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风过秦川
20462700000187

第187章 正清、小凤仙计划开粮行(3)

苏正清回家后,就向父亲和文娟说起了年峻跟他说的事情。文娟听了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说这件事情也许能成。苏力勤却怎么也不同意,十几万啊,这对于他们家来说就像个天文数字一样。他们家所有的家产全部加起来都没有这个数,万一到时候还不上可怎么办呢?

他一辈子很少向别人借钱,正清的两次失败使他对于借钱也害怕了。他真担心又要重蹈以前的覆辙,再说银行会那么轻易的就将钱借给他们吗?正清说年峻替他想办法,至于是什么办法,那天因为时间原因也没有多说,正清打算明天就去问问。

第二天,正清跑到年峻那里,想问清楚开办粮行的相关事宜。

到镇政府后,年峻刚好出去了,估计要等到下班才能回来,正清只好先去陈涛那里溜达溜达,顺便等着年峻。进入中学校门后,正清突然又改变主意,想着很久没去看奶奶了,自己去看看奶奶吧。

走到叔叔家,家里静悄悄的,估计叔叔和弟弟们都不在家吧,正清想着走了进去。刚进门,一股浓烈的中药味扑面而来。谁病了?正清飞速走了进去,只见奶奶躺在炕上,李秋霞正在地上煎药呢。

苏正清一下子着急了,奶奶这是怎么了?苏正清赶紧跑到奶奶跟前,但是奶奶已经睡着了,他只好返回身坐到李秋霞旁边。李秋霞看到正清来了,指了指自己手上正在忙,让他自己倒水喝。

正清顾不上这个,赶紧问奶奶怎么了。李秋霞一边看着药,防止水开了溢出来,一边告诉正清。她尽量压低声音,估计也是怕打扰正清奶奶休息吧。他告诉正清,奶奶两个星期前老是浑身乏力,记忆力越来越差,胃口也越来越小。去县城医院检查了,说是高血压和糖尿病,也住了一段时间的院,可是收效不好。

回来后听说临县的一个县城的中医不错,就带着过去看了下,号了脉又说肠胃不好,说年纪大了都会这样,开了些中药回来。现在也才吃了几副中药,想着等这些中药吃完效果还不好,就带去西安看看。

正清感激的看着李秋霞,多亏她这段时间照顾奶奶了,可是奶奶都生病了怎么不告诉他们呢?李秋霞告诉正清,是奶奶不让告诉的,她说自己不是什么大病,就不麻烦你们了。最后李秋霞又补充了一句,反正我也没事,一个人照顾的过来。

“可是奶奶看病,得花不少钱吧。”正清问李秋霞,李秋霞笑着告诉他,花不了太多钱,奶奶有医保,可以报销一部分。

要在以前,一毛钱,李秋霞可都是要跟他们算清楚的啊。他感激的对婶婶说,他回去拿点钱过来,一定不会让他们一家独自承担这些钱。谁知道李秋霞有点生气了,你刚刚出了那么大的事情,哪有钱啊。她说如果苏正清将钱拿来,她也不会收的。苏正清听了,只好算了。

药煎好了,李秋霞小声的叫起婆婆,扶起她。正清赶紧将药端到奶奶跟前,给奶奶喂着喝下去。奶奶一看到正清,高兴的用手一下子拉住了正清的手,正清看到奶奶的手好瘦啊,基本上都快皮包骨头了。

喝完药,李秋霞拿着药碗去洗了,奶奶叹了口气对正清说:“唉,以前你婶婶不在家,我累死累活的一天倒不觉得什么,谁知道歇了这几年,身体却越来越不行了,是不是我就没有享福的命啊。”

苏正清强忍着要流出的泪水,告诉奶奶:“不是的,奶奶,年纪大了都这样。也可能是那几年太累了,好好将养着就没事了。”

奶奶听完正清的话,高兴的连连点头,是啊是啊,也有可能就是呢。奶奶今天见正清来,拉着他说了好多的话,他还叮嘱正清,抽空就将文娟带上来玩,正清连连答应着。

这时候,两个小弟弟放学了,他们背着书包,衣服还是整整齐齐的走进来。看见正清来了,赶紧向哥哥问好,又跑过来问奶奶好些没?

