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血肉中华
20954500000040

第40章 磨练中成长

白广全去了纵队医院养伤,洪友暂代连长,部队在休整,无事做只好坐在院子里擦枪。猛子侦察回来了,“连长,我发现一队鬼子好像在上坟呢?”“啥?他们也上坟?在哪?多少人?带我去看看,”一阵连珠炮似得说完,洪友拉了猛子冲出门去。

张村外的岗地上,一群鬼子和伪军刚刚离去,瞅了瞅地下林立的木牌子,洪友明白了,这是鬼子在给战死者招魂,尤其是埋着的那个大佐,“这伙敌人从哪里来的?”“盘河镇,这都第二次了。”洪友沉思片刻,安顿猛子和一个战士这几天严密监视盘河镇鬼子动向,自己转身沿张村至盘河镇道路走去。行至一处眼前豁然一亮,这里距敌人据点较远,两侧有沙丘和灌木林,路北有一个砖窑,利于隐蔽,是个伏击的绝佳地形。洪友立刻报告营长,经过认真的讨论,营部同意了作战计划并研究出了具体部署:把以前打灯明寺的五门土炮放置在窑内,一连埋伏在路北,二连埋伏在路南,三连一个排作预备队,另两个排担负阻击可能来援之敌。

鬼子果然是又出动了,猛子骑着营长特意借来的马匆匆回报,部队急忙集合出发进入预设阵地,不多一会儿,100多伪军在前,30多个鬼子在后,沿着公路进了埋伏圈,随着一声枪响,砖窑里的土炮轰的一声炸响,碗口粗的火龙直扑敌群,敌人象落叶一样纷纷倒地,死伤大半。命令,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声,战士们从南北两侧冲上公路,把敌人分割成好几块。伪军老老实实举枪投降,剩下的七、八个日军在小队长的率领下还想顽抗一下,他们围成一圈,互相保护,且战且退,战士们把这伙敌人逼到路边的一块水滩,使他们无法互相依赖,我们三、五个战士对付一个日军,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七、八个日军收拾掉了。

在打扫战场时,从敌人死尸堆里发现了一个日军歹他企图藏在死尸下面侥幸漏掉,结果被我们俘虏。这次战斗共消灭日军三十二人,缴获轻机枪一挺,掷弹筒一个,步枪七十余枝,.给扫荡的日军又一次沉重打击,没过多久,扫荡的日军就撤离了鲁北,我们又取得了第二次反扫荡的胜利。

反扫荡的胜利,给鲁北地区的人民极大的鼓舞,一些抗日武装纷纷派人来同我们取得联系,请求加入八路军参加抗战。但由于纵队的主要精力要对付国民党部队的磨擦,近期内不能南下大规模加强鲁北的工作,支队和纵队领导研究后,确定从纵队、支队机关抽调一些干部,从五团一、三营抽调战士组成鲁北支队,由王叙坤同志担任鲁北支队司令员兼政委,龙书金任副司令员。洪友带领一营部分指战员编入鲁北支队。一行人包括通讯班、骑兵班、侦察班、警卫连和医生、护士、民运干事等一百七十余人抵达陵县滋泊镇,首先对当地的六个民团武装进行整编,组成鲁北支队的五个游击大队(洪友担任二大队大队长)和一个齐济临边游击队,又根据当地的形势,决定首先消灭盘据在铁路东部,已投降日本的刘诚伍匪团,上级批准后安排原五团三营一连和支队骑兵连来协助作战。

为了在拂晓前将敌人包围起来,部队以每小时十二里路的速度,连续行军六个小时。三营二连长带着尖兵班走在最前面。凌晨四点,部队到达了刘匪所在地—亭子街。

亭子街西南有一条沙河,沿河向东有一个小水沟直通村里,沟里没有什么水,二连唐指导员带着部队向村西头摸去,洪友带着游击二大队沿河向东,再顺水沟向村里摸去,游击一大队和骑兵连负责外围接应和围堵。村里虽有灯光,但一点声响也没有,估计敌人毫无准备,洪友带人正向村中央祠堂方向前进时,两个敌人晃晃悠悠的走来,等走到离我们只有六、七步远时,隐蔽在暗处的队员一拥而上活捉了他们。经过短暂的审讯,弄清了情况。洪友命令二孩带人去解决敌人的卫队,他带猛子等人直扑敌人团部。敌人的团部设在一个很大的四合院内,门口有一棵大槐树,当大家接近到距离大门还有几十步远时,从树后窜出一个哨兵,大声问:“干什么的?“自己人”猛子一边回答,一边冲上去,没等敌哨兵弄清怎么回事,就一刺刀送他去见了阎王。

敌人团长刘诚伍警惕性很高,院子里的脚步声引起了他的注意,忙从窗口向外看,就见从门口涌进了许多人,分头冲向东、西、北房。他抄起手枪,从后窗窜了出去。此时,村里枪声大作,二连也分头向驻扎在村里各处的敌人发起进攻,不到半个小时,彻底解决了尚未清醒的敌军。刘诚伍稀里糊涂地向村外跑,正巧唐指导员带着人迎面赶来,刘急忙向一个猪圈里窜,唐指导员抬手一枪,将其击毙在猪圈里。

这次战斗去除了当地的一大祸害,极大程度震慑了投敌分子,人民欢欣鼓舞,鲁北支队的影响迅速扩大,各区、县相继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平原、禹城铁路以东的地区基本上为我们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