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绘在玻璃上的梦想
21347500000022

第22章

虽然不用到校上课,但枫子还是像往常一样早起,吃豆浆油条,然后在家里复习功课。其实,枫子搞不明白花那么多时间研究两个球怎么碰撞在实际生活中究竟有什么用,也不明白花了大力气把化学式配平了又有多大意义?诸如此类不明白的还很多,但不明白归不明白,学习归学习,不怕别人比你聪明,就怕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

拿出语文书,顺手就翻到了《邹忌讽齐王纳谏》那页,因为那两节语文课枫子的手都是一直压在这页上,褶皱很深。“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再次映入眼前,条件反射的想起了秋漫云瓜不溜秋的表情,枫子笑了。

这个“邹忌”是多高呢?王大佛不是说有五米多高啊,想到这里枫子又忍不住笑了。“八尺”,战国时候的八尺究竟是多高?枫子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弄明白这个问题。

家里有可能找到答案的就是两本大字典,分别是邓爷爷上前年和前年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康熙字典》和《辞海》,邓爷爷就是小力姐姐的爸爸,他们一家和枫子一家做了十多年的邻居。

枫子翻开《康熙字典》第一页,从右到左竖着有几行字,繁体,页码是1824,枫子立刻明白这书应该反着翻,古人就是不一样。于是反过来翻,这就对了,扉页“康熙字典”四个大字刚劲有力,下面还有红色的印章,右边写着“明枫留存,九六年”七个苍劲有力的字,那是邓爷爷的字。再翻一页就是康熙字典部首检字表,“尺”字是“尸”部,对应页码是“三二四”,翻过去果真就找到了“尺”字,解释是繁体字,密密麻麻地竖着写了几行,又没有标点,看着就头疼。太不实用了,枫子果断放弃,好奇地翻看了一下价格“一二○元”,好家伙120块钱,够老妈一个多月工资了。

枫子又翻开了《辞海》1989版,价格是158元,扉页就是部首检字表,直接在四画里面找到了“尺”字对应1807页,解释很多很长,依次是对“尺一”、“尺八”、“尺寸”、“尺五”、“尺书”、“尺兵”等等解释,并没有关于各个时期尺的长度的记录。

家里从没有真正翻阅过的两个“大权威”都查找不到,这下可把枫子难住了。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决定给张老师打电话,现在他真是觉得那个王大佛很讨厌,要不是被他笑岔了气,当时就可以问张老师的。

枫子鼓起勇气拨通了张老师的电话,为什么要鼓起勇气呢?因为他从记事开始就没敢给哪个老师打过电话。

“喂,哪位?”电话接通后传来张老师的声音。

“张—张—张老师好,我是柳明枫。”枫子说结巴就真的结巴了。

“啊,是柳同学啊,找老师有什么事?”张老师也觉得奇怪柳明枫怎么会打来电话。

“我就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邹忌那小子究竟有多高?”第一句说完后,枫子也就不那么紧张了。

“呵呵。”张老师一听柳明枫原来打电话是来问这事觉得很好笑,便调侃道,“王代福同学不是回答了吗?五米多高!”

“他就是一瓜货!”枫子脱口而出,但马上认识到这样跟老师说话太没礼貌了,又补充道:“我还是希望能听到您的权威解答!”

这句话张老师很受用,立刻觉得柳明枫还是很好学的同学嘛,明明以前讲过多次,语文书对应的参考教材上也做了注解,但既然柳明枫希望能听到权威地解释,张老师还是相当愿意“权威”发声的:“据考证,邹忌那个年代的战国时期,一尺相当于现今的23.1cm。”

枫子听张老师这么一说立刻就算出了邹忌的身高在184cm以上,的确够高啊。张老师的“权威发声”并没有停下来,枫子仔细地听:尺这个单位在古代的每个时期基本都是不同的,但都有一个规律就是有渐渐变长的趋势,据考证,商代一尺是16.95cm,周代23.1cm,秦朝23.1cm,汉代21.35—23.75cm,三国24.2cm,南朝25.8cm,北魏30.9cm,隋朝29.6cm,唐代30.7cm,宋元时31.68cm,明清时31.1cm,现今三尺为一米即33.3cm,你说这个变长的规律是不是很明显啊?

看来张老师真的是对历史很有研究,枫子在电话里连声感谢,当然也不忘恭维一下张老师的专业精神。枫子放下电话,看见爸妈直愣愣盯着自己,也许爸妈也被枫子能这么愉快地跟张老师通了10多分钟的电话惊呆了。

此刻,枫子的心情是愉悦的,至少证明了邹忌不是如王大佛所说的五米多高。张老师刚才的讲解也拓宽了他的知识面,一个小小的“尺”字原来包含这么大学问。

突然,枫子脑海闪现出几个字“三国24.2cm”,于是他快步走回寝室,反锁上了门。

梦中的自己不就是三国的大将军陈训庭吗?身高七尺七,按照三国时期的尺寸换算过来就是在186cm左右,哇塞,186cm比那个邹忌美男子都还要高,这真是枫子梦寐以求的高度啊!提起现在的身高162cm真是一把鼻子一把泪啊!羡倪多高呢?枫子想到这里就迫不及待地在草稿纸上算起来,六尺九就是167cm,嗯,真是个窈窕淑女的高度,要是放到现在也是个大长腿美眉。

枫子若有所思,一下子仿佛又回到了三国,回到了被核桃扎了屁股的第二天早上,那天羡倪做好了早餐,闹着要亲他额头的场景——陈训庭故意昂着头不让羡倪亲到自己的额头,羡倪开玩笑地说:“哼,砍你一尺下来,拿半尺给我,我就能亲到你的额头。”,“你只要半尺干嘛要砍我一尺?”训庭反问。“多的半尺拿去喂小安!哼!欺负人家长得矮!不砍半尺给我,就吃五十个馒头!”羡倪开玩笑地说。

那画面太温馨,枫子边想边笑。要真是砍一尺下来的话,是多高呢?枫子脑海闪过一串数字。那不就是六尺七,162cm!算到这里,枫子忍不住尖叫起来,惊出了一身冷汗!

