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华灯陌路
20375800000104

第104章 《宿城》(29)

第二十九章未来冲锋阵

那个炮弹炉子里,锈迹斑斑的停留在那。冰箱上放着一些蔬菜。饭店老板的两个女儿在写作业。他们的书本散落了一个桌子。那个放着煤气灶的厨房里,发出一阵阵锅勺的碰撞声。

我突然想,童年是多么美好,那时候,我们只是在享受自己的爱,而现在,我们的爱却不知道在什么方向。童年我们不知道自己得贫穷,不用让自己去讨好世界,讨好周围的人群,而现在我们却要为我们身边的一切活着。

“你有钱了会干什么。”陈媛放下筷子说。那杯茶叶正在渐渐冷却。暖瓶的温度似乎不足以让手头的温水热起来。那些茶叶飘在杯子上,不能溶解也不分散。

房东女儿用筷子,夹了些土豆丝,放到嘴里说:“我有钱了,先给刘松烧两张,希望他早点归西。”

陈媛看了看我,她长长地睫毛里闪烁着,我知道,正有个博大的理想在她的脑海里酝酿,我觉得她有资本战胜一切,她年轻,漂亮,在厂子里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她询问道:“你有钱了做什么啊。”

我看着玻璃门口那几个镂空大字,米线,水饺,麻辣烫,上面写着各自的价格。我突然想起有个故事说,一个乞丐有钱了,上帝让他买一件东西。那个乞丐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一个行乞的金碗。我知道有时候,即便人有钱了也很少会正确的利用起来。

“你让我想想。我真的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我说。

“你等得我花都谢了。陈媛你别问他了,说说你自己吧。”房东女儿撅起嘴说。

“我想带着父母去旅游,因为父母花了大把的时间让我上学,让我吃穿,他们考虑的只有自己的儿女,虽然我现在一无所有,可是我每次回家,父母都把钱塞给我。给我做很多好吃的。我有钱了就带父母去旅游。我爸说,要去看大海。我要实现他的愿望。我知道我爸多么劳累,他在首都做一个管道安装工的技术员。我去北京找过他,他在北京工作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时间去旅游。”陈媛说完。便盯着那个电视看,电视在演一个战争的片子,上面战火纷扬,尸体遍地。但是我不知道剧情是什么。我觉得那个电视剧,光有刺眼的画面,却没有欣赏下去的内涵。所以我就默默地吃东西。旁边又一个中年人在吃肉丝面。我听到从那个桌子上,发出一阵阵吸面条的声音。

房东女儿把手机放在桌子上,手机里发出一阵阵滴滴声。她在那个聊天软件上聊得火热。她一边在玩手机,一边问我:“诗成,想好了吗。有了钱干什么。是不是买房啊。在这个城市里,你难道要租一辈子房子吗。”

我无动于衷的坐在那说:“我感觉如果我像现在一样颓废下去,我是不会有钱的。我觉得我必须改变,融入到工作中去,然后把很多东西都学会,那么我的一切才会稳定。可是你知道我对一切并没有兴趣。我不想别的东西占用我的写诗时间。业余时间太少了。每天都是一晃而过。虽然我努力的保持灵感的活跃。还丢失了太多的时间,因为人能够充足利用的时间很少。我总是把自己抛在懒散的边缘。这些日子,因为刚找到工作,我的所有的作息时间和写作时间都打破了。我总是在杂志社做封面的时候想着写诗。可我的脑海里出现的词汇和信息少的可怜。我总是在一个不属于自己写诗的场合一心两用。”

房东女儿说:“不要说自己没钱,只要活着人都有机会得到很多的钱财和爱情,一切的阻碍不过是暂时的,你应该往好的地方去想,比如上帝无缘无故的给你了七十万,你会用来做什么。周游世界,还是做投资。”

我说:“如果我有钱了,我就开一个饰品店,卖一些十字架项链或者钻戒。或者卖一些关于基督教或者天主教的油画。可以是任何时代的作品,也可以是雕塑。《圣经》是我必须卖的书籍。因为很多人真的不了解这个伟大的书籍。上面有很多的智者的名言,也有诗歌,还有神做过的各种神迹,我相信《圣经》是人类唯一的真理。是一个人寻找智慧的开端。”

“那你应该在教堂里开一个店了。”

“不,我要把店开在福音还没有完全传播出来的地方。在蒙古,在新疆,在任何有各种寺庙,和战争阻挠的地方。那时候,我的店里每天都播放着赞美诗,我可以在店里弄一个咖啡馆,贴上梵高的油画。”

我就那么默默地说着。我觉得我的理想总是和我的信仰有关,我觉得写诗是应该赞美上帝的。可是我还是发觉,我是一个无名的信仰偏执狂外,还是一个寻找爱情的人。爱情可能同样占据了我生命中的重要位置。有时候,我都把我的爱情,当成了改变我,映衬我的一个肖像。可是我又觉得上帝会给每个人安排一个配偶,人在出生前,已经命定了自己另一半的存在,可是我是单一的个体吗,年轻时,我得到了父母太多的爱,而我的中年,我却不敢开启任何的爱情。我打不开爱情的封印。像启示录里的七印。谁能打开爱情的酒窖呢。唯有上帝吧。