围绕着你的就是你那十万块钱!”贝松指着四周高高的货架对枫子说,又从货架底下抽出两个小板凳来,“休息一下,出去吃晚饭吧。”

于是,两个大男人就这么坐在不到一平米的空地上,四目相对,这种感觉有点奇怪。

休息了片刻,贝松带着枫子去了一家有名的上海本帮菜馆,海点了一通特色菜,有草头圈子、糟钵头、虾子大乌参、红烧秃肺、红烧回鱼等等,枫子接连摆手说够了够了,贝松没有理会,只是说枫子第一次来上海,不能怠慢了。

本帮菜其实就是上海的乡土菜肴,特色是酱油和冰糖放得多,滋味浓郁鲜美,甘腴甜润,以真材实料和慢火细工取胜。每道菜看起来都油汪汪、红喷喷的,份量扎实。看着这一大桌菜,枫子想到了那不到一平米空地的两室一厅,他分明看到了贝松枕戈待旦的工作场景,为了节约成本,一个人收货、发货、找货源,和衣而睡蜗居其中,个中滋味不说也能想象得到。然而,现在点这一桌菜时,贝松没有半点犹豫,另枫子感动至极。

久别重逢,怎能没有酒?贝松唤店家拿来一瓶本地白酒,两人对半分了。

“做了两个月的客服感觉怎么样?”贝松端起酒杯敬枫子。

“别提了,一肚子心酸和委屈。”枫子喝一口,打趣地说“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能遇到。经常有妹子告诉我她下蛋(下单)了,还让我改嫁(改价),哈哈。”

“呵呵,有妹子给你下蛋是好事呀,你再做几年客服,以后村村都有丈母娘。”贝松也跟着笑,“整个运作流程熟悉了吧?”

“除了货源,其他基本熟悉了。”枫子所言非虚,这一个多月来他是全身心投入进去了的。

“觉得怎么样?”贝松问。

“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可以当成事业来干!”枫子想到了那两万块钱。

“具体说说?”贝松又问。

“全职干!一年挣他个二十多万,想想都美!”枫子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一年二十多万?”贝松夹起一只虾放在枫子碗里。

“呵呵,我就打个比方,十多万也就知足啦!”枫子觉得刚才暴露了自己的贪婪有些尴尬。

“敢不敢干一票大的?”贝松放下手中的筷子,望着枫子。

“大,大的?有多大?”听贝松这么一说,枫子联想到了电影里抢银行和绑架之前的标准台词。

“一年挣他个几百上千万!”贝松端起了酒杯说道。

“啊!”枫子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直接被吓懵了,小学课本里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在脑海盘旋。

“呵呵,有些夸张了。”贝松觉得有点说过了,赶紧补充道,“我的意思和你一样,一定当成事业来干!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团队。”

“嗯,一定要有自己的团队,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枫子觉得很有必要,“现在就开始招人?”

“未必这么急,我就是和你商量商量。”贝松接着说,“我想还是把那帮子闲赋在家的兄弟伙些拉拢,一来他们的能力信得过,二来发挥大家的能量共同富裕!”

说到这里,枫子才完全明白了贝松的意思。他从心底里敬重贝松这样的兄弟,心胸宽广、才智过人。同时,他第一个想到了富二代冒号,若能有他大手笔的投资,这事定能成。

“这事交给我!”枫子郑重许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枫哥,你的凝聚力那是没话说的。”贝松也一饮而尽,“当务之急是快速积累原始资本,厚积而薄发。”

枫子虽然不知道贝松的具体规划,就像当年卖传呼机一样,但他隐约感觉到这次碰面将对他的未来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上海的这几天,贝松带着枫子去了东方明珠、外滩和城隍庙,还坐着渡船横渡了黄浦江。枫子问贝松这几天小店谁在做客服,贝松说有人愿意免费帮忙,至于是谁嘛,暂时保密。枫子一猜就是贝松的女朋友,而他只是笑,没有否认。

枫子还陶醉在淘宝小店事业无限美好的想象之中,杭州那边也有了消息。

那晚,枫子正在和客户交谈,QQ消息突然提示,通过好友验证。枫子喜出望外,赶紧发过去一条消息。

“我的姑奶奶,你总算活过来了!”

“柳明枫同学,不好意思,开学这几天太忙了。”

“你是谁?”

“陈橙的闺蜜,李若溪。”

“开学?你还没有毕业,留下复读?”

“硕博连读好不好,你还真是狗眼看人低啊!”

“在哪里?”

“西湖旁边。”

“哦,陈橙呢?”

“寒假之前她就走了。”

“走了?去哪里了?”

“不知道,不过,有封信她让我转交给你。”

“写的什么?”

“我怎么能随便看别人得信呢?你来拿吧。”

“买不起飞机票,你还是邮寄给我吧。”

“那我扔了?”

“陈橙都走了,我还来干什么嘛?”

“我真的扔了?”

“好嘛,来,我的姑奶奶,你厉害!”

信上究竟写了什么呢?枫子记得陈橙上次说过,有可能找到了项链的主人,那么这封信很有可能就是关于这件事。枫子赶紧订了第二天的机票,匆匆去了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