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天演绎
20501000000026

第26章 过年!家!(上)

过年了!大团圆!今年的家里特热闹!

爷爷刘承昌,奶奶冯巧巧,老两口没和道尘一家住一起,而是单独另住!老两口住在老宅。老人的意思是,虽然大伯在外成家立业了,但是逢年过节的回来,也得有个落脚地不是?说到这,就不得不说说道尘的家庭。

不像母亲家里人那么多,父亲就兄妹三人!大伯刘元海,小姑刘元霞。

爷爷刘承昌,生于1923年,是村里的文化名人。旧社会时,刘家在村里是地主,那会村里很多的人家都是仰仗刘家过活的。爷爷是独子,三个姐妹。所以爷爷打小就因家境的关系,先是私塾,再是新兴的洋学堂,他都读过。

42年,豫南省大闹饥荒,又加上兵荒马乱的年月,刘家开始落败!先是家里被饥民哄抢,再是老太爷因此一病不起。当时在外求学的爷爷,接到家里的急信后,心急冲冲的赶了回来。那也没赶上见老太爷最后一面!于是爷爷就戳了学,继承了落败的家业。好在的是,即使被哄抢一通。但是有老太爷秘密潜藏的口粮救急。刘家,度过了42年的难关,最少没一人因饥荒而饿死。不像有些人家,不是被迫的离乡背井的外出逃荒,就是饥寒交迫里家破人亡。即使这样,家里的日子也很是不好过的。况且,爷爷这样一个打小娇生惯养的,后来就只会读书的文弱书生!可以说,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就连地里的庄稼都不会伺候的。

好在,这样的光景没过几年!45年时,日本战败后,由于识字断文的文化人资源稀缺,爷爷被当时的国民政府征召!在当时的省政府(汴梁城是省府,汴梁和道尘家所在的商岭地区毗邻)做了一名书办!家境算是有了依靠,算是安稳了下来。但也只是安稳了而已,爷爷当时也只是个书办,好像不是做官的命。不会溜须拍马,不懂欺下瞒上等等!所以,无人巴结什么的。就是个拿死工钱的的命吧!也幸好这样吧。

49年,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国民政府败逃琉球岛。对投降份子清算时,就因为无权无势,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于是,虽是国府里高级地区级别的成员所在,倒也没追究什么。加上又是文化人,政府打算留用的!可惜爷爷,先是经历家败,再是国府的经历,变的心灰意冷!不愿再留下,只想回家,一心的希望回家。

于是这样就真正的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但也不太地道。后来政府开始办学!爷爷先是在乡里作了一名教师,后来,村里般小学!他从乡里申请调请回家乡的小学。说是,家有太祖母要侍奉,而且当时奶奶已经有了大伯!于是爷爷刘承昌成了刘家营村小的第一任校长,当时他不到而立之年。这也是小时候道尘一直奇怪,为什么好多人见到爷爷,都亲热的称呼‘刘老师’的原因所在!爷爷的这个校长一直干到退休。爷爷退休是在85年,当时还没道尘呢!

按说,这样的家景,父亲刘元山不应该现在这样的身景的!可惜,用奶奶的话说,父亲在读书上,是一点也没得爷爷的遗传,这点仿的是她!奶奶冯瞧瞧是刘家营南边隔河冯河弯村人。地道的农村人,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不过年轻时娇俏远近闻名,甚是爱慕文化人。后来,一来二去的和爷爷走到了一起。和爷爷成家那么些年来,又甚是爱慕文化人的人,可惜至而今她就会仨字,就是她自己的名字。不对,她老人家的名字的话,实际是俩字而已!所以奶奶说,在学习这一点上,父亲应该是随她的。

好在,家里有争气的,大伯刘元海就是!大伯打小学习就好,也没父亲的调皮捣蛋(奶奶的原话),学习一直很好。可惜,也是个命运多桀的,没等他考大学,赶上大运动。好在,他自己本身就是农村人,没啥子去上山下乡,直接的归了家来。这期间他,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学习,即使地里忙活的时候,都不忘拿本书,当然,已经不尽然是他的学习的课本之类的,更多的是爷爷收藏的书籍。

所以,后来高考恢复后,他第一年就被录取了,豫南师大,当时的他已经26了,已经成家有了两个女儿了!(大堂姐刘雪芬,二堂姐刘雪芳)毕业后,直接意愿分配到了家乡,成了民营县第一批的秘书成员。好像刘家不怎么发官路的,大伯04年退的休,也只混了个副处级的待遇。不过这已经是村里仰望的大人物了!村里人,到县里忙活或者办个啥事时,大都求到大伯的门下,往往也不怎么失望的。

道尘家里这一代的男性成员,也就道尘兄弟三个,大哥刘道庸,小弟刘道锋和他自己。大伯成国家公职人员后,就没再要孩子。当时形式所逼啊,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正紧的时候,尤其在豫南这样的人口大省,而大伯当时身位公职人员。所以...

小姑,刘元霞,也是知识份子!虽然没大伯的成绩好,好歹也是地区的商岭师范学院毕业的。整个村里,加上远近毗邻的数个村子,这些年下来,能说的出的大学生,拢共就那么10来个,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大伯和小姑了。一家仨孩子,其中俩都是大学生,这在当时一时好一阵美传!小姑毕业后,在县高中任教,也就是现在道尘就读的学校。

小姑父雷卫兵,当过兵,后来转业到县公安局。军人家庭出身,小姑公爹曾是地区武装部的政委,所以小姑父家里算是有势力的。所以他官路比较的顺畅,而今40来岁之龄,已经是县公安局的局长。小姑家俩孩子,表弟雷兴军,表妹雷雅涵!

道尘家是孩子最多的,也是过的最是紧吧的!好在的是,一是父亲刘元山年轻时,虽读书不成,但贵在能折腾聪灵。木工、瓦匠他都能拿下,还会一手编制的手艺。晒干的蒲苇编个床上铺的啊家用坐垫啥的,或者日晒风干后的白蜡条编个框啊篮啊的!平时给人家盖房砌墙的,冬季歇了什么的,要么帮工人家家具店打造家具,要么自家编制点东西,集市上出手,补贴家用。也好在的是,他们兄妹感情好,有退休金的爷爷也经常的帮衬着家里。大伯、小姑家也不抱怨置气什么的。不但不抱怨置气,很多时候也帮衬一把。道尘在县里上学,小姑经常给些零花钱啊,大伯经常喊他去家里吃饭啊等!

------

过年了,一大家子,都齐全了!道尘家里,在外打工的哥哥道庸、姐姐晴雯,都是腊月26前后归的家。大伯一家子那边,豫南大学毕业后,已经参加工作的大堂姐刘雪芬,今年还带了她的未婚夫,未来的大姐夫李思源。京都师大读研的二堂姐刘雪芳,也回来了。小姑一家子也都齐了!

除夕夜,都在爷爷家聚合!男人一桌,女眷一桌,合家团圆正是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