“儿子,怎么啦,开门啊,快开门啊!”门外传来爸妈急促的敲门声。

枫子整理了一下情绪,然后去开门,手还在颤抖。爸妈进来后看见枫子一身的汗,关切问怎么回事。枫子极力掩饰住自己惊慌的情绪,不愿让爸妈操心,说:“刚才看书,发现好多知识都忘了,马上就要高考了,拿不到毕业证怎么办啊?”,爸妈听见枫子这么说,缓了口气,因为这本来就在他们最坏的打算之中,其实也没什么,就儿子的资质大不了复读一年就是了。

既然是这样,老爸老妈开始轮番开导起枫子来,从生命的意义讲到宇宙的浩渺,从天上的浮云讲到了地上的尘埃。枫子也很配合地明白了父母的用心良苦,表示自己尽力就好了,不会有心理负担。这样,老爹老妈才放心地走出了寝室。

一系列怪异的事情似乎有望找到合理的解释,枫子静静地闭上眼,仔细地梳理起每一个细节。昨天晚上梦见了羡倪,接着落水,然后在半梦半醒之间跟着先生念书,先念的是《三字经》,后面那段是“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这和身高八尺邹忌那篇文章一样,都出自——《战国策》!

陈训庭从小就朗朗上口的《战国策》!枫子瞪大了眼睛,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难怪昨天语文课上背诵起来朗朗上口,一坐下就全忘了,难怪只要一发怒就力大无穷,可以轻易干掉几个180CM大个子。原来,柳明枫就是陈训庭,至少在特殊情况下是,不然162cm的“五短人士”身体里怎么会蕴藏了惊人的力量呢?

还有一个永世不能忘记的场景——在麦城那晚,身负重伤的羡倪仍不忘调侃道:以后我不在身边的时候,可不能花言巧语勾搭其他美女哦,要想我,记住我哦!那时候,他和羡倪约定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绝不一个人孤独地留在这乱世煎熬!

然而,枫子昨天晚上油腔滑调地跟L2通电话,这算不算是在花言巧语勾搭别的美女呢?“口吃”的出现是不是就能阻止花言巧语了呢?当然能!

到此为止,这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关于羡倪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由于某种原因,陈训庭从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的三国时期穿越到了公元1999年,刚好被一个木桶砸到了头,失去了一段记忆。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物质不会凭空多出,能量亦不会凭空消失,那么,所以陈训庭的身体仍在前世,能量和记忆留在转世后新的身体里,即柳明枫的身体里。

想到这里,枫子夺门而出。秋漫云的家距此不过250米的直线距离,枫子一路小跑,不一会就到了。敲了半天门,终于有人来开门了,是秋漫云的弟弟李林帅。由于名字太霸气,所以明显没有他哥李林秋帅,这充分说明做人还是低调点好。李林帅告诉枫子说,他哥又奋战了一宿,刚睡下没多久。枫子知道肯定又是玩什么游戏玩了一个通宵,这时,李林帅指了指秋漫云房间的门,自己又转身去睡回笼觉了,想必也跟着奋战了一宿。枫子拍打着门,连喊了三声“马老师来了”,就看见秋漫云蓬头垢面地来开门了,只穿着一条火摇裤儿。

“马老师这么早来干什么啊?”秋漫云又蜷在床上睡起了。

“有大事,我的未婚妻跳崖了!”枫子也没怎么组织语言,就这么大吼一通。

秋漫云听枫子这么一说,一个翻身坐起,惊讶地问:“L2跳崖了?跳哪里的崖?”

“我的未婚妻是羡倪!”枫子说道。

“羡倪,是谁?你娃啥时候又偷偷另起炉灶了?”秋漫云诧异。

枫子把事情的经过简单地讲了一遍,秋漫云的眼神从睡眼迷离变得惊恐万分,结结巴巴地问道:“你确定刚才你说的不是做梦?”

“一个梦要包含这么多情节的话,那不知道要梦几十年!”枫子愤愤地说,然后把背诵古文、身高的巧合和出现口吃等推测也全盘托出。

秋漫云看着枫子严肃的表情,又仔细地听了每个细节,他觉得十有八九是真的。但问题又来了,既然那么爱羡倪,又怎么会喜欢上L2呢?

经过一个上午的缜密推论,问题解决了,就是枫子本人已在陈训庭穿越过来之前就喜欢上了L2,一个在先,一个在后,所以时间上和逻辑上并不冲突。

但接下来一系列的疑问摆在面前:怎么样才能回到三国?又怎么样才能在前世和现在的身体里自由地进行转换呢?秋漫云认为枫子一定能做到,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相应的方法。

那天梦里羡倪再次提到绝璧,既然绝璧可以让真爱无限延伸,那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找到这个项链。再者,陈训庭来到1999年,不是1899年或2099年,这说明自由切时空的方法就隐藏在枫子接下来的成长过程中。

凡事有因必有果,陈训庭的到来导致枫子的失忆,首当其冲影响到的肯定就是高考,高考改变一生,这种改变不就是前世“因”结出的后世“果”吗?

所有的未解之谜就在这颗“果”里,既然天意如此,又何必急于一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