正清正在惊讶两个弟弟的变化,奶奶望着正清的表情笑的更开心了,“还是你婶婶有办法,这两个小家伙现在虽然也调皮,但是很有礼貌呢。”正清看着最小的弟弟跑到厨房抱着自己的妈妈,大的不屑的看了弟弟一眼,就去做作业了。

这时候,叔叔也上课回来了,他过来看了看母亲,正清奶奶朝儿子努了努嘴,意思是去跟李秋霞打声招呼。可是,苏力行像没看见一样,放下书去洗手了,正清奶奶看着摇了摇头。

苏正清本来想去找年峻了,可是叔叔和婶婶硬让他留下来吃饭,奶奶就坐在炕上吃饭了。李秋霞盛了一碗面条,在上面放上婆婆能嚼烂的菜端到了婆婆手里,又赶紧给其他人盛饭了。苏力行接过李秋霞的饭,还是一句话都没有。

苏正清真是佩服叔叔,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心里的疙瘩还是没有解开。两个小弟弟倒是一点都不在乎,一直叽叽呱呱的说话,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连奶奶都笑个不停。吃完饭后,正清就去找年峻了。

到了镇政府后,年峻刚好回来了。看到正清来了,赶紧给正清倒水,一边倒水还一边叫苦,工作真是太累了啊,都不想干了。苏正清微笑着打量着自己的好朋友,“你不想干了让给我啊。”

“说实话,我真想把这个副镇长让给你,我去开粮行,自己当老板。”

“那你怎么不开粮行啊?”

“我一天忙得脚不沾地的哪有时间啊,我就想着能将我的副镇长做好就不错了。”

“你那天给我说的那件事情到底怎么样啊,我今天过来想多了解一下。”

“当然不错啊,我是觉得这件事情特别好才告诉你的。现在镇上急需要正规粮行,其实你把这件事情做成,也是给我们分忧解难啊。这样一来农民们的粮食就不愁销路,另一方面你开了粮行会向国家交税,国家也得实惠不是。”正清听年峻说的很有道理,可是资金来源是个大问题。

“贷款你也不用太发愁,我们将鼓励私人开设粮行的报告送到县上后,县领导特别重视这件事情。他们已经跟银行取得联系,只要有担保,就可以贷出款来。”

“可是我家没有担保的东西啊。”

“也不一定非要你家的啊,比如说谁家有那种定期存款,愿意将存折给你。或者像我们这种吃县上财政的人,你可以用我们的工资卡去抵押贷款。”

“这怎么可以啊,万一我还不上了,岂不是把你给害了。”

“不用担心,我们与饲料厂和面粉厂的合作意向已经签好了,到时候我直接带着你去签合同。不信,我将合作意向给你看。”

听到年峻急了,正清赶紧拽住他:“我信,我当然信你了。只是我失败的有些怕了,真担心这次也会失败。”

听正清这么一说,年峻思考了一会,“这样吧,你就先办营业执照,先将粮行开起来。我带你去签了合同后,我们回来再跑贷款,你看怎么样?”

“行,没问题。”听年峻这么一说,正清也觉得万无一失。眼看着天已经黑了,月亮都出来了,正清也不愿意打扰年峻休息,他今天也忙了一天了。正清离开镇政府后,感觉浑身充满了斗志。

回到家里,正清将年峻告诉他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苏力勤。苏力勤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到任何反驳的理由,不过,粮食要拉到饲料厂、面粉厂,得要车吧,他可不想让正清再开车了。

正清笑着告诉父亲,自己这次不会开车,他现在不可能再买车了。他们会雇一辆车,现在有好多人买了那种大货车,专门帮别人拉货。这样正清既不用开车,也不用承担开车的任何风险。

苏力勤听了正清的话,也渐渐放下心来,他只是叮嘱正清还是要谨慎些。猛然,正清想起什么似的,跟父亲说了奶奶生病的事情,苏力勤心里一下子不是滋味了。母亲一辈子操劳,还没享什么福呢,自己也没用,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已经力不从心,对母亲更谈不上